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名词解释:1、构造柱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
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
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矩形柱与构造柱的区别:1、两者所属的结构不同矩形柱是框架结构中常见的结构柱型式,而构造柱是砌体结构中常见的构造型式。
2、两者在各自结构中的作用不同矩形柱在框架结构中是起到传递梁上荷载作用;而构造柱在砌体结构中起到增强墙体整体性,提高砖砌体抗震性能,它不起传递荷载作用。
3、两者建造时间不同矩形柱是随着建筑结构一起建筑的,也就是属于结构主体构架;而构造柱一般是在砌体结构施工是才开始建造,它是在结构验收完后主体施工是才开始做的。
为了加强墙体的稳定,防止墙体开裂等情况,在一些情况下还是有要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3、框支柱和框架柱的区别框支梁与框支柱用于转换层,如下部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剪力墙结构,支撑上部结构的梁柱为KZZ和KZL。
框支柱与框架柱的区别也就是所用部位不同,然后结构设计时所考虑的也就不尽相同了。
简单一点就是:框支柱是框架梁上的柱,用于转换层上层。
框支柱与框架柱的区别在于框架柱与基础相连,框支柱与框架梁相连.4、剪力墙和砌体墙的区别剪力墙是砼浇筑的墙,砌体墙就是用砌块砌筑的墙。
是什么墙图上是会有标注的,如剪力墙它是用“Q1、Q2”等,一般墙体上还涂有浅灰色,砌体墙平面图上是有空白体线。
5、剪力墙和承重墙的区别剪力墙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墙体,承重墙指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可能是钢筋混凝土,也可以是砖混结构。
承重墙是支撑上部楼层的墙体,而剪力墙有可能做承重墙也有可能做非承重墙(一般来说,剪力墙都是承重墙)6、框架结构:由柱子、纵向梁、横向梁、楼板等构成的骨架作为承重结构。
7、地梁8、过梁GL表示放在门、窗、或预留洞口等等洞口上有一根横梁,称作“过梁”过梁的形式有钢筋砖过梁、砌砖平拱、砖砌弧拱和钢筋混凝土过梁四种。
钢筋砖过梁:故名思义,即正常砌筑砖墙时中间夹钢筋(一般钢筋直径6-8毫米,夹两到三根),根据设计需要、有砌一层砖夹一层钢筋,也可砌两层砖夹一层钢筋。
一般用于荷载不大、跨度较小的门、窗、设备洞口等过梁之用,(优点是简单方便快捷,不需要象钢筋混凝土过梁那样立模板)。
9、主梁与次梁指的是在上部结构中,支承各种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墩、台的梁。
在框架梁结构里,主梁是搁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搁置在主梁上。
吊筋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
10、1.预留孔:在墙体砌筑或混凝土浇筑时,预先为其他专业施工方便留下的孔洞,以避免其他专业施工时打洞的麻烦和对墙体的不规则破坏,例如,水、电、暖管线穿墙;1.1预留螺栓孔:在混凝土设备基础浇筑时为机座螺栓预留的孔洞,待安装设备是将地脚螺栓下入后,二次灌入细石混凝土将螺栓固定;2.预埋件:在墙体、地面、基础等砌筑或混凝土浇筑时,预先埋设的钢质连接点(钢板、型钢等),在其他安装工序施工时,用规定的钢材焊接在预埋件上即可。
如,栏杆安装、管线支架、钢大门等等11、拉结筋拉结筋,通过植筋、预埋、绑扎等连接方式,使用HPB235、HRB335等钢筋按照一定的构造要求将后砌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拉结在一起的钢筋。
12、马牙槎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
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13、分格缝为了减少裂缝,在屋面找平层、刚性防水层、刚性保护层上预先留设的缝,刚性保护层仅在表面上作成V形槽,称为表面分格缝。
14、腻子腻子(填泥)是平整墙体表面的一种装饰凝材料,是一种厚浆状涂料,是涂料粉刷前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
15、批荡即“抹灰”,指用石灰砂浆、混合砂浆、水泥砂浆、聚和物水泥砂浆等在建筑物的面层(如砖墙、混凝土减力墙或梁、柱表面)抹上20mm厚左右的一层物质,使得建筑物表面平整便于铺贴或扇灰,同时也起到保护墙体或柱以及防水隔热、隔声等作用。
16、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
17、框架梁框架梁(KL)是指两端与框架柱(KZ)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连接框架柱的梁)18、连梁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
(连接剪力墙的梁)19、腰筋腰筋又称“腹筋” 分二种:一种为抗扭筋,在图纸上以N开头,一种为构造配筋以G开头。
当梁高达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
腰筋就是构造筋。
当梁高H≥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形成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6或8mm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两倍。
20、反梁反梁只是一种需要,因某些原因(如层高不够等)而把梁做到楼板的上部(一般的梁都是与楼板平的).地基基础中反之。
21、暗梁1、暗梁的位置是他完全隐藏在板类构件或者混凝土墙类构件中,这是他被称为暗梁的原因。
2、暗梁的钢筋设置方式与单梁和框架梁类构件非常近似。
3、暗梁总是配合板或者墙类构件共同工作。
4、板中的暗梁可以提高板的抗弯能力,因而仍然具备梁的通用受力特征。
22、暗柱暗柱是剪力墙中的柱,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一种约束端(暗)柱,一种构造端(暗)柱。
暗柱、端柱是剪力墙中的柱,在剪力墙中起柱子的作用,按柱子的要求进行结构计算,是剪力墙的一部分。
是不突出墙面的柱子,一般从外观上看不到。
暗柱与构造柱的区别构造柱是设在砌体墙中的,构造柱是在二次结构中设置的;暗柱是在剪力墙的加强区设置,比如洞口两侧,墙交界处等水平筋与分布筋作用就是1个是结构,1个是构造。
水平钢筋是剪力墙上的,平行地面的分布钢筋是在板上的,图纸是不画出的,主要是板的负弯矩筋上的连接钢筋。
23、拉筋建筑上的拉筋是指同时拉住主筋和箍筋的钢筋。
与单肢箍的区别是,拉筋把外边的箍筋都拉住,而单肢箍只拉主筋。
24、主筋主筋在梁中有:梁上部、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支座上部纵向贯通与非贯通受力钢筋;抗扭腰筋;主筋在板中有:板支座上部贯通与非贯通受力钢筋,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主筋在墙中有:墙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主筋在柱中有:柱纵向受力钢筋;25、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构件(梁或者柱)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
26、架立筋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两边的筋是通过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们说的挑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那肢箍筋没法绑了,所以出现了架立筋。
图为架立筋垫块27、受力筋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受弯、压、拉等基本构件配置的主要用来承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其作用是使构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
28、梁下加腋梁下加腋就是在梁与柱的连接处(腋部)加三角撑一类的处理,以提高梁两端的抗剪承载力,特别是在上部有冲击荷载或震动荷载的情况下。
29、标高控制线在楼层拆模或砌体完成后,在墙体上50公分(或1米)处标一个标高控制线,以便顶板支模,按每层每施工段施工。
资料应收集。
30、通长筋弯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31、锚固32、负筋现浇板下面的是底筋,上面的是负筋。
负筋一般在两块现浇板相交的位置设置。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
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负筋位置:对于现浇肋形楼盖,主梁的负筋在下部,次梁的负筋在中部,板的负筋在上部。
33、梁的钢筋分类芯柱:在砌块内部空腔中插入竖向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后形成的砌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小柱。
芯柱是指填充墙结构中,墙内柱子说的。
芯柱的模板就是空心砖的内孔,内配一根钢筋与上下结构相连,在孔内浇筑细石砼。
梁上柱:由于某些原因,建筑物的底部没有柱子,到了某一层后又需要设置柱子,那么柱子只能从下一层的梁上生根了,这就是梁上柱。
框支柱::因为建筑功能要求,下部大空间,上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构件连接,当布置的转换梁支撑上部的剪力墙的时候,转换梁叫框支梁,支撑框支梁的柱子就叫做框支柱。
框支梁一般在下面是商场上面是住宅的转换层处用的,要承受多层的荷载,框架梁是承受单层荷载的。
剪力墙上柱:由于某些原因,建筑物的底部没有柱子,到了某一层又需要设置柱子,那么柱子只有从下一层的梁上生根了,这就是梁上柱,从剪力墙上生根的,就是剪力墙上柱。
非框架梁:不要框架上的梁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梁之间设置的将楼板的重量先传给框架梁的其他梁就是非框架梁。
也叫次梁CL。
传力形式为:楼板—非框架梁—框架梁—框架柱—基础。
悬挑梁:不是两端都有支撑的,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的梁。
不是每边都有直接支撑物(柱子、实墙)的楼板,部分埋在或者浇筑在建筑结构中,另一部分伸出悬挑出结构外的是悬挑板(如悬挑的阳台、屋盖)。
井字梁: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于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约束边缘端柱:1、“边缘构件”位于剪力墙墙肢的两端。
在水平地震力到来的时候,“边缘构件”(比起中间的墙身来说)是首当其冲抵抗水平地震力的。
2、当“高抗震等级”时,采用约束边缘构件;当“低抗震等级”时,采用构造边缘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