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编号:SDYN-SEPC-DPT-006
填报说明:本表一式五份,由调试单位填报,建设单位、生产单位、项目监理机构、调试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特殊施工技术方案由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并附验算结果。
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电气调试反事故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2017年10月
目录
1.编制目的 (1)
2.编制依据 (1)
3.调试质量目标 (1)
4.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主要内容 (1)
5.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注意事项 (3)
6.电气系统异常及事故处理 (3)
7. 防止电气重大恶性事故措施的学习 (5)
1.编制目的
为防止机组在调试及整套启动过程中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措施。
2.编制依据
2.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2.2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年版);
2.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5190.2--2012);
2.4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与评价规程》(DL/T5295-2013);
2.5 公司评价出的重大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等;
2.6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 [2002]49号;
2.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14);
3.调试质量目标
在机组的整个调试及整套启动试运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一起恶性事故。
4.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主要内容
4.1 防止全厂停电
4.1.1 严格执行防止全厂停电的有关规定;
4.1.2 加强蓄电池和直流系统的巡检,保证直流充电机运行良好,对直流接地系统进行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1.3 加强继电保护工作,投入开关失灵保护,严防开关误、拒动扩大事故;
4.1.4整套启动过程中进行任何试验,事先必须对继电保护的投入方案进行仔细分析,防止因试验导致继电保护误动。
4.1.5 整套启动前保证备用电源系统运行良好。
4.1.6 整套启动前,应进行危机负荷的直流电机联锁启动试验。
4.2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4.2.1 严格执行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其他有关规定;
4.2.2 制定安全工作措施;
4.2.3 严格执行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
4.2.4 电气调试作业要求必须两人及其以上,严禁单人作业。
4.3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4.3.1 严格执行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
4.3.2 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操作时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4.3.3 防误闭锁装置应与主设备同时投运。
4.3.4 整套启动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启动指挥小组批准下发的措施文件,严禁任意变更试验内容。
4.4 防止火灾事故
4.4.1 整套启动过程中,应保证主变、厂变的消防系统正常投运,在其他电气设备附近的显眼处配置足量的适合电气灭火的灭火器;整套启动过程中,消防车应进入值班状态。
4.4.2 如电气设备发生火灾,首先要想办法切断电源,然后用适合电气灭火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如火灾周围有电气设备并遭受火灾威胁时,也应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
4.5 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
4.5.1 防止发电机定子风路堵塞事故
4.5.1.1机组在安装起动时必须采用专门的清洗过滤网,还应及时清扫过滤网,避免过滤网上因杂物而堵塞内风道;
4.5.1.2定子各部分测温元件,安装前应认真校验,保证测温元件的准确性;值班人员要定时监盘并作好记录。
当槽内线棒间温度指示发生异常时,首先判断测温元件及引线有无虚接、短路、断线等现象。
而当测温元件指示温度偏高时,可采取降低负荷的方式来作出判断。
运行中定子线棒间温差经检查确定达到8℃时应引起重视,当温差确定达到12℃且槽内测温元件温度超过90℃时,应立即停机检查。
4.5.2 防止转子匝间短路分别在静止状态下的定子膛内、膛外和在超速试验前、后的额定转速下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根据测量结果判别转子绕组是否存在匝间短路及其严重程度。
4.5.3 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网;
4.5.4 防止励磁系统故障引起发电机损坏。
4.6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
4.6.1 保证继电保护操作电源的可靠性,防止出现二次寄生回路;
4.7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
5.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注意事项
5.1 加强对电气一、二次系统的巡检,对发变组CRT 指示、励磁调节柜、整流柜、转子碳刷等加强监护。
5.2 整套启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请示启动指挥小组,及时处理,消除故障隐患。
5.3 做好整套启动过程中的设备运行记录,对一些重要参数定时记录。
5.4 在机组异常情况下,处理事故应准确、果断,不得扩大事故。
5.5 在启动试验或机组运行过程中如有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时,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及规定,必要时立即停止试验以至停止机组运行。
5.6 在机组事故跳闸的情况下,每次都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再次启动。
5.6 机组启动前,应检查发电机CT、PT回路,保证CT回路无开路,PT回路无短路。
5.7 机组整套启动过程中,如发生厂用电源失电事故,调试人员首先应协助运行人员保证保安电源的安全运行,协助运行人员判断事故原因,尽快恢复厂用电源。
6.电气系统异常及事故处理
6.1 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6.1.1 事故发生时值班人员处理事故的原则。
(1)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弄清原因,消除事故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
(2)消除事故根源后,优先考虑恢复对厂用电的供电。
(3)调整运行方式,使厂用电系统恢复正常。
6.1.2 事故处理时,必须严格执行发令、复诵、汇报和录音制度,必须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
6.1.3 在处理电气系统事故时,值长(或调总)应留在集控室,以便统一协调和指挥。
6.1.4 凡不是参加事故处理的人员,禁止进入发生事故的地点。
发生事故时,只允许直接参加事故处理的人员及业主、安装、调试、监理的有关领导进入主控室,无关人员应迅速离开现场。
6.2 电气系统故障时报警应用和人员召集
6.2.1 在下列情况下应发出事故报警
(1)主要设备故障,必须或已经停止运行时。
(2)35kV、10kV 发生短路故障跳闸时。
6.2.2 事故处理时,值长(或调总)有权召集业主、安装、调试、监理各方面的任何工作人员协助处理事故。
6.3 预防和处理事故时各级值班人员的职责。
6.3.1 在发生事故时,各级值班人员(包括运行、安装、调试)应立即概要而准确地向值长(或调总)报告事故发生时间、现象,跳闸的开关及其继电保护动作情况。
6.3.2 发生电气系统故障,需向调度进行汇报的事宜由电厂当值值长负责。
6.3.3 各级值班人员(包括运行、安装、调试)在机组整启过程或处理事故中,应执行值长(或调总)的命令,如发现值长(或调总)的命令有错误时,应立即指出,并作解释。
6.3.4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下列各项操作可不经值长(或调总)的命令由各级值班人员(包括运行、安装、调试)直接执行。
(1)将直接对人员生命有威胁的设备停电。
(2)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3)运行设备有受损伤的威胁时,根据现场事故处理规程的规定停用或隔离。
(4)当母线电压消失时,将联接到该母线上的开关全部拉开。
6.4 厂用母线故障的处理
6.4.1 当厂用母线故障时,应将该母线上所有开关拉开。
6.4.2 母线故障时,应迅速作出判断,用下列方法找出原因及故障点。
(1)首先判断母线PT是否故障,如否,确定母线电源开关已跳闸。
(2)对母线进行外部检查,根据象征(爆炸、冒烟、起火、焦臭、碎裂)以确定故障地点。
(3)根据表计指示、信号、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来判断故障性质。
6.4.3 故障确定后,立即隔离,组织抢修。
6.4.4 如分析确定为接于母线上某一分路设备故障而该设备的保护或开关拒动而扩大为母
线故障时,当拒动开关拉开后,即可向该母线送电。
6.5 变压器的紧急停用变压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汇报值长(或调总),要求停用:6.5.1 内部音响很大,且不均匀,有爆裂声。
6.5.2 在正常负荷及冷却条件下,变压器上层油温不正常,并不断上升。
6.5.3 由于变压器故障引起油枕或防爆管喷油。
6.5.4 由于严重漏油致使看不见油位或油面下降,低于油位计的指示限度。
6.5.5 套管有严重的破损和放电现象或严重漏油。
6.5.6 压力释放装置动作而不返回,向外大量喷油。
6.5.7 干式变压器绕组有放电声,并有异臭。
7. 防止电气重大恶性事故措施的学习
7.1 电气在机组进入调试及整套试运前,要求电气调试人员对该措施进行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安全意识始终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
7.2 在机组试运过程,要经常对运行人员进行防止机组重大恶性事故措施的宣传,在进行每一项重大操作过程要做好事故预想。
7.3 在机组一旦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要沉着、冷静、正确处理事故,不至事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