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元稹《离思》
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 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 《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 为朝云,暮为行雨”。宋玉所谓“巫山之云”——“朝 云”,就是神女的化身。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 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 两句诗还减缩成成语“曾经沧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考与研讨】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本诗的精华 所在,请说明比 喻意,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2.作为悼亡题材的诗歌,这首诗有什么特色?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离思(其四)
————元稹
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作者简介】
元稹8岁丧父,母郑贤能文,亲授书传。15岁以 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 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年53卒,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力量,与白居 易齐名,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 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 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 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 缘于李绅。作有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由。有《元氏长庆集》60 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收录诗赋、诏 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
【作品赏析】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三句用万花丛中懒回顾比喻自己对其他女 人毫无兴趣,最后一句才用画龙点睛之笔,揭 示主题。 统观全诗,不难看出,“取次花丛懒回顾”的 原因还是因为失去了“君”。“半缘修道”之 说,只不过是遁词罢了。
【写作特点】
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 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他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 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可是造化弄人,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27岁。此时31 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 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
【作品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 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曲折地表达对 曾经相爱的女伴的深情。
【元稹的情感世界】
元稹为人刚直不阿,情感真挚,和白居 易是一对好友。白居易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 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 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 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 关心,更凝结成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 马》。
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谊”,元稹和 妻韦从的半缘情深也为人津津乐道.
【写作背景】
唐德宗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芳 20的苇丛下嫁给24岁的诗人元稹。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 校书郎。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这门亲事,已然无从考证 了,但出身高门的韦从并不势利贪婪,没有嫌弃元稹。相反, 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 甜蜜。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用一种执着到底的 精神,表达对爱情坚贞不渝、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衷情。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则与王、李写爱 情的诗不同,它是用一种绝对肯定与否定的生动比喻来表达对爱情的至 诚和专一。正由于它与众不同,所以能引起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爱人的 人们的强烈共鸣。有人把这两句诗写在文学作品里。也有人写在书信中, 用来表达对对方的痴情。这就充分说明元稹这首诗具有巨大的影响和艺 术感染力!
作者在这首诗里采用种种比喻手法,曲折地表达对曾经相爱的女 伴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最后一句才用画龙点睛之笔, 揭示主题。这种写法构思集中,意脉贯通,清晰可见,感情跳动性不 大。并不象古典诗词中有些作品那样,感情跳动幅度太大,象电影的 蒙太奇镜头那样,令人几乎看不到端倪。
【爱情名句】
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它是用形象鲜明的红豆,象征美好而坚贞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