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科教案课题《水浒传》名著比较复习备课时间2017年5月12日授课时数1课时主备人周王北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对比复习名著。
2、复习《水浒传》。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对比复习名著。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写作特点的对比,提高复习效率。
教具(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同学说说《水浒传》人物与相关情节。
二、对比复习的方法简介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看到事物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相互关系和差别,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语文总复习过程中,通过对比,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在九年级名著复习时,我尝试通过对比阅读来提高复习效率。
主要做法:人物对比、情节对比和艺术特色对比。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表格进行对比和文段进行对比。
三、名著对比复习(一)列表格对比复习人物林冲与祥子同:都有着逆来顺受的性格,都有着善良的一面异:林冲在当时社会凌辱下最后走上反抗道路,而祥子则最后滑向堕落的深渊鲁智深与李逵同:他们性格中都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异:鲁智深粗中有细,有勇有谋,如拳打镇关西中搬凳子拖延时间让金翠莲妇女回乡的细节就可以体现这点;李逵却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不高兴就往酒保身上泼汤,喜欢宋江就去给他弄鱼,而且说做就做情节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同:两人都凭自己的勇敢机智杀死了猛虎异:武松是酒后徒手打虎,李逵则是母亲被老虎吃后用刀杀虎;武松杀一只大老虎,而李逵则一连杀了四只老虎。
智取生辰纲与汤姆被罚刷墙两者都体现了主人公的机智与谋略,智取生辰纲中吴用和兄弟们以酒诱惑口渴的杨志一行人,最后取得生辰纲,而汤姆则采用欲擒故纵之法让小朋友替自己刷墙。
艺术特色《水浒传》与《西游记》同:①它们都是章回体小说,具有章回体小说的共同特点,比如分章回叙事,在每章结束时称“且听下回分解”,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等;②两部小说的故事都有史实依据,都是作者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成的巨著,都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③叙事中语言描写较多,而且人物语言都极富个性化。
《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每个人一开口就能彰显自己的个性,《水浒传》中的宋江、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人,每个人的语言都有自己的个性,这就使得每个人物形象都极为鲜明异:①《西游记》是有着浓郁浪漫主义风格的古典神魔小说,而《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著名武侠小说②想象和夸张是《西游记》的主要艺术手法,《水浒传》却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并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
《西游记》的想象天马行空,而且极为夸张,《水浒传》的叙事却贴近现实,既有夸张的成分,又让人觉得比较真实③主题不同。
《西游记》热情赞美了孙悟空个人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辛辣地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无能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
《水浒传》热情赞扬了梁山好汉这个群体的反抗意识和无畏的英雄气概,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乱自上作”(二)同篇不同文段对比复习例1、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A]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仰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地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
[B]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
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
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
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
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
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
”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
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
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
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
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
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
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
”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
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
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
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武松经过徒手打死了老虎。
因打虎有功被官府封为2.联系原著概述武松打虎的经过。
3.武松打虎成为千古传唱佳话,在《水浒传》中李逵杀虎也是千年来家喻户晓,请联系原著谈谈你对两人打虎的看法。
例2、怒杀牛二与拳打镇关西[A]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我不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
……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
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投开封府出首。
[B]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1.《水浒传》中众多英雄人物尽显英雄本色。
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人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请用简洁的短语概括出来(至少2个,应与选段内容不同)。
((1),(2)。
2.杨志和鲁智深杀人之后处理方法有何不同?如何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三)中外名著对比复习拳打镇关西与智救星期五(甲)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
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火腾腾的按捺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
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乙)我注意到,那两个会游水的野人游得比那逃跑的野人慢多了;他们至少花了一倍的时间才游过了河。
这时候,我脑子里突然产生一个强烈的、不可抗拒的欲望:我要找个仆人,现在正是时候;说不定我还能找到一个侣伴,一个帮手哩。
这明明是上天召唤我救救这个可怜虫的命呢!我立即跑下梯子,拿起我的两支枪—-前面我已提到,这两支枪就放在梯子脚下。
然后,又迅速爬上梯子,翻过山顶,向海边跑去。
我抄了一条近路,跑下山去,插身在追踪者和逃跑者之间。
我向那逃跑的野人大声呼唤。
他回头望了望,起初仿佛对我也很害怕,其程度不亚于害怕追赶他的野人。
但我用手势召唤他过来,同时慢慢向后面追上来的两个野人迎上去。
等他俩走近时,我一下子冲到前面的一个野人跟前,用枪杆子把他打倒在地。
我不想开枪,怕枪声让其余的野人听见。
其实距离这么远,枪声是很难听到的;即使隐隐约约听到了,他们也看不见硝烟,所以肯定会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第一个野人被我打倒之后,同他一起追来的那个野人就停住了脚步,仿佛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