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内压监测PPT课件

颅内压监测PPT课件


8
颅内压力和容积的关系

在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早期,有足够的空间可供调 节,即顺应性(代偿)较强;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后期, 可供调节的空间越来越少,病变扩张遇到的阻力愈 来愈大,故颅内压急剧增加。通过检查顺应性和可 塑性,有助于判断颅内压增高的严重程度。临床使 用的方法如下:脑室引流或腰穿时放出1ml脑脊液, 若压力下降甚少说明还在代偿期内,若压力下降超 过40mmH2O (3mmHg),则提示颅内压力/容积曲 线已超过临界点,即代偿功能已消耗殆尽。
吐。呕吐呈喷射性,易发生于饭后,有 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体重减轻。
12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三)

视神经盘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 一。表现为视神经盘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 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视神经盘水肿的早 期视力多无明显变化,若视神经盘水肿长期存在, 则视盘颜色苍白,视力减退,视野向心缩小,称为 视神经继发性萎缩。此时如果颅内压增高得以解除, 视力恢复也不理想,甚至继续恶化和失明。
颅内压监测
1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的定义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产生的压力, 又称脑压。成人在颅缝闭合后,颅腔体积已相对固 定。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约1400g)、脑脊液 (75ml)和 血液(75ml) ,当各种原因 导致颅内容物 增加体积超过 可代偿容积后 即出现颅内高压症状。
5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二)

4.颅内炎症,如各种脑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5.脑缺氧,如多种疾病造成的呼吸道梗阻、窒息、心搏骤
停、一氧化碳中毒及缺氧性脑病等。 6.中毒及代谢失调,如肝性脑病、酸中毒、铅中毒、急性 水中毒和低血糖等。 7.假脑瘤综合征又名良性颅内压增高。 8.先天性异常,如导水管的发育畸形、颅底凹陷和先天性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可以造成脑脊液回流受阻,从 而继发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狭颅症,由于颅腔狭小,限 制了脑的正常发育,也常发生颅内压增高。
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
一,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间较重,部 位多在额部及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 放射至眼眶。头痛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 而进行性加重。当用力、咳嗽、弯腰或 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头痛性质以 胀痛和撕裂痛为多见。
11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二)
呕吐:当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
13颅内压增高其他表现 Nhomakorabea意识障碍、视力减退、复视、抽搐及去皮质
强直。有些可表现为情绪不稳、易于激怒或 哭泣,或情绪淡漠、反应迟钝、动作和思维 缓慢等精神症状。

在婴幼儿患者,头痛症状常不明显,常出 现头皮静脉怒张、头颅增大、囟门扩大、骨 缝分开、前囟张力增高或隆起。头部叩诊呈 “破壶音”(Macewen征)。
14
颅内压监测的意义
颅内压增高是导致病情恶化,预后不良
的常见原因之一。ICP 监测是诊断颅内 高压最迅速、客观和准确的方法,也是 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判断手 术时间、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判断和改 善预后的重要手段。ICP 监测已经被临 床广泛接受,其方法分为创伤性和无创 性两种。
7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二)

(2)颅内压力和容积的关系:由于颅内容物的代偿作用,外界病 理因素的存在并不一定引起颅内压变化,颅内容物体积与颅内 压力的数量增加并不呈直线关系,而是呈指数关系。这种关系 也可以用颅内的可塑性(plasticity)与顺应性(compliance)来表 示。可塑性来自颅腔内的软组织的可塑性与弹性,是单位容积 变化所产生的压力变化,用△P/△V表示。顺应性代表颅腔内 的容积代偿功能,是单位颅内压的变化所产生的容积变化,用 △V/△P表示。

(2)颅内血容量增加,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蓄积或碳 酸血症,可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急剧增加;丘脑下部、鞍区 或脑干损伤时,可导致脑血管调节中枢的功能紊乱,脑血管反 应性扩张,使脑血流量急剧增加。 (3)脑脊液过多,见于各种脑积水。
(4)颅内占位性病变,为颅腔内额外增加之内容物,除病变本身 占有一定的颅腔容积外,还可引起病变周围的脑水肿或脑脊液 循环通路的梗阻,从而导致颅内压增高。
6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一)

(1)全身性血管加压反应:当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丧失 后,为了保持需要的脑血流量(维持脑组织最低代谢所 需的血流量正常为32ml/100g.min (正常5465ml/100g.min),全脑血流量为400ml/min(正常为 700-1200ml/min)),机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射 作用,使全身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搏出量增加, 以提高脑灌注压,同时伴有呼吸节律减慢,呼吸深度增 加。这种以升高动脉压,并伴有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 加和呼吸节律减慢加深的三联反应,即称为全身性血管 加压反应或库欣(Cushing)反应。多见于急性颅脑损伤或 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


4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一)

1.颅脑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手术创伤、
广泛性颅骨骨折、颅脑火器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 出血等。

2.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各种癌瘤、脓肿、血肿、 肉芽肿、囊肿、脑寄生虫等。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 见的病因。

3.脑血管疾病,常见疾病为脑梗死、高血压性脑出 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等。
2
颅内压的压力值

成人松弛状态下侧卧位时腰穿或平卧侧脑室内压力为:成人为 6~13.5mmHg(81.6~183.6mmH2O),儿童为 3~6.75mmHg(40.8~91.8mmH2O)。 颅内压力超过15mmHg(204mmH2O)为颅内高压。

分度:
3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机制

(1)脑组织的体积增加,这是由于脑水肿的原因。
9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三) (3) 脑疝形成:颅内病变尤其是颅内占位和损伤,引 起颅内压的增高不均匀时,常使脑组织受压移位, 部分脑组织通过某些解剖上的裂隙移位到压力较低 的部位时,即为脑疝(brain herniation)。这是颅内
压增高最致命的紧急情况。
10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