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静脉输液技能竞赛理论相关知识要点全市留置针静脉输液技能竞赛理论相关知识要点1、导管的连接装置可导致0.4% 的污染机会,增加连接装置,污染概率将成倍增加。
尤其是较长时间的留置导管。
研究表明,导管留置时间超过一周后,由于输液接口导致的相关感染占51% 。
2、在整个输液系统中,导管型号、置管部位与血液感染具有相关性,使用单腔导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双腔导管的患者。
3、溶液放置3~5h,细菌可呈对数增长。
4、针头越大,配液时液体中产生的胶屑就越大;通常临床加药用的针头型号9~12,也就是说加药时针头切下的瓶塞微粒最大直径可达1200um,而人的毛细血管直径平均为7~9um,所以瓶塞微粒一旦进入人体则不能通过一般的毛细血管,将引起血管栓塞。
5、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由内向外旋转涂擦,消毒面积不小于5 cm X5 cm (如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其消毒面积应不小于无菌敷料面积) 。
6、对于年龄v 2个月的婴儿不建议使用氯己定消毒皮肤。
7、避免对新生儿使用碘酊,因为它对新生儿甲状腺有潜在影响。
8、静脉推注或滴注持续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药物、肠外营养液、pH 低于5 或高于9 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 的液体等药物时,避免使用头皮钢针,以防止发生渗出引起的组织坏疽。
9、外周中等长度导管比外周短导管发生静脉炎的危险性低,比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感染的危险度低。
一般保留7~49d。
10、外周短导管置入时间>72h 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会增加。
11、中心静脉置管时可首选锁骨下静脉。
12、脂质液体[包括全合一营养( TPN )]需在24h 内输完,否则弃去。
13、输全血或成分血时,输血装置和附加过滤器应在每一个单位全血或成分血输入后更换1 次,或每4h 更换1 次,如怀疑被污染或系统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14、单纯的脂肪乳输注建议在12h 内输完,最长也不能超过24h 。
15、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扎止血带40~120s 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的穿刺时间。
16、外周短导管置入时间>72 小时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增加。
17.所有被血液污染的一次性物品和锐器应丢弃在不透水、防穿透、不能打开的锐器盒中并定时更换。
18、经手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重要途径。
19、WHO 感染控制指南建议手卫生可采用洗手或手消毒剂揉搓,但并没有指出哪种方法更具有优势。
20、配药时,微粒污染与穿刺橡皮塞次数成正比。
21、液体污染的程度与针头插入瓶塞的角度、次数、针头大小、注射器使用时间有关。
22、无菌物品存放架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 cm。
23、可用于穿刺部位消毒的有乙醇、氯已定、络合碘、碘酊。
24、头皮钢针穿刺消毒面积不小于 5 cmX5 cm ,留置针穿刺消毒面积不小于8 cmX8 cm,中心静脉置管消毒面积不小于10 cm x10cm。
25、美国已立法禁止使用桡静脉腕部作为穿刺位置。
26、选择穿刺工具应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管腔最少的导管。
27、适于放置PICC 的静脉是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28、纱布敷料常规每48 小时更换一次,透明敷料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
29、中心静脉置管时可首选锁骨下静脉。
30、临床常用的冲管、封管液是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
31、为预防静脉炎,外周静脉导管在成人至少72—96 小时更换一次。
32、PICC 在治疗期间应每1 天进行导管及穿刺部位的护理,在治疗间歇期至少每7 天维护一次,包括更换接头、冲洗导管、更换敷料。
33、扎止血带40—120 秒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的穿刺时间。
34、PN 在一般情况下,开始输注的速度低于40 ml/h, 以后按20ml/h.d 递增,直到所需的速度,通常不超过120 ml/h。
35.输脂肪乳时,开始10 分钟内控制在每分钟20 滴以内,若无不适症状,可逐渐增加滴速,30 分钟后可稳定在每分钟30 滴以内。
36、血液在输注前在室温下放置20—30 分钟后输注。
37、浓缩红细胞输注时间最长不大于 4 小时。
38、血小板输注速度要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准,一般每分钟80—100 滴。
39、新鲜血浆的输注速度不可超过5—10 ml/min, 应在融化后4 小时内输注。
40、配制好的药液放置时间不超过 2 小时。
41、PICC消毒面积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
42、静脉炎可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
43.禁止使用小于10 ml 的注射器给予脉冲式正压封管。
44.冲、封管应遵循SASH原则,S――生理盐水,A ――药物注射,S——生理盐水,H ——肝素盐水。
45.封管液应两倍于导管+辅助延长管容积。
46.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 形弯曲,可降低导管张力,避免导管在体内外移动。
47.PICC 置管时,将穿刺侧上臂与身体成角90 度。
48.绝对禁止向动脉导管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剂,以免造成肢体坏死。
49.浓度为100 U/ml 的肝素盐水多用于成人,浓度为10 U/ml 的肝素盐水多用于小儿。
50.输液泵表面用75% 乙醇擦拭,15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
51 .一旦化疗药物外渗,局部24 小时内间断冰敷,然后用50% 硫酸镁湿敷。
52.输血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前15 分应慢,建议速度为20滴/分,如无输血反应,可适当加快输血速度,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40—60滴/分。
53.皮肤分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感染发生在皮下组织,可快速播散。
54.静脉壁分为内膜、中膜、外膜、三层,跟疼痛有关系的是中膜,跟静脉炎有关系的是内膜,跟静脉瓣形成有关系的是内膜,穿刺时穿刺外膜会有突破感。
55.血液的PH值为.7.35-7.45 , PH> 9.0 ,为强碱性,PH< 4.1 为强酸性。
56.血液的渗透压为240-340 mOsm/L ,等渗标准线是285mOsm/L ;mOsm/L 中文读法毫摩尔/升,毫渗透摩尔/升,毫渗透分子量/升(简称毫渗量/升);渗透压根据其成因可分成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
56.人体血液正常pH值为7.35-7.45,小于4.1为强酸性,使用强酸性药物在无充分血流下静脉内膜组织明显改变,大于8.0为强碱性,使用强碱性药物,会使内膜粗糙后,血栓形成可能性。
57.药物渗透压越高,对静脉刺激越大,其中低度危险小于400mOsm/L,中度危险400-600 mOsm/L,高度危险是大于600 mOsm/L,24小时内可以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58.临床上常见的PH值偏酸性的药物有万古霉素、顺铂、环丙沙星、多巴胺、钾盐、庆大霉素等。
属于碱性药物的有大仑丁、氨苄青霉素等。
属于高渗药物的有甘露醇、3%氯化钠、脂肪乳剂等。
59.中国的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委员会1999年成立,2009年10月出版了《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专委会先后组织翻译了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 )编写出版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02版和2006版)60.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目标包括:成功穿刺、血管保护、安全留置。
61.静脉输液治疗主要应用于: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抗肿瘤、输血、肠外营养、镇痛等六个方面。
62.INS建议导管的选择标准是:在满足输液治疗的前提下必须使用最短,最细,最少腔的导管。
63.聚氨酯/万珑材质制作的导管在国外诸多科研和指南中都被证明是生物相容性更好的导管材质。
64.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穿刺失败、静脉炎、渗出/坏死、堵塞。
65.真正意义的安全型留置针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功能:防止针刺伤;防止血液污染。
66.静脉输液工具可分成外周静脉输液工具和中心静脉输液工具两大类,其分类的依据是输液工具的末端是否到达腔静脉。
67.PICC的中文全称是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其保留时间可长达1年。
68.兢玛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1)穿刺的角度应采用15-300 (2)直刺静脉(3)速度要慢;送管有以下两种方法(1)先回撤针芯,将针芯和导管一起全部送入血管(2)一手固定针翼原位不动,另一手仅将软管推入血管。
69.儿科常用留置针的型号是24 GA,普通成人常用留置针是22 GA和24 GA,一般大输液量治疗时使用的留置针是20GA,抢救及手术室一般是使用18 GA。
70.头皮钢针的留置时间是不超过4小时:标准外周静脉留置针时间是72至U 96小时,PICC留置时间是2周到1年,超出标准时间留置,静脉炎的可能性会增加。
71.光滑的静脉内膜受损伤后最多只能复原到原来的50% _,反复穿刺使内膜形成大量疤痕,造成管腔狭窄,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应尽量减少穿刺次数来保护血管。
72.应用止血带的目的是增加静脉充盈度,但应注意扎止血带时间不超过2分钟,松紧以能放入两横指为宜。
73.任何类型的导管在使用前都应该先抽回血判断导管是否通畅。
74.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有:碘酊、碘伏、酒精、洗必泰在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应等待消毒剂风干后再进行血管穿刺.75.输血、脂肪乳剂以及TPN需要24小时更换输液接头及留置针。
76.留置针封管液可用1-100单位的肝素液或生理盐水,儿科患者应使用1-10单位/毫升浓度的肝素盐水封管液.更推荐用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6-8小时/次封管。
77.输液结束后冲管应该使用脉冲式冲管,封管应该是正压封管。
78.—根留置针只能尝试一次穿刺79.在穿刺前和拔除后均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80.冲管作为每次输液前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步骤,以判断导管是否通畅。
81.在每次输液后,应该冲洗留置针,以便将输入的药物从管腔内清除,防止不相容药物之间的接触82.在输液结束冲管后,应该封管以保持留置针通畅。
83.一次性使用装置,包括单剂量小瓶和预充式冲洗器是冲管和封管的首选,如果必须使用含多剂量的容器,则一个容器只用于一个患者。
84.冲管液体量为导管及其附加装置容积的两倍85.冲封管所用的注射器型号应为10ML 管径以上的注射器86、对于使用任何浓度的肝素钠封管液和术后患者,建议从第4天起到第14 天,或者直接停止使用肝素钠溶液封管87.新生儿患者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封管88.病人置入留置针后的日常护理要点?.在输液过程中,经常松握拳,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输液后可以适当活动,如写字、简单家务、洗澡等,但不要剧烈活动,如提重物,打球等.如果使用无菌透明敷贴,那么它本身就有防水功能,但在洗澡时,建议外包一层保鲜膜防止进水,淋浴,不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经常观察,不要随意转动留置针以及肝素帽.89、使用留置针的给病人好处?保护血管,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因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在输液过程中,使病人更舒适,不同担心血管被刺破. 方便安排合理用药时间,提高药效,减少花费.90.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合理选择血管,充分的血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速度消毒待干等等91、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原则是?满足输液治疗需要、穿刺次数最少、留置时间最长、对病人损伤最小、风险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