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行业或食品相关领域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亦可报考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或预防医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食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贮藏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经过培养,学生应达到如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 掌握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 掌握食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知识,具有食品工艺设计、设备选型、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 掌握食品分析、食品检测的技术方法;
. 熟悉食品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了解食品贮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 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阅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食品科学、食品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食品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工艺实习、食品工艺设计、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安全与卫生实验和食品分析实验等。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发展,形成了数理化基础扎实,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加工理论与工程技术强、功能性食品与农业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宽厚的专业特色;
以培养学生的食品科学、食品加工理论、食品工程技术为主线,形成功能性食品和新型食品开发,食品检测和质量控制为重点的专业方向。

五、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

六、学位授予工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学分(其中理论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课外培养计划学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课内学时、学分分配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外培养计划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素质专门人才。

毕业后适合在食品相关行业和领域从事食品相关的质量控制、检疫检验、安全评价、监督管理、生产研发、教育和科研工作,也可报考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安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

二、业务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质量检验、仪器分析、食品毒理学、食品检疫、安全评价、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

具有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管理、教育和科研等领域从事检验检疫、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科学研究以及监督管理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食品科学、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检验检疫与安全评价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

具有在食品质量管理、卫生管理及国家有关企事业中从事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的能力。

.掌握食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食品流通和销售的基础知识,具有从事食品全程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 熟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体系,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领域的发展动态。

.了解国内外食品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具有从事科研、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查阅外文书刊和专业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掌握一门以上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现代仪器分析、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检验检疫学、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图学综合实践、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识实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安全检验实习、食品工艺实习、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实习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质量检验技术实验、食品毒理学试验、现代仪器分析实验、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等。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在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使学生既具有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备食品生产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专业方向为食品安全评价、食品检疫检验、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四年
六、学位授予
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其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分,课外培养分)。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附件五: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附件六:
附件七: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外培养计划表
11 /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