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发展理论模拟题(1).

儿童发展理论模拟题(1).

全真模拟演练(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

冯德D。

皮亚杰
2.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典酌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儿童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
发展事实,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格塞尔 D.班杜拉
3.遗传决定论者认为,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A.环境B。

教育C.生理基础 D.社会条件
4。

通过“双生子爬楼梯”研究,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取决于【】
A.遗传因素B.饮食习惯C.环境影响 D.生理成熟
5.儿童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手指的抓握,属于【】
A.动作能B.应人能C,语言能D应物能
6.华生认为,适用于人所熟悉的材料,例如浏览一段熟悉的诗歌,这种思维应用属于【】A.习惯的思维B.无声的思维
C.计划性思维D.动作性思维
7.斯金纳认为,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是【】
A.操作B.强化C,增强D.守恒,
8.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霍妮D.华生
9.力比多转化为社会赞同的高级文化活动,如艺术、科学和哲学,这叫做【】
A.暴增B。

退化C.升华D.转化
10.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
A.本我B.自我C。

升华D。

超我
11.“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种现象用霍妮的防御机制理论解释属于【】
A.盲点作用B.合理化作用
C.自以为是 D.犬儒主义
12.儿童进人学龄期后,开始感受到幼儿期的游戏缺少一种能够制造而且制作精美的感觉,
从而产生不满和不快。

埃里克森把这种感觉称为【】
A.挫败感B.进步感C.勤奋感D。

自卑感
13.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发展的早期是【】
A.生理敏感阶段B。

无意识阶段
C.感知一运动阶段 D.认知阶段
14.儿童早期的动作,最终会内化为【】
A,表象和运算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直观经验
15.维果茨基认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A.科技研究B.历史研究
C。

人类遗传研究D.人类生理研究
16.维果茨基认为,一切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A.心理机能的起源B.心理机能的发展
C.心理机能的范围 D.心理机能的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