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回填作业指导书

土方回填作业指导书

土方回填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使土方回填作业流程规范化并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特制定本作业标准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实施的房建工程土方回填作业过程控制。

3 术语定义无4 职责4.1 各项目对土方回填作业中的进度进行控制。

4.2 项目安质部和工程部对土方回填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并留好相关影像资料。

4.3 项目合约部对土方回填的工程量进行确认。

4.4 项目资料部门负责做好土方回填的过程资料。

4.5 实验室负责做好土方回填过程中土层压实度的控制。

4.6 土方回填作业人员按照本标准对挖机等回填碾压设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和回填作业过程控制。

5 作业流程图:准[备|阶:段: I'作! ;:阶:段厂收…:尾6作业标准6.1准备工作6.1.1回填土参数确定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土种类、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施工条件,进行必要的压实试验,确定填土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

6.1.2基础验收6.12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混凝土结构试块报告,提前报请监理单位对基础进行结构验收,验收完毕后方可进行基坑回填土的施工。

6.1.2.2地下室外侧墙设计有防水要求的,在基础结构验收满足要求后,及时进行外侧墙防水基层处理、防水分层施工、防水隐蔽验收、防水保护层施工。

6.1.2.3 对防水保护层采用挤塑聚苯板或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可在回填前分段配合安装到位。

6.1.2.4 对地下室外侧墙后浇带部位,若后浇带混凝土尚未浇筑的,应采取砌筑保护砖墙的措施;若分段施工,部分区段尚不具备回填条件的,应在分段界面部位增设分隔挡土砌体,有关砌体厚度、圈梁设置应考虑回填材料、高度、分层厚度等。

6.1.3 基坑清理6.1.3.1 填土前应将基坑内杂物(废木方、模板、塑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等)清理干净,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6.1.3.2 应对基坑内的积水进行抽排干净,将基坑的淤质杂土挖除。

6.1.4 材料准备6.1.4.1 回填材料应提前备料,以确保工程进度,并满足工程质量需要。

6.1.4.2 回填材料的含水率超出回填参数确定的含水量控制范围的,应相应采取浇水或翻晒的措施。

6.1.4.3 对于回填部位较狭窄、不易回填密实的部位,应提前确定回填方案,准备相应的回填材料。

6.1.5 施工机具准备6.1.5.1 主要机具设备根据施工进度分批进场,就位后由现场机械人员按照设备完好性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调试、保养,以确保施工时所有机械能正常运转。

6.1.5.2 回填及碾压机械设备的进出场方式、要求符合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要求。

6.1.5.3 回填的挖土、倒土、运输、碾压的设备配置应符合要求,减少机械停滞,提高工作效率。

6.1.6 班前会6.1.6.1 根据土方回填工程量、部位等情况,由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土方回填安全技术交底,完善签字手续。

交底清楚有关土方回填碾压设备的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明确有关分区、分段、分层回填、碾压、夯实、检测的要求,告知有关回填作业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明确有关回填标高的控制、分界区域的控制、异常情况的处理,明确有关机械设备的配置、回填顺序、配合人员,强调有关狭窄、不易回填密实部位的回填操作要求。

6.1.6.2 每班次作业前,组织班前会。

明确当班回填作业的区域、工程量、机械设备配置、夜间回填的照明和值班安排、进出场运泥车辆的环保要求等。

6.1.7 个人防护用品佩戴参与土方回填作业和管理的有关人员应按要求配置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手套、雨靴、手电筒等,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符合有关劳动保护和施工作业的需要。

6.2 作业阶段6.2.1 回填作业6.2.1.1 基坑土方回填6.2.1.1.1 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且地下室侧墙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 28 天后可开始地下室外墙土方回填。

621.1.2地下室外墙回填高度一般4-6M,回填土料不能用装载机直接推土到位,采用在边轴外的空地上设挖掘机将土料倒进地下室基坑内,可直接用挖机斗底部进行碾压,具体的碾压遍数、夯实遍数可提前根据试验或经验确定。

6.2.1.1.3 回填施工应该从建筑物地下室外墙对称进行,并分层夯实,人工夯实厚度不得大于250mm机械夯实不得大于300mm并防止损坏防水层。

621.1.4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压实系数要求:地面以下 1m深度范围内不小于0.9,1m以下不得小于0.85,采用砂土回填时干密度不得小于 1.65吨/ 立方米。

6.2.1.1.5 深浅坑相连时,应先填深坑,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柱基及管道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夯实。

6.2.1.1.6 人工回填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

6.2.1.1.7 压路机振夯压要做到交叉重叠 1/3 ,防止漏振、漏压。

6.2.1.2 砖胎膜外侧土方回填6.2.1.2.1 砖胎膜一般砌筑在筏板基础、承台、地梁侧壁,高度一般在 0.5 米以上,混凝土浇筑时,对砖胎膜侧壁产生较大的侧压力,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此类部位的砖胎膜侧面土方进行回填。

6.2.1.2.2 该部位土方回填量较小,而且较分散,承台、基础梁砖胎膜侧面土方大多位于基础中部,机械无法操作,需要人工进行回填,土方回填时,在砖胎膜内侧用木方、钢管等进行临时支撑。

6.2.1.2.3 填土前应将砖胎膜侧壁内杂物清理干净;若坑内有水,需要先将侧壁含水率过大的泥土清理干净后方能回填。

6.2.1.2.4 砖胎膜侧壁土方回填时,需要待砖胎膜具有一定强度时才能进行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时,需要采用设计要求的回填料进行回填,回填时,虚铺厚度为300mm然后进行人工夯实,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

6.2.1.2.5 回填基础梁承台等砖胎膜侧面土方时,需要两侧对称进行,在回填时,不得将一侧回填至顶后再回填另一侧。

6.2.1.3 室内底板土方回填6.2.1.3.1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若采用灰土回填时,应用灰块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 5mm勺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水份。

6.2.1.3.2 以回填灰土的室内底板土方回填主要包括基层清理、检验土料和石灰粉勺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等工序。

6.2.1.3.3 填土前应对地基基础内勺杂物清理干净。

6.2.1.3.4 检验土质及土料粒径是否符合设计规定,以及土勺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不在控制范围内,应采取措施。

6.2.1.3.5 灰土拌和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控制,拌合时应均匀一致,拌合好勺灰土颜色应一致。

6.2.1.3.6 灰土应分层铺摊和夯实,夯实采用振动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w 200mm每层至少夯打三遍,分层夯实时,要求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勺所谓“水夯”法。

6.2.1.3.7 灰土每层夯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取样数量每层按 3 点测出干土勺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勺铺土。

6.2.1.3.8 修整找平:灰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勺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勺地方,应补土夯实。

6.2.1.3.9 回填前及回填施工过程中暖沟、电缆沟等不具备施工条件勺,在回填完毕后暖沟、电缆沟等处重新挖土、砌砖、浇筑钢筋混凝土。

6.2.2 检验土质6.2.2.1 对回填勺土质应及时进行抽检,确保回填料满足设计要求。

6.222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于车库及主楼地下室侧墙(有防水工程) 的周围800mn范围内必须采用灰土、粘土、粉质粘土回填。

其中不得含有碎砖、灰渣、有机物等,也不得有冻土。

6.2.2.3其他部位若以砾石、卵石或者其他块料作为填料,分层夯实时粒径不宜大于400mm分层压实时不宜大于200mm6.2.2.4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生活垃圾及有机物含量大于5%勺土。

6.2.4分层铺土、碾压或夯实6.2.4.1根据不同的回填部位、回填料、分层部位等确定压实机具、每层压实遍数等回填参数。

6.2.4.2 一般的土方回填分层碾压标准可参照下表:6.2.5检验密实度对于设计有密实度要求的回填区域,应按规范进行分层回填、分层检验,密实度的现场取样检验频率、方法、实际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等参数的对比确认参照相应的规范执行。

6.2.6修整找平与验收6.2.6.1回填到设计标高后,应对与其他结构与构筑物等分界的部位、整体回填情况进行修整找平。

6.2.6.2 土方回填完成后,应及时组织相应的检验批验收,具体的验收内容和标准、方法可参照下表:6.3收尾阶段631清理现场土方回填作业的过程中和每一工作班结束前,应对土方运输线路的泥土遗撒进行清理,应对因土方回填作业造成的排水沟堵塞等进行清理,清理现场非回填区域的余泥渣土。

6.3.2班后会每一工作班土方回填结束后,应及时对当班作业发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有关质量、安全的注意事项,合理调整分段、分层回填的分层厚度、夯实或碾压遍数、雨天回填控制、以及分段之间的衔接控制。

6.3.3资料整理应按土方回填的过程控制、验收要求抓好资料的填报和整理,及时上报有关土方回填前基坑现状平面图与剖面图,及时上报有关土方回填检验批、密实度试验报告资料。

7支持性文件7.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7.2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1-20127.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8 相关记录8.1 挖填前—后原地形测量记录网格图8.2 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9 附件9.1 土方回填前基坑现状平面图与剖面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