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琵琶行复习学案

琵琶行复习学案

2、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三)、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分析下列诗句中所用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融情于景) 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3、李商隐《锦瑟》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巧妙地化用了上述典故,把自己的悲苦哀怨写得淋漓尽致。
4、 李白《蜀道难》中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诗人借景抒情,“子规啼月”是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象,在这里烘托了凄凉的氛围,渲染了旅愁和蜀道古木荒凉、危乎高哉的险峻雄奇景象,因而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因景生情)以杜鹃啼血和哀猿悲叫两个意象的描写,较好地表现出诗人羁旅在外而想念家乡的心情。
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比喻)把大弦弹奏的“嘈嘈”的声音比作“急雨”,显示乐声的粗重急促 ;把小弦弹奏的“切切”的声音比作“私语”,显示乐声的轻柔舒缓。
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二) “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月”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请举出含有“月”意象但含义不同的诗句(不少于3句),分别解释这些诗句中“月”被赋予的含义。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渲染饯别的悲惨。在枫叶飘飞、荻花凋零、凉风瑟瑟的深秋时节,作者和朋友饮酒作别。月色朦胧,醉意朦胧,一轮昏黄的月亮浸泡在江水里,仿佛是泪眼,又像月会随水流去。这里的月,起到渲染烘托诗人感情的作用。2、“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使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陶醉。一曲琵琶声息之后,人们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里,声已息而意未尽,甚至连水面都无波痕,皎洁的秋月烘托了四周的寂静,表达了听众如痴如醉的情感。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秋月春风”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浓缩了琵琶女卖唱人生。感慨幸福人生的短暂,写人的老去、失宠,衬托寂寞与孤独。4、“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后的生活场景,用月来衬托人的孤独、凄苦。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作者听了琵琶女的苦诉之后,因同病相怜而自叙身世。这两句诗实际是白居易悲惨孤独苦闷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白居易屡受排挤,被贬官异地,人生旅途上无丝毫快乐可言,再加上忧国忧民,心情自然沉重,怎么还有闲情雅意来沐浴春光,观赏明月呢?美好的场景,孤独的场面,反衬人的寂寞。
教(学)后反思
(比喻)把高低不同的乐声比作大小珠子掉落玉盘的声音,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显示乐声的错落有致。
5、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侧面描写)描写了听众对女子重弹琵琶后深受感动,掩面而泣的动人场景,从侧面反映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彩。
6、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见义)主人下马(客下马)、(主人在船)客在船。
澄城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授课人:编写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课题




知识与
技能
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常用的诗歌意象:杜鹃、月。
过程与
方法
从课文中的相关诗句找出意象,并进行知识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重点难点
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常用的诗歌意象:杜鹃、秋月。
核心知识突破
一、(一)“杜鹃啼血猿哀鸣”一句“杜鹃”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请从你知道的诗文中找出含有“杜鹃”意象的诗句(不少于3句),分别解释这些诗句中“杜鹃”被赋予的含义。
二、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技巧:
(一)、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二)、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