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制度概述(ppt57).pptx

税收制度概述(ppt57).pptx

➢税目也称“课税品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 征收项目,是课税对象在性质上的具体化。设 计方法有单一列举(正向列举、反向列举)和 概括列举两种。
➢计税依据也称“计税标准”,是指课税对象的 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是课税对象在数量上的 具体化。计税依据可分为价值量和实物量两种。
2020/11/12
11
(1)含义 (2)种类
✓ 规定起征点和免征额。
2020/11/12
20
起征点和免征额
➢ 概念
✓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 数量界限。
✓ 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 数额。
➢ 异同
✓ 当课税对象数额未超过起征点或免征额时,均 无须纳税。
✓ 当课税对象数额超过起征点时,须全额计缴税 款;当课税对象数额超过免征额时,只须就差 额部分计缴税款。
2020/11/12
21
例2
某纳税人某月取得收入6000元,某税种税 率为10%,试计算起征点和免征额分别为 5000元时的应纳税额。 (1)应纳税额=6000 ×10%=600(元); (2)应纳税额=(6000 -5000)×10% =100(元)。
2020/11/12
22
5.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从 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应该缴纳税款的环 节。
➢累进税率
✓ 全额累进税率(已取消)
✓ 超额累进税率
✓ 全率累进税率(未实行)
✓ 超率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单一定额税率
✓差别定额税率(分类、地区、幅度)
2020/11/12
14
定义法和速算法
✓定义法 应纳税额=Σ(每一级的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法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 税额-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5 超过25000元的部分 40% 2330
2020/11/12
16
例1解答
1、定义法
应纳所得税额=1 000×10% +(3 500- 1 000)×20%+(10 000-3 500) ×28%+(25 000-10 000)×35%+ (40 000×-25 000)×40%=13 670 (元)
2020/11/12
9
(1)含义
➢课税对象,亦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是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 税的依据,是纳税的客体。 ➢课税对象是划分不同税种,区别一种税 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不同税种的名称 和性质是由不同的课税对象所决定的。
2020/11/12
10
(2)相关概念
➢税源是指税收收入的经济来源。税源与课税对 象有时是一致的(如所得税),有时也不一致 (如财产税)。
税收制度概述
2020/11/12
1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 1.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2.税收制度的分类 一般掌握 1.税收制度的概念和法律级次 2.税制与税法的关系 3.税收法律关系
2020/11/12
2
教学内容
一、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税收制度的分类
2020/11/12
3
一、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1.纳税人 2.课税对象 3.税率 4.附加、加成和减免 5.纳税环节 6.纳税期限 7.纳税地点 8.违法处理
2020/11/12
15
例1
某纳税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0元,试分 别用定义法和速算法计算其应纳税额。
级次
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000元的部分 10% 0
2 1000—3500元的部分 20% 100
3 3500—10000元的部分 28% 380
4 10000—25000元的部分 35% 1080
2、速算法
应纳所得税额=40 000×40%-2 330
=1
4.附加、加成和减免
(1)附加和加成 (2)减免
2020/11/12
18
(1)附加和加成
➢附加是“地方附加”的简称,是指地方 政府在正税之外另行加征的一部分税款。 如外资企业所得税。
➢加成是“加成征税”的简称,是指按法 定税率计算的税额加征若干成。一成为 10%。
3.税率
2020/11/12
12
(1)含义
➢税率是对课税对象规定的征收比率或征 收额度,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 征税的深度。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 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能力,是税收制度的 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
2020/11/12
13
(2)种类
➢比例税率
✓单一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产品、行业、地区、幅度)
➢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虽然 也上缴税款,但不是纳税人,它只是代替 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税,并按时按量上缴 税务机关或国库,从中获得一定的报酬 (即代扣手续费)。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 收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共同构成纳税主体。
2020/11/12
7
2020/11/12
8
2.课税对象
(1)含义 (2)相关概念
➢纳税期限可分为按次、按期和按年计征、 分期预缴三种。如印花税实行按次征收; 增值税以1日、3日、5日、10日、15日和1 个月为纳税期限;企业所得税实行按年计 征、分季预缴。
➢无论是附加还是加成,都将加重纳税人 的负担。
2020/11/12
19
(2)减免
➢概念
减免是减税和免税的统称,是国家对某些 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的一种优惠、 照顾措施。其中,减税是减征部分税款, 免税则是免去全部税款。减免的结果是减 轻或免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方法
✓ 直接规定减税和免税的项目和数;
2020/11/12
4
1.纳税人
(1)含义 (2)相关概念
2020/11/12
5
(1)含义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指 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 人,是缴纳税款的主体。 ➢纳税人有自然人和法人之分,它一般是 由税种的性质决定的。
2020/11/12
6
(2)相关概念
➢负 税 人 是 最 终 负 担 税 款 的 单 位 和 个 人 。 负税人与纳税人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 致,这里有个税负转嫁的问题。
➢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一般要经 过工业生产、商业批发和零售等环节;进 口商品一般要经过报关进口、商业批发和 零售等环节。
➢依据纳税环节的多少,税收制度可分为 一次课征制、两次课征制和多次课征制三 种类型。
2020/11/12
23
6.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征税 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它是税收的强 制性和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