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水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

排水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

1 前言1.1 设计背景本设计区域是华北某市东部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厂出水水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出水水质要满足一级A标准。

为保证污水和雨水能及时的排放并且达到处理标准,因此需要在排水体制和工艺流程上进行提高,本次设计的排水体制选择完全分流制,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上采用“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核心处理工艺。

1.2 设计任务(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排水管道规划及污水处理厂位置选择。

②雨水管道规划设计。

(2)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各工艺单元的设计,包括工艺流程的确定、各单元构筑物的工艺设计。

②污泥处理方法选择及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计算。

(3)污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可以是终点泵站,也可以是中途提升泵站。

包括选泵、泵站工艺设计计算和泵站工艺图的绘制。

(4)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总图设计),包括污水处理厂生产性构筑物和建筑物、附属建筑物、道路、绿化、照明等内容。

(5)污水处理厂竖向布置、高程计算及工程投资估算及处理成本计算。

1.3 设计依据(1)《华北某市东部新区城市排水工程设计》设计任务书;(2)华北某市东部新区城市地形图一张,比例1:10000;(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8)《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4 设计原始资料1.4.1 地形与城市规划资料(1)城市地形与规划平面图1张(另发),比例为1:10000。

(2)城市各区人口密度与居住区综合污水量标准表1.1 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及综合污水量标准(3)城市各区中各类地面面的比例(%)表1.2 城市各区中各类地面面的比例(%)(4)工业企业排水量和水质资料1.4.2 气象资料(1)气温等资料该区位于华北东北部,气候特点是:年降水量较适中,气温较低,夏季凉爽而潮湿,冬季寒冷而湿润。

年平均降水量630毫米,年降水日数71~93天,气温≥10℃期间降水量约440~760毫米。

平均暴雨日数2~4天,一日最大降水量达276毫米,最大时降雨量69.3毫米。

最热月室外平均相对湿度在77%,为全省相对湿度的高值区。

全区年平均气温12.5℃,年极端最低气温-19.5℃,年极端最高气温39.4℃。

最高月平均最高气温30.5℃,月平均最低气温-10.2℃。

热量资源属全省的中值区。

夏季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在3次左右。

由于所处位置及地形的差异,受海洋影响的程度差别较大,气候分异明显。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1.4.3 地质资料(1)排水管网干管处资料:土壤性质为亚砂土,冰冻深度-0.52米,地下水位 6.5米;(2)污水总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址处:土壤性质为亚粘土,冰冻深度-0.52米,地下水位6.5米,土壤承载力:15吨/米2,地震烈度小于6度。

1.4.4 收纳水体水文及地质资料受纳水体为河流,排放口资料如下(表1.4):2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2.1 排水体制该区位于华北某市东部新区,在新城市规划中一般采用分流制,分流制排水系统可以将污水在源头上进行有效地分离控制,有利于后期污水的处理。

3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3.1设计人口数根据电算的结果,设计区域服务人口:277646人,服务工厂:3个。

3.1.1 设计污水量11Q q N Q =∑•+∑工 (3.1)式中 Q ——城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m 3/d );1q ——各区的平均生活污水量定额[m 3/(人.d)];1N ——各区人口数(人);Q 工——工厂平均工业废水量(m 3/d );本设计共分为四个区,各区人口数计算:111=240123.3529604N n A •=⨯=(人); 222=230339.0677983.8N n A •=⨯=(人); 333=270357.996633N n A •=⨯=(人); 444=280255.6171570.8N n A •=⨯=(人);1234=29604779849663371571275792N N N N N +++=+++=(人)。

通过上面的计算,验证了电算的正确性。

3(29604160779841509663318071570.8190)+(4700+3900+3200)100086400=548.919136.57685.5/59226.6/Q L s m d⨯+⨯+⨯+⨯⨯=+== 3.1.2 设计秒流量z 1Q K Q Q =•+∑工 (3.2)式中 Q ——设计秒流量(L/s);Q 工——工业废水设计秒流量(L/s);1Q ——各区的平均生活污水量(m 3/s ); z K ——总变化系数。

(680380430)1000548.919 1.351176.613/3600Q L s ++⨯=⨯+=3.1.3 污水处理厂设计秒流量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时,工业废水的设计流量采用平均流量。

(470039003200)1000548.919 1.35877.0759/864000Q L s ++⨯=⨯+=电算软件最终计算结果为878.1L/s ,与计算结果一致。

3.2 设计进水水质3.2.1 设计参数选取依据1)根据居民生活污水水量、水质和工业废水中所含有的悬浮物浓度以及生化需氧量,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本设计参数取值如下:①530/(d)BOD g =⋅人;②)/(50d g SS ⋅=人; ③L mg N NH /253=-; ④6/(d)TN g =⋅人;⑤ 1.1/(d)TP g =⋅人; ⑥L mg COD /400=。

工业企业排放污废水中的污染物最高浓度必须要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对于工厂污废水处理的排放程度如表3.2:要想达到工业企业污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需要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1)冶炼工业废水的BOD 5/CODcr 为0.76左右,可生化性较好,采用化学法与生物法组合工艺。

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3.1。

(2)食品厂废水的BOD 5/CODcr 为0.76左右,可生化性较好。

选用SBR 工艺。

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2图 3.1 冶炼厂废水处理工艺流图3.2 食品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3)纺织厂废水的BOD 5/CODcr 为0.31左右,可生化性并不高。

设计“水解—混凝—复合生物池”的处理工艺。

具体工艺流程见图3.33.2.2 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1)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污水SS 浓度1ss 11ss1ss 'SS SS Q C Q C N C Q C C Q Q∑•+∑•∑•+∑•==工工工工 (3.3) 式中 1Q ——各区的平均生活污水量(m 3/d );Q 工——平均工业废水量(m 3/d );1SS C —各分区生活污水的SS 浓度(mg/L ); ss C 工——各工厂工业废水的SS 浓度(mg/L ); 1N ——各区人口数(人);1'SS C ——每人每天排放的SS 克数g/(人·d)。

ss 27579245(470039039004003200400)288.0/59226.6C mg L ⨯+⨯+⨯+⨯==2)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污水BOD 5浓度555551BOD 11BOD 1BOD 'BOD BOD Q C Q C N C Q C C QQ∑•+∑•∑•+∑•==工工工工 (3.4)图3.3 纺织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式中 5BOD C ——污水的BOD 5浓度(mg/L );5BOD C ——各分区生活污水的BOD 5浓度(mg/L ); 5BOD C 工——各工厂工业废水的BOD 5浓度(mg/L ); 51'BOD C ——每人每天排放的BOD 5克数g/(人·d) 。

5BOD 27579230(470030039003003200600)216.0/59226.6C mg L ⨯+⨯+⨯+⨯==3)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污水总氮浓度111N1'N N N N Q C Q C N C Q C C Q Q∑•+∑•∑•+∑•==工工工工 (3.5) 式中 1N C ——各分区生活污水的总氮浓度(mg/L );N C 工——各工厂工业废水的总氮浓度(mg/L ); 1'N C ——每人每天排放的总氮克数[g/(人·d)] 。

2757926(470039003200)4036.0/59226.6TN C mg L ⨯+++⨯==4)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污水总磷浓度111P1'P P P TP Q C Q C N C Q C C Q Q∑•+∑•∑•+∑•==工工工工 (3.6) 式中 1P C ——不同分区生活污水的总磷浓度(mg/L );P C 工——不同工厂工业废水的总氮浓度(mg/L ); 1'P C ——每人每天排放的总磷克数g/(人·d) 。

275792 1.2(47000.73900132000.8)5.8/59226.6TP C mg L ⨯+⨯+⨯+⨯==5)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污水氨氮浓度3111N1'N N N NH N Q C Q C N C Q C C Q Q -∑•+∑•∑•+∑•==工工工工(3.7) 式中 1N C ——不同分区生活污水的氨氮浓度(mg/L );N C 工——不同工厂工业废水的氨氮浓度(mg/L ); 1'N C ——每人每天排放的氨氮克数[g/(人·d)] 。

347426.62547003039003232003026/59226.6NH N C mg L -⨯+⨯+⨯+⨯==6)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污水COD 浓度111COD1'COD COD COD COD Q C Q C N C Q C C Q Q∑•+∑•∑•+∑•==工工工工 (3.8) 式中 1COD C ——不同分区生活污水的COD 浓度(mg/L );COD C 工——不同工厂工业废水的COD 浓度(mg/L );1'COD C ——每人每天排放的COD 克数[g/(人·d)] 。

47426.64004700500390050032001000447.0/59226.6COD C mg L ⨯+⨯+⨯+⨯==3.2.3 污水厂设计出水水质污水经过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必须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 排放标准,应当满足如下表所示:3.3污水处理程度计算污水厂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 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