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题型分类审题指导

高考作文题型分类审题指导

[边学边练]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3月5日被 定为‚学雷锋日‛,每年此时,街头都会涌现大批学雷锋 志愿者。然而,这样的学雷锋形式却遭遇到种种尴尬: 在某敬老院,第一拨‚雷锋‛来了,帮老爷爷洗澡,老爷
爷很开心。洗好了,穿上衣服,第二拨‚雷锋‛又来了,又 给老爷爷脱衣服,接下来还有第三批、第四批……不久前, 南京还曝出了敬老院拒绝3月5日学生来学雷锋的新闻, 敬老院负责人说:‚学生无非是来打扫卫生,可现在敬老 院都有护工,他们来了反而增加了敬老院负担。
‘拙’,其实是最聪明的成功方法。‛杨振宁说。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 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自选,不要 脱离材料的含意。
[审题导引] 杨振宁先生的题词“宁拙毋巧”是主人公要 强调的事理,可谓关键句——既是以殷切之心寄厚望于年 轻一代,又是对时下弥漫的投机取巧风气的有力针砭。后 面杨振宁的话是对为什么题这四个字的解说,可以视作次 级信息。“宁拙毋巧”中的“拙”不是贬义词,不是“笨 拙”,而是“老老实实,踏踏实实”,蕴含着一步一个脚 印,用汗水去换取成果,走正途求得成功之义;这里的 “巧”,不是褒义词,并非“巧妙”的意思,而是“投机 取巧,走歪门邪道,弄虚作假,偷工减料”之义。
高考作文题型分类审题指导 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给出一则材料(一首 小诗、或一则寓言、或名人名言,或时事新闻等),不指定 标题或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 作文。新材料作文大致上可分为事例类材料作文、事理类 材料作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和组合类材料作文四大类。 1、事例类材料作文 该类作文的材料包括新闻、故事等, 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其审题切入角度是 “抓因果”,即由事实的结果探求原因,从而提炼出主旨。 [例题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 莫泊桑曾投在福楼拜的门下,福楼拜对他十分严格, 教导他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才气就是坚持 不懈的努力。青年人,你努力奋斗吧!‛莫泊桑十分认真
新业的,不是滚滚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泥沙般 的默默积累积累;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而是
默默奉献的普通大众”。由此,可以引出“默默积累坚 持不懈方能开创一片新天地”、“细微的泥沙也能创造 新的陆地” 等等;如果不赞成诗人的观点,亦可谈“浪 沙团结协作才能创造新陆地”、“普通大众在英雄的引 领下才能开创大事业”等等。
3、寓言类材料作文 寓言多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 法表达一定的讽喻意义,说明某种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动植物。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切入角度是 “抓寓意”。 [例题设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 作文。 有一个年轻船夫划着小船给别人运送货物,那天 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 划着小船,希望赶紧完成运送任务,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 回家中。突然,船夫发现前面有一只小船顺流而下,迎面 向自己快速冲来,眼看就要相撞,但那只船并没有避让的 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他的小船。
闪开!快点闪开!你这个混蛋!‛船夫大声地向迎面而来 的船吼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但船夫的吼叫 完全没用,他只好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 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船夫被激怒了,大声呵 斥:‚你会不会开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 船上!‛当船夫怒目审视小船时,才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 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声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 顺河漂流的空船。
准确找出关键句、并正确领会“拙”与“巧”的内涵后, 我们就不难抓到材料所言之理的实质了:做学问不可投机 取巧、弄虚作假,而应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由此及彼, 不仅做学问如此,做人、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写作中,我 们可以分析“拙”的积极意义,“巧”的严重危害。若对 “宁拙毋巧”这个事理加以辩证分析,还需认识到杨振宁 所言“毋巧”并不是反对创新,反对巧用方法,反对巧用 时机,反对巧借外力,而是反对投机取巧,否则,就犯了 偷换概念的错误。
你看了上述新闻有什么感悟和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评论文章。要求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
[思路提示] 学雷锋活动明明是好事却遭遇尴尬,这是事 件的结果。观果思因,并不是学雷锋活动本身不好,而 是组织、实施的方式和过程变了味:一是严重形式化, 流于走过场,不是为了真诚献爱心,而是为了走秀、造 声势、完成任务而已,由此,可以谈“学雷锋不可刮形
[边学边练] 阅读冰心的《繁星》(34),根据要求作 文。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 的泥沙。 上面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 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思路提示]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全诗只有一句 话,“创造新陆地的”是个的字短语,比喻“创造伟大事 业的人”,这种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诗人用“波浪” 和“泥沙”设喻,分别比喻轰轰烈烈风光无限的人和默默 无闻坚韧奋斗的人,并形成鲜明的对比,否定前者而肯定 后者,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地听从福楼拜的教导,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一直苦练 了十年,才写出轰动法国文坛的短篇小说《羊脂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导引] 材料是一则名人故事,故事的结果是莫泊桑 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写出了轰动法国文坛的短篇小说 《羊脂球》,原因何在?阅读材料,可以找到两个主要原 因:一是老师福楼拜严格教导,由此可以引出“严师出高 徒”的立意;二是莫泊桑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由此可以 引出“成功源自坚持不懈”的立意。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对比,值得品味: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默默无闻;其二,波浪在动 态中喧嚣,泥沙在平静中沉积;其三,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 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靠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 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在悄无声息中聚集沉 淀的泥沙。 由此可知,这则材料的“实质”是说“开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