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材料要求
1、采用砂砾或掺8%石灰土填筑。
2、受地下水影响的地段,采用级配砾(碎)石至地下水位以上30cm。
二、施工要求
1、台背回填必须在地基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并做好基坑排水、清淤工作,确保施工现场不留积水。
2、路基与桥梁、涵洞等构造物连接处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长度为
2.0m+2倍路基填土高度。
3、涵洞与填土接触面要涂刷热沥青两道。
每道厚度1-1.5mm。
4、台背回填范围应符合图纸要求。
图纸无规定时按如下要求执行,桥涵填土的范围: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自台身起,其填土长度在顶面应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在底面应不小于2m。
拱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倍孔径长度。
5、填方段台背回填路基必须挖台阶,台阶宽度为1m,每级台阶高为
1m,台阶顶做成2%~4%的内倾斜坡。
6、台背回填顺序应符合设计规定,梁式桥的轻型桥台台背填土,须在梁体安装完成后,在两端桥台平衡地进行;埋置式桥台台背填土,须在柱侧对称、平衡地进行。
桥涵台背回填应与锥坡填土同步进行,一次填足并保证压实修整后能达到设计宽度要求。
盖板涵应在盖板浇筑完成后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进行,填料必须充分拌匀,两侧分层对称回填涵顶填土压实厚度大于0.5m时,方可允许机械通行。
7、尽量使用压路机压实,压路机压不到的边角处,使用小型夯实机配合施工。
并确定最佳施工组织方案、压实厚度、压实遍数等。
采用灌砂法检查压实度。
采用砂砾时施工方法为水撼砂具体方法见《涵洞基坑施工作业指导书》(检测方法除外)。
8、台背回填应尽量与路基填筑同时进行,每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15cm(水撼砂法除外),必须在墙身背面从基础底面起按15cm高度从下往上逐条划线并编号,以便施工时控制填土厚度和质检人员掌握被验层次和各项技术指标。
9、填筑石灰土时不设粘土包边及碎石盲沟。
10、对位于软土地基处的桥台,可采取先填筑再进行基础和台身施工的方式。
11、搭板的施工应在路基填筑预压期完成并基本稳定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搭板下垫层基面应平整、密实。
三、压实及检测
1、台背回填及路基过渡段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确保主线构造物压
实度(重型)不小于96%。
上跨构造物填料压实度(重型)不小于95%。
2、压实机具必须配备18t以上大型压路机及打夯机两种。
回填材料及压实机具设备未落实的不得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3、台背回填检测频率为50m2检验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点,每点均应合格。
台背检测点位一般为:中间1点,左右边距端口1m处各1点,检测点到台背的距离一般为10~30cm或由监理工程师指定。
4、回填完毕后,应进行弯沉检测。
承包人自检合格后,由中心实验室和监理处组织专项验收。
弯沉检测指标按非不利季节160(0.01mm)控制,不利季节按190(0.01mm)控制。
5、每个结构物台背的回填,承包人都必须派专人负责,并在监理工程师旁站的情况下进行。
每层填筑都必须进行拍照,施工机具与填筑照片、台阶尺寸平面图,并同检测资料一并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