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一、课程代码:100308
二、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三、课程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文化理论基础,适应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管理能力,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工程管理人才。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后开设的,也为后续课程《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各种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知识;并通过测量放线工中级工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上岗从业的能力。

四、课程时数分配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理论课共80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授课。

教学安排(见表二)
表1课程学时数分配表
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班级可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

五、设计思路
本课程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学习规律,在邀请实践专家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测量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整合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按序展开教学。

课程由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等10个学习模块组成,设计了17个能力训练项目,工作任务从常规性工作到复杂性工作、所使用的仪器由基本仪器到先进仪器、工作精度要求由低到高、工作量从小到大,包含了本课程的核心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主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以仿真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中除必要的仪器操作、重要的知识要点需要示范、讲解外,主要应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摸索、总结,允许失败和返工。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完成后,进行为期一周的模拟工作任务训练,实现课堂与工作的近距离对接。

六、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仪器基本构造和仪器的工作原理;
2.应掌握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4.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方法;
5.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6.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7.掌握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8.熟悉测量工作原则;
9.熟悉施工测量规范;
10.了解地形图测绘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绘仪器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三维坐标测量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2.能进行仪器常规项目的检查和一般处理;
3.能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4.能正确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
5.能进行施工测量定位和放线;
6.能进行建筑变形观测和竣工图测绘;
7.能根据具体工程制定小型常规建筑物的放样方案;
8.能根据过程中变化的情况调整方案,能对所完成工作进行评价;
9.熟悉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内容,具备工程施工测量实施能力;
10.能进行地形图测绘。

(三)素质目标
1.能按施工企业有关文明生产的要求,做好工作地整洁,工件、工具摆放整齐,及时保养。

2.具备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3.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善于沟通、善于表达的能力,部分学生具备组织领导能力,
能妥善处理工作成员的任务分配、矛盾和不同意见。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表2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八、实施建议
(一)教学实施方案
表3 教学实施方案表
(二)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以工程测量的各项任务为
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科学精选教材内容。

3.教材编写应突出实用和创新,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单纯的技能操作,也要及
时将本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其中,文字表述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

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材中的任务设计要新颖、实用、经济并具有
可操作性。

5.教材不仅是一部教科书,也是从业人员提升工程测量业务水平、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
培训材料和参考书。

6.教材编写以任务引领知识,将理论知识溶入工作过程中。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形象生动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视听光盘、网络课件、虚拟仪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模拟真实场景,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校内实训项目,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3)搭建工学结合平台,充分利用建筑施工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顶岗实习的需要,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的不足,不断发展学生职业能力。

(4)参考书和相关网站:
相关网站:
1、 http://218.25.122.12/jpk06/celing/cl/syjx.htm
2、 http://58.45.191.89/jpkc/C59/Course/Index.htm
3、 /course/kc/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