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中面授培训方案

集中面授培训方案

2016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初中数学学科)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立足于我省初中数学教育的实际,引导、激励和帮助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增强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帮助骨干教师了解当前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反思存在的弊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力争在师德素养、现代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技巧、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使他们通过培训后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加速成长为高素质、高水平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学数学教育专家型人才,从而在全省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培训要求学员完成20天25门专题课程及实践教学的集中培训,10天的跟岗学习实践,参加网络学习至少600学时。

上公开汇报课至少1次,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课题研究1项,发表或在投教研科研论文1篇,设计制作体现新技术的多媒体课件2个,撰写研修报告1篇。

二、培训要求
1.提高学员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完美的人格,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

2.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和课程体系,解读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内容,掌握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技术和方法。

3.拓展、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国际国内数学基础教育发展动态,熟悉最新研究成果,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由单一的知识结构向综合型发展。

4.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能够用高层次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遵循教育规律,发展创新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5.把握中学数学教育科研动态,提高学员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独立设计、承担或主持学科研究课题,逐步实现从教学型教师向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6.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练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和远程教学的方法,主动索取、应用相关信息资源,不断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7.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善于自我认识,勇于创新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培训方式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工作的通知》(粤继教函[2016]17号)文件要求,采取韶关学院、省教师工作室、县区教师进修
学校“三位一体”协调培训模式。

培训为期一年,采取集中面授、跟岗实践、网络学习、返岗研修等形式。

四、培训组织管理
(一)成立培训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韶关学院组成“2016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初中数学学科)培训”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经费监控等工作,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有效完成。

组长:徐剑,韶关学院副校长
副组长:黄华明,韶关学院成人教育处处长
宋杰,韶关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
成员:曾健,韶关学院成人教育处副处长
简国明,韶关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
李剑波,韶关学院成人教育处师训科科长
(二)成立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小组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完成,提高培训成效,成立“2016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初中数学学科)培训”实施工作小组,负责培训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

组长:徐剑(韶关学院副校长、教授),主持培训班全面工作;
副组长:宋杰(数统学院院长),负责培训班各项工作落实;
简国明(数统学院党委书记),负责培训班教学工作;
成员:邓四清(数统学院副院长),负责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
官运和(数统学院教授),负责培训班组织协调工作;
胡伶俐(数统学院办公室主任),负责后勤及联系工作;
盛维林(数统学院数学教育专业教师),培训班班主任;
李虹(数统学院成教教务员),培训班副班主任。

王程(数统学院成教教务员),培训班干事。

培训工作组聘请若干数学(数学教育)专家成立培训专家组,负责制订和具体指导培训方案的实施。

五、培训内容
依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培训,共分8个模块。

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分为师德与专业发展、专业理念2个模块;专业知识分为学科文化和学科知识2个模块;专业能力分为数学应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4个模块。

具体安排如下:
六、培训教学日程安排
本项目集中面授时间为2016年9月9日至2016年9月28日(9月8日学员报到,9月15、16日休息),共计18天(7课时/天)。

跟岗实践:跟岗实践于2016年11月14日至11月25日(周六、周日休息)进行,时间为2周,共10天。

由省教师工作室安排。

交流、总结与评价:于2017年5月25日至5月26日进行,时间2天。

注:上课时间上午8:20~11:30,下午14:40~17:10
七、培训考核
采用自主评价、集体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价。

具体是:
1.将出勤率、有效学习率、课堂学习时数、作业情况、个人参加活动情况等作为定量监控的重要指标,学员需向导师、班主任汇报研修成果;
2.引导学员进行深度学习,有效学习,避免和克服形式化和表面化;
3.课程作业按学习安排完成每个模块课程作业提交班级管理与指导教师批改、点评;
4.鼓励学员多参与班级沙龙讨论,参与课程专家或指导团队集中答疑与学情指导活动;
5.针对学员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写作水平、资料的整理和运用等方面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员的教学研究水平;
6.学院制定评优评先奖励办法,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评价和总结我们将不断积累培训的经验,不断提升培训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建立学员的学习和工作档案袋,对每一位培训的学员进行跟踪。

八、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1.管理制度
(1)加强培训工作领导,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的问题。

(2)加强培训教学组织管理,认真执行培训教学计划和各项培训学习制度,
大力提高培训质量。

(3) 积极做好参加培训教师在学习、生活、文体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创设良好的培训学习环境。

(4) 认真建设好较完善的网络课程平台,为培训学员提供在线学习服务。

(5) 严格执行培训经费使用规定,做到科学预算,专款专用,合理开支,账目清楚。

2.后续的跟踪指导
(1)建立骨干教师培训微信群和QQ群,让所有学员、导师、管理人员都加入到此两个群中,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受训学员的跟踪、沟通与指导;发布信息、通知,汇报学习、交流体会;
(2)建立培训回访制度和跟踪服务机制,通过手机、电话、网络平台(包括微信、 QQ、电子邮箱、博客、网络论坛等)加强导师与受训学员的沟通,解决学员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专业支持服务;
(3)定期或不定期地到部分学员所在学校走访,了解学员在教学科研的后期发展情况,指导学员进一步提炼培训研修成果(如反思日志、成长分析、教例点评、示范课等),为成果的公开发表推荐园地,为成果公开展示提供有效平台。

3.后勤保障条件
韶关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硕士45人,获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称号的2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被列为“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和校级培养对象8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

学院先后承担了广东省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项目数学学科的培训工作,有着丰富的组织管理和培训教学的经验。

韶关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网络教学平台课程40多门,精品课程30多门;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200多万册,电子图书30多万种,期刊数据库多个;学校教学实验条件好,各类实验室27个,实验分室123个,教学用计算机4000多台,各类多媒体教室81间;学校建有十多个省级和市级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可较好地满足培训农村中学数学教师跟岗学习的需要。

学校食堂环境优美,饭菜品类风味多样,安全卫生环保,可为培训项目提供安全、卫生、舒适、设施齐全的住宿条件。

2016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初中数学学科)培训工作,我们将成立2016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初中数学学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校长徐剑教授担任组长,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院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负责培训工作的具体落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培训班将确定班主任、成立班委会。


心设计好培训课程、制定好周密的培训方案和工作计划,专题讲座除安排校内教师授课外,还邀请省内外数学教育知名专家、市教研员、中学校长授课;培训班打算安排在学校科技楼的多媒体教师上课,数学建模实验室上机、上网及自习,住宿安排在学校旁边且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三和大酒店,就餐安排在学校第三食堂的专设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