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实行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征税体制,由中央征收的税种称为国税,由都道府县征收的税种称为地方税。
日本的税收立法权统一在国会,各种税法都要经国会批准,主要税种管理权集中在中央,一些地方税的解释权或者减免权归地方政府。
日本实行的是中央地方兼顾型税制,国税、地方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
国税由财务省管理,地方税由总务省内设的自治部门管理。
日本现行税制中的国税、地方税共有53个税种, 国税主要税种有:法人税、个人所得税、继承与赠与税、消费税、酒税、烟税、挥发油税、地方道路税、石油天然气税、印花税、汽车重量税等; 地方税主要税种有:个人居民税、法人居民税、个人事业税、法人事业税、不动产购置税、汽车税、汽车购置税、轻油交易税、固定资产税、特别土地持有税、事业所税、城市规划税等。
另外,日本的社会保障税不是独立税种,而是以加入保险的形式缴纳的。
(一)主要税种概况1.法人税⑴纳税人法人税的纳税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普通法人组织和其他有经营性收入的法人组织。
纳税人分为国内法人和外国法人。
总部设在日本境内的为国内法人,总部设在日本境外的为外国法人。
国内法人应当就其来源于日本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法人税;外国法人只就其来源于日本境内的所得纳税。
⑵征税对象、税率法人税的征税对象是法人各经营年度从事经营获取的利润。
国内法人就经营所得、清算所得、退休年金基金等所得缴纳法人税。
来源于日本境内的所得共分为11类:经营和资产运用所得、提供劳务所得、不动产租赁所得、存款利息所得、股息所得、贷款利息所得、资产转让所得、广告所得、人寿保险基金所得、从隐名工会等组织分得的所得、中小企业风险准备金。
法人税的基本税率是30%。
资本金不超过1亿日元的法人,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800万日元,适用税率为22%;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万日元,适用税率为30% 。
⑶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一纳税年度的利润总额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①股息处理。
实行法人之间分配股息扣除制度。
法人A对法人B 持股达25%以上、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法人A从法人B取得的股息全额不征税;持股低于25%时,取得的股息80%不征税。
②向外国分支机构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
日本法人向外国分支机构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允许扣除,但是必须符合独立公平交易价格的规定。
对资本弱化公司而言,负有关联公司债务的日本法人支付利息的可扣除部分受到限制。
运用公式计算出的负债资产比例超过3:1时,不得扣除负债利息。
③固定资产折旧。
纳税人可以选择使用余额递减法和直线法。
余额递减法不适用于1998年4月1日以后购进的建筑或固定资产。
税法规定了不同种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使用上述两种方法时的年折旧率。
日本法人税固定资产折旧率简表税法规定折旧资产的残值为10%。
折旧方法适用于购置成本的90%。
根据行业和资产种类,可在购进年度适用特别加速折旧。
财务账面折旧与税务折旧之间的差异应在纳税申报表中作出调整。
产量比例法是一种年限法,适用于矿产,根据矿山预期采掘年限计算预期采掘量的方法。
④亏损结转。
法人合并、分立发生的经营亏损,可以向后结转5年,即允许从今后5年内实现的利润中抵扣,不论法人还是居民个人税均不允许亏损向前结转。
⑤准备金制度。
只有坏帐准备金、返销品调整准备金允许抵扣,但有数额限制规定。
2003年4月1日起,季节性红利和担保准备金不再允许抵扣,而且,雇主解雇费和特别维修准备金也不再允许抵扣,从2003财政年度起以后的4年间将缩小这两项准备金数额。
⑥交际费扣除。
从2003年4月1日起至2006年3月31日,对资本金不超过1亿日元的法人,交际费列支特例为实际支付金额的90%或者360万日元中数额较少的一方。
⑦留存利润征税制度。
为防止关联公司内部过度使用节税策略,日本规定了公司内部留成比例最高限额,对年度留存利润超过规定扣除限额的部分,采用特别税率征收。
考虑到内部留成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对其超额留存利润适用较低的三级累进税率:对不超过3000万日元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3000万日元至1亿日元的部分,税率为15%;超过1亿日元的部分,税率为20%。
从2003年至2006年期间,对于自有资本比率低于50%的中小企业,停止适用留存利润征税制度。
⑧捐赠款扣除。
用于振兴科教文卫或社会福利事业的捐赠款,允许全额扣除。
慈善捐款的扣除比率为应纳税所得的1.25%或者实收资本的0.125%,但是,对外国分支机构的捐款则一概不予扣除。
⑨未向税务机关提供收款人姓名、住址等信息资料的费用支出一概不能扣除。
除了征收正常的法人税和居民税以外,对这类费用支出还将适用48.28%的特殊税率征税。
⑩董事报酬。
除红利外,支付给董事的报酬允许扣除,规定该数额应按合理标准,并不能超出该标准。
即使如此,也需经股东认可或在公司章程中规定。
⑾雇员报酬。
向雇员发放的报酬一般允许扣除。
但是,以雇员和其上司的特殊关系向其发放的额外工资和退休费用则不能扣除。
⑷法人事业税和法人居民税日本法人除缴纳法人税外,另须缴纳法人事业税和法人居民税。
法人事业税属于都道府县收入,法人居民税属于都道府县和市町村收入,税率(按照法人税额的一定比例)由各地方政府制定。
不论国内法人和外国法人均须缴纳法人事业税,法人事业税自2003年起引进外形标准征税制度,以各经营年度所得额、附加价值额和资本金额作为计税依据,既使是亏损法人也须缴纳法人事业税,征税对象是资本金超过1亿日元的法人。
外形标准征税制度按照法人各经营年度所得额、附加价值额和资本金额分别设定不同比例税率:所得额对不超过400的部分按照3.8%;对超过400至800的部分按照5.5%;对超过800的部分和清算所得按照7.2%征税。
附加价值额按0.48%征税。
资本金按照0.2%征税。
此税率从2004年4月1日以后的年度适用。
凡在都道府县和市町村拥有事务所的居民法人均须缴纳法人居民税,计税依据是资本金总额和从业人员数量,道府县居民税按照资本金总额设定为2万日元至80万日元的五级,标准税率为5.0%(税率上限是6.0%);市町村居民税按照资本金总额和从业人员数量设定为5万日元至300万日元的九级,标准税率为12.3%(税率上限是14.7%);东京都按照法人税额的17.3%(税率上限为20.7%)征收。
⑸外国税额抵免日本居民和国内法人在外国已缴纳的税额可以在规定的限额内抵免国内法人税和居民税。
⑹对非居民和外国法人的征收制度对非居民或者外国法人来源于日本国内的所得征税。
根据其在日本国内有无常设机构以及源泉所得的种类而不同:非居民和外国法人在日本国内有常设机构的,其经营所得、资产所得与居民一样采用综合计税方法;劳务报酬、工资、股息、特许权使用费、租赁费、贷款利息、存款利息、债券、金融商品收益等必须缴纳15%至20%的预提税,然后,纳入综合计税对象。
非居民和外国法人在日本没有常设机构的,按照“无常设机构不征税”的国际法原则,对经营所得免税,资产所得只限于不动产转让所得列入综合计税对象; 劳务报酬、工资、股息、特许权使用费、租赁费、贷款利息、存款利息、债券、金融商品收益等一般只征收15%至20%的预提税。
2.个人所得税⑴纳税人日本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居民和非居民个人。
居民指在日本国内拥有住所、居住期间满1年以上的个人,非居民指在日本国内没有住所、居住期间不满1年的个人(居民以外的个人)。
居民应就来源于全世界的所得纳税,非居民只对来源于日本境内的所得纳税。
无意在日本永久居住,居住期限在5年以下的非永住居民,仅对来源于日本境内的所得和在日本支付或汇往日本的境外所得纳税。
日本的海外移居者最初5年通常作为非永住居民;因工作派遣到日本居住不满1年,则作为非居民对待;在日本居住满5年,即成为永住居民。
⑵征税对象、税率居民应就下列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包括:①利息所得;②股息所得;③不动产所得;④经营所得;⑤工薪所得;⑥转让所得;⑦偶然所得;⑧山林所得;⑨退休所得;⑩其他所得。
日本现行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如下日本个人所得税率表工薪人员的工薪所得扣除最低为65万日元。
工薪所得扣除制度如下表所示:日本工薪所得扣除率表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因基本生活扣除额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目前,夫妇带两个孩子的标准工薪家庭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84.2万日元。
⑶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扣除项目包括: ①基本生活扣除。
日本永久性居民纳税人和非永久性居民纳税人均可享受基本生活扣除,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为38万日元,个人居民税为33万日元。
②配偶扣除。
扣除标准同上。
非抚养配偶根据其收入状况,最高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为38万日元,个人居民税为33万日元。
③抚养扣除。
扣除标准同上。
④医疗费扣除。
最高限额为200万日元。
⑤社会保险费扣除。
按照家庭构成扣除标准不同:独身为11.4万日元,夫妇为22万日元,1个孩子的家庭为28.3万日元,2个孩子的家庭为38.4万日元。
⑥人寿保险费扣除。
最高限额为10万日元。
⑦损害保险费扣除。
最高限额为1.5万日元。
⑧捐赠款扣除。
计算公式为:特定捐赠款合计金额-1万日元,或者,(年收入金额×25%)-1万日元,其中较少金额作为扣除标准。
⑨配偶专项扣除。
扣除标准为38万日元。
⑩残疾人扣除。
扣除标准为27万日元。
⑾老年扣除。
扣除标准为50万日元。
⑿鳏寡扣除。
扣除标准为27万日元。
⒀16岁至22岁的抚养子女扣除。
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为25万日元,个人居民税为12万日元。
⒁小企业互助款扣除。
扣除标准为实际支付的全部金额。
⒂各种损失扣除。
计算公式为:(灾害损失金额+关联支出金额)-年收入金额×10%,或者,灾害关联支出金额-5万日元,其中较多金额者作为扣除标准。
考虑到特殊情况,个别扣除项目有所增减。
非居民不享受上述任何一项扣除。
配偶专项扣除是1987年税制改革中针对“配偶打工问题”设置的,适用于纳税人年收入不超过1000万日元的家庭。
一旦配偶的打工收入达到103万日元,与工薪所得扣除(65万日元)和基本生活扣除(38万日元)相抵,纳税人不能享受配偶扣除;而配偶收入达到141万日元时,将取消纳税人的全部配偶扣除,配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纳税人。
目前,税制上已做出修改,废除了配偶专项扣除(38万日元),此项修改适用于2004年以后的个人所得税。
随着配偶收入的增加,个人所得税负也将有所增加。
个人所得税实施了一项定率减税措施,即按照个人所得税额的20%(最高扣除限额为每年25万日元),个人居民税额的15%(最高扣除限额为每年4万日元)分别给予减除。
⑷股息抵免和外国税额抵免日本个人所得税法为避免个人所得税和法人税的双重征税设置了股息抵免项目。
应纳税总所得额低于1000万日元时,扣除额为股息所得的10%,应纳税总所得额超过1000万日元时,扣除额为股息所得的10%和超过部分的股息所得的5%的合计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