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第一章 总论
经济环境:
近代资本主义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企业规模扩大,股 份制公司出现。
特点:
服务对象:企业自身→ 利益相关者; 核算内容:记账、算帐→ 编制财务报表; 计量方式:货币计量为主,实物、劳动计量为辅; 记录方式:复式记账,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成为一门具有较完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独立学科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会计含义 会计职能 会计目标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基本前提 会计记账基础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基本职能 现代会计的概念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
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需求:他们是企业外部经 济监督的执行者和宏观决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需要掌握各部门、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以 判断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合理性,为下一步决 策提供依据。
企业管理层的信息需求:需要及时、全面分析 和评价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 能力、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 ,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也为进行下期筹 资决策、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要求 会计部门提供全面的会计信息。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 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什么会计信息? 如何提供?
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使用者是与企业存在直接或 间接利益关系的组织或个人和内部管 理层和员工。
外部: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 关部门等。
内部: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
经济环境:
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内部挖潜,降低成本。科 学技术日新月异。
特点: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出现; 会计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会计分为财务会计
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学科; 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 会计规范逐步实现国际化。
综上所述,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 活动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加强经济管 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产生,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而不断发展完善的。
■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 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 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纳入会计核算系统 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确认的核心是确定入账时间; 初始确认和再次确认。
会计计量:是根据会计对象的计量属性, 选择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会
计要素金额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的本质属性——管理活动;
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会计的主要特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专门的 方法和程序;
会计的目标——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 济效益。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 极目的。
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 计目标必然要从属于经济管理的总体 目标,即提高经济效益。
计量属性—以货币计量为主,实物计量 和劳动计量为辅。
计量单位—以法定的名义货币为计量单 位。
计量基础—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 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会计记录:是在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上 运用会计的特定会计语言对会计信息进行 记录的手段。(详见本章第六节)
会计报告:是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结 果,是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式。 (详见第九章)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的 所具有功能。其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客观反映)
会计监督(能动的控制)
“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 粹个人的性质,作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 结的簿记就应是必要”(马克思)
■ 会计核算,是对经济活动进行 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 告,为经营管理提供有用会计信息 的功能。
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 及事前监督。
二者相辅相成
会计核算为会计监督提供可靠的资料。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 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 督,旨在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 效益的管理活动。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为主,以实物计 量和劳动计量为辅,即从价值量上反 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 性。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 和要求,对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 控制、调节和评价,以达到预期目标 的功能。
会计控制
会计调节
会计评价
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 的内部监督。
投入
产出
资源占用 资源耗费
有用成果
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基于加
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产生 的。
古代会计
公元十三世纪中叶以前
近代会计
公元十三世纪中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现代会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
经济环境
生产力低下,企业规模很小。
特点
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 核算内容简单:“官厅会计”;“庄园会计”; 计量方式:实物计量→货币计量; 记录方式:单式记账。
提供会计信息的内容
总的讲是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不同的信息使用 者因决策内容不同而有不同的信息需求。
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投资者作投资决策,需要 受资企业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利润 分配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以分析、判断其盈利 能力、企业发展能力和经营的安全性。
债权人的信息需求(以银行为例):银行作信 贷决策,需要借款人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以分析、 评价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 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状况:企业有多少资产,其来源是什么?其 各自的构成如何?
经营成果:取得多少收入,发生多少支出,最 终实现多少利润或发生多少损失?
现金流量:一定时期内有多少现金流入和现金 流出,现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