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个人事迹
篇一:创国家卫生县城先进个人材料(张玉琦)
奉献,只因我们是美丽城市的守护者
——记创建国卫先进个人、屏山街道城管科长、规划中心主任张玉琦张玉琦,男,现年38岁,彝族,中共党员,原任屏山公路管理所所长,20XX年3月份屏山街道新组建城市管理科,他通过竞聘上岗,担任屏山街道城市管理科科长、规划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刚到屏山街道城管科任职,面临的工作任务就如一块巨石般压在张玉琦同志的心上。
还来不及熟悉人员、业务、工作状况,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重任如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
作为屏山街道城管科负责人的他,肩上担子不轻,人员少、经费少、执法条件差、面临困难多、任务重。
创卫前,整个屏山街道责任区内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与此对比的是,全街道没有象样的几名保洁人员,没有一辆保洁车辆,没有执法车,没有专业的执法队伍,甚至连执法制服都没有,用当时调侃的话来说是真正的“三无”单位。
但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因为,在竞聘这个岗位时,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最后一次机会为屏山的发展做点什么。
干事要靠人,面对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如此艰巨的任务,没有一支过硬的城管队伍和保洁队伍是不行的。
来城管科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工作作风。
他利用每周一例会的时间,集中全体科室的人学习,学街道制定的各种制度,学城管业务、学执法、学
法规,安排布置每周的创卫工作和日常业务,目的在于让每位干部职工清楚,自己的位置是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去做。
只有明确工作目标,让每位同志懂得做好每一件工作的标准要求和意义,才会激-1-
发大家的积极性,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目的明确了,才能形成合力,才能使整个科室拧成一股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执法力量,才能胜任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重任。
通过近一年来的持之以恒,城管科的十几名干部职工在他的带领下,一改往日懒散的作风,成为在创卫期间工作扎实、吃苦耐劳、执法严格、纪律严明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整个创卫期间,屏山街道担负着县城范围内24个居民小区、48条背街小巷、6个城郊结合部、10个省级卫生村、9个市级生态村、5条公路沿线48个村组等区域内的所有环境卫生保洁、占道经营治理、市政设施建设、及相关众多的创卫指标任务的完成。
在无保洁人员、无创卫经费、无执法车辆的情况下,如何抓好创卫工作?工作的突破口在哪里?带着问题,他每天带着城管科的同志们深入社区、村组了解情况,摸清县城每一条背街小巷的情况,了解每一个社区村组的特点,通过祥细的分析和研究,他向街道领导提出了完整的创卫思路和工作方案,街道根据方案,及时向上级提出了相关经费申请,及时组建了69人的保洁队伍和16人的协管员队伍,为屏山街道顺利开展创卫工作在人力、物力支持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常言道,三年可以造就一个暴发户,但三百年才能造就一个贵族。
近几年来,我县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人口也陡然猛
增,但城市的靓丽并不代表居民文明程度和素质的快速提高。
随着居住人口的增长、人流量的加大,城市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市容市貌等城市综合管理的难度成倍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张玉琦同志带着城管科的弟兄们一起,将宣传发动全民参与作为创卫-2-
工作的主线贯穿始终,注重发挥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在创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创卫工作由政府行为逐渐转变成为全民参与的自觉行动。
创卫期间,城管科和相关单位共同向社会印发创卫宣传材料达1万余份,卫生常识宣传单1.6万余份,新增宣传栏30余块,悬挂宣传横幅22条,通过广泛宣传,营造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浓厚氛围,全民的爱国卫生意识也得到明显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创卫工作。
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是特殊行业,它不象其他行业一样,突击一段时间效果可以保待一段时间。
卫生保洁工作只能天天抓、天天管才会有效果。
创卫期间,他带着城管科的弟兄们走遍县城区的每条背街小巷和卫生死角,只要有垃圾成堆的地方,都亲自找到所在社区和村组,做村干部的工作,做周边居民的工作,耐心地向大家讲搞好环境卫生的意义,督促村组和居民保洁好自己的路段。
更多时候,他带着城管科的同志们亲自到最脏的地方去扫,用手去捡,他常跟城管科的人说,我们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不光是用嘴说说,我们亲自做的目的,就是要带动别人一起来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同时,他每天安排人员检查指导各路段的保洁人员按时清扫,全天保洁。
在他和城管科弟兄们的努力下,屏山街道和县城一天比一天干净、一天比一天整洁。
其实,脏点累点没什么,怕的是别人的不理解,别人的不支持。
做为
城管科长的张玉琦,工作中难免得罪一些人。
占道经营历来是所有城市的痹病,也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在屏山街道责任区内,最为严重的莫过于水电路的整治。
由于种种原因,水电路成为整个禄劝县城占道经营最严重的街巷,历年来的治理都治标不治-3-
本,一阵风过后,占道经营又死灰复燃。
要改变多年的陋习,谈何容易,但张玉琦同志带着他的弟兄们义无反顾的上了。
面对几百人的围攻和辱骂,他和弟兄们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说服、做工作,对极少数不配合的小商贩,只能依法强行没收,但就因为这几堆值几百块钱的小摊,他和他的弟兄们忍受着世上最难听的语言和旁人无端的指责和围攻,曾有一次,甚至被三四百人围住辱骂整整一个下午,直至警察赶来才将他从围攻的人群中解救出来。
尽管如此,他一直告诫科室的人员和执法中队的弟兄,对于违章摆摊的人员,一定要文明执法,一定要先告知,不准直接强行没收,要做到理解对方,让违规人员清楚一个城市良好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是需要每一位居民的参与与自觉遵守。
就这样,在创卫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张玉琦和他的弟兄们忍受着辱骂、忍受着白眼,忍受着寒风、下雨,为了掌鸠河畔这座美丽县城的靓丽与整洁,为了秀屏山下这一片生机蓬勃的净土,他们坚守着每一条街每一条巷,坚守着心中的那份责任。
有一天上午,他身着制服匆匆走过五星路时,有一位老退休干部拉着他的手,问他,县城越来越整齐漂亮了,你们以后也这样管下去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老干部说,早就应该这样管了,否则我们的县城
太脏太乱了,现在好多了,希望你们一直坚持管下去。
剎那间,张玉琦的心里突然涌起一阵热流,仿佛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心中油然而起,眼前闪现多少日子承受的委屈和偏见,那一分钟,值了。
随着县委县人民政府加大对创卫的投入,整个县城加大了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在屏山街道责任区内,破损的街面、污水外流的暗沟、垃圾成堆的北门箐大沟等等,都需要统一集中治理,并-4-
且全部交由城管科负责规划管理和实施。
权利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在权利面前,他很淡定,更多的是一种肩上的重任。
无论是补一块路面还是覆盖一条暗沟,他都亲自去看,去了解,去测量,去核算。
北门箐大沟号称禄劝的“龙须沟”,在治理这条大沟前,有几家公司前来询问,带到现场看后,都说没有五六十万的资金,不可能治理好。
但通过多次实地踏勘后,他向领导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治理方案,经领导多次商量评估后,同意治理方案,最后,需要几十万元的项目,九万元就治理成功,并且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的好评。
工作上,张玉琦对同事严厉,但在生活中,他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大哥。
创卫期间,有一位协管队员的老人不幸去世,得到消息后,他立即组织科室的人去队员的家里慰问。
抽调来的有一位同志不慎崴伤脚,在医院小住几天,他都担心不已,马上安排人员前去探望。
在创卫最紧张的那些日子,他每天一个点一个点的去检查,亲自安排饭菜到值班岗位,怕弟兄们没水喝,又亲自落实烧水送水地点。
还经常叮嘱大家清晨冷,多穿点衣服。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点点滴滴,虽然事小,但在细腻中体现了他的关爱和对大伙的真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回首走过路,虽然艰难,但充满自豪。
他说,不管吃多少苦,但每当站在白塔山顶,看到咱们的县城正在慢慢长大,正在一天比一天美丽、干净、漂亮,这就是咱们最大的充实和满足,因为,里面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付出。
于20XX年11月29日
-5-
篇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市司法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郭光益同志自“创卫”工作启动以来,能够积极服从局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大局意识。
在任局“创卫”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期间,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爱国卫生及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突出成绩,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好评。
现推荐郭光益同志为“创卫”先进个人人选,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是组织局机关“创卫”相关工作人员,于每周五上午对局家属区及出租门面房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强督办整改。
针对“创卫”暗访阶段工作要求,定时、不定时对以上区域进行暗访,重点排查墙面卫生死角、污水沟、垃圾场等重点部位,并对暗访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形成检查台账。
截至目前,已会同有关人员,集中对家属区等区域进行了彻底整治,粉刷墙面4000多平方米,维修排水沟28米,整治清理垃圾点4处,清运卫生死角8处,安装除四害毒饵站10个,配备保洁员2人,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