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旅游行业细分领域发展情况分析

我国旅游行业细分领域发展情况分析

我国旅游行业细分领域发展情况分析
目录
第一节旅游酒店业发展情况分析 (2)
一、2014旅游酒店业发展现状 (2)
二、行业区域分布 (2)
三、行业经营情况 (4)
四、行业资金运作模式 (5)
五、行业盈利模式 (6)
六、行业发展特点 (6)
七、行业竞争结构 (7)
第二节旅行社 (8)
一、2014年旅行社发展现状分析 (8)
二、行业区域分布 (9)
三、行业经营情况 (9)
四、行业资金运作模式 (10)
五、行业盈利模式 (11)
六、行业发展特点 (12)
七、行业竞争结构 (12)
第三节旅游景点 (13)
一、2014年旅游景区业发展现状 (13)
二、行业区域分布 (14)
三、行业经营情况 (16)
四、行业资金运作模式 (17)
五、行业盈利模式 (17)
六、行业拟在建项目 (19)
七、行业发展特点 (19)
八、行业内企业竞争特点 (20)
第一节旅游酒店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2014旅游酒店业发展现状
2014年全国共有星级酒店11600家,同比减少2.5%,一星至五星酒店占比分别为1.02%、23.13%、48.15%、20.96%、6.75%。

各星级占比总体排名保持不变,我国接近一半星级酒店为三星级酒店,二星级与四星级酒店占比分列第二及第三,五星级酒店占比高于一星级酒店,排名第四与第五。

2014年我国星级酒店处于星级结构调整期,一星至三星酒店同比下降,四星五星酒店同比增加,以五星级酒店增长幅度最为明显。

表12010-2014年全国星级酒店数量
数据来源:
二、行业区域分布
从行业区域分布看,我国的星级酒店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的大中城市和省会城市。

如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主体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为主体的环渤海地区和武汉、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这种空间布局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内旅游市场结构基本相符。

从我国星级酒店城市分布情况表可以看出,北京星级酒店数量以绝对优势占据榜首,与2013年相比重庆与上海的排名有所变化。

表22010-2014我国星级酒店城市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
三、行业经营情况
2014年全国星级酒店实现收入580.48亿元,同比下降20.%,跌幅较2013年有所减少。

2014年我国星级酒店收入情况较2013年继续减少,一星至四星级酒店2014年收入同比均出现下降,其中只有一星级酒店收入下降幅度高于2013年同比下降幅度,达23.38%。

表32010-2014年全国星级酒店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
从星级酒店平均房价看,2014年我国星级酒店均价为337.86元,同比上涨0.75%,涨幅略高于2013年同比增速。

从星级分布看,我国一星级酒店均价128.68元,二星级均价164.35元,三星级均价225.64元,四星级均价346.13元,五星级均价659.36元。

一星级与二星级酒店价差较小,四星级与五星级酒店价差较大,五星级酒店均价是四星级酒店均价的1.9倍。

一星至五星级酒店均价同比均出现上涨,但由于星级酒店结构调整,四星级五星级酒店数量增加,因而全国星级酒店均价出现小幅微涨。

表42010-2014年全国星级酒店平均房价
单位:(元/间夜)%
数据来源:
从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看,2014年全国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为56.05%,同比下降1.02 %。

一星至五星级酒店出租率同比均出现下滑。

五星级酒店下降幅度最小,为0.03%,一至三星级酒店下降幅度明显,以一星级酒店跌幅最大,部分原因在一星级酒店房价涨幅较大。

表52010-2014年全国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
单位:%
数据来源:
四、行业资金运作模式
(一)股票融资方式
通过发行股票直接从市场融资,这是境外酒店管理企业采用的最主要的资本运营方式。

酒店管理企业可以采取股票质押、抵押、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换股、合并公司股票等多种金融创新融资方式,直接做大做强企业。

(二)负债融资方式
通过与银行、券商、投资银行的结合,发行抵押债券、信用债券,通过直接租赁、售后回租等方式放大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达到以大搏小的目的。

(三)资源优化组合方式
通过战略结盟、虚拟经营、产业链重组、供应链优化、资产臵换、债务重组等方式,优化资源配臵。

如酒店管理集团的非核心业务打包出售、债务合同出售、直接组建大的酒店管理集团(如锦江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饭店集团、美国的六洲集团)等。

(四)品牌资产运营方式
通过品牌加盟、品牌服务、管理咨询等方式,放大酒店管理的”西瓜效应”,以轻资产运营的模式扩大酒店的品牌影响力,提升酒店的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股东加值。

这是目前国内外主要酒店管理集团习惯采用的一种主流发展模式。

(五)知识资产运营模式
通过委托管理、承包经营、外包服务等方式输出酒店的管理知识、管理流程、管理资源,短时期内迅速提高品牌占有率,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五、行业盈利模式
早期酒店主要盈利模式是依靠客房、餐饮等获得,然而随着酒店餐饮行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且居高不下、人力成本上升,以及OTA的加入摊薄了酒店的利润,加上相关政策和外部大环境的影响,高星级酒店连续亏损,客房收入与餐饮收入全线下跌,导致饭店业绩始终在微利或亏损边缘徘徊,因此行业创新、品牌创新将开启酒店业新的盈利模式。

从行业创新来看,当前酒店业正进入高速调整期,酒店的管理模式、产品模式、市场模式都在进行根本性和结构性变革。

从市场环境来说,品牌创新将进入高速爆发期,品牌取代星级成为市场标杆。

连锁企业将压缩更多单体酒店的市场空间。

从产品模式来说,企业将更多地研究目标市场消费需求,重新组合酒店提供的服务和设施,消费者需要的部分将被做到极致,而消费者不需要的部分则会被削减。

从管理模式来说,传统的星级酒店职能划分方式将被打破,管理职能将被重组,而能适应新时代、掌握新技能的新一代管理者将成为主力军。

六、行业发展特点
2014年中国酒店业发展,“转型”“调整”“创新”是关键词。

受市场和“八项规定”政策影响,在一年多调整中,中国酒店业逐渐认清现实,呈现积极状态。

(一)中档酒店成市场需求井喷
近年来,酒店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高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锁定的是酒店业市场金字塔顶端和底部的两大消费群体,中间地带则长期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