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磨炼”为话题作文

以“磨炼”为话题作文

以“磨炼”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一、文题要亮。

比如“‘低能’是怎样炼成的”,仿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题目,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又如“吃苦是福”、“吃苦不吃亏”,观点鲜明,辨证说理,让人耳目一新;再如“给儿子的一封信”,变换角度,引人入胜。

二、材料要精。

可以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体会有压力,有挫折,未必是坏事,反而能磨练坚强的意志,能增强自身的力量;可以从家庭教育方面议论,当今的父母为孩子营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铺造了一条直路,但也因此让孩子承受人生风雨的能力弱化,从而无意识中把孩子送上了弯路等等。

文章的题材除要求真实、典型外,还应该力求新颖别致。

新颖的题材不仅能给读者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

三、情感要真。

写真实的经历,抒真实的感悟,真情缘于真事真人。

由真实引发的感情波澜要通过抒情来表现,可以利用排比句、反问句、描写句等来实现。

要从生活中抽取,不可刻意编造。

四、表达要新。

可以从不同角度,从忆海中选取若干具体事例,从中提炼出若干精彩的富于情绪化的细节;可以是摄影的瞬间捕捉,可以是电影的特写镜头,可以是连环画的情节浓缩,可以是剪纸的轮廓造型,可以是油画的浓墨重彩,可以是雕塑的姿势与动感。

总之,把理性的深层认识,涂抹上至情至性的感情色彩。

[模拟满分作文一]我愿你是搏击长空的鹰——给儿子的一封信儿:最近你不理妈妈,说妈妈狠心,那天你到县城参加竞赛,老师要求家长送,我们没去;那次放学突然下雨,我们没接你。

你就说我们不如别的父母那样爱孩子。

现在我就要和你讨论磨练的话题。

还是听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人驯养了一只虎皮鹦鹉。

约半个月后,它逃出了笼子。

主人痛心,惋惜,但又想,鸟归林,鱼入水,正是“得其所哉”,便也心境安然。

谁料十多天后,在山坡上的树林子里,找到的却是它的僵硬尸体。

看林老人说:“家养的鸟儿,用不着找吃找喝,慢慢地便失去觅食的本领。

一旦飞出笼子,难免会饿死。

”主人半信半疑,拿出来一解剖,可不是,肠胃空空,没有一点食物渣子。

可悲啊,天底下竟有这种鸟儿,飞到广阔的世界,饿死在果实累累的林子里。

推论一下,人不也是如此吗?人总是在长大的。

换一个角度说,人是会变老的。

父母难道可以一辈子照顾自己的孩子吗?孩子是要长大成人的,到底是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呢,还是成为一个处处依赖别人的人?显然,走上社会的时候,具有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的人,将会充满自信,敢于克服困难去获取成功;而从小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面对生活中的矛盾和艰难,会感到措手无策,缺乏必要的勇气和信心。

那么,让孩子从小过于舒服,使他们长大后处处碰壁,这不是一种危险吗?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里,早已形成让孩子自立自强的风气。

连一岁多的小女孩,父母都让她们自己打伞,更不用说让五年级小学生独自乘公共汽车了。

在他们看来,谁自立自强谁光荣,谁依赖父母谁丢人。

我想,咱们中国少年也应该形成这样的风气。

“妈妈,请你相信/ 我不是一只胆小的狗/ 在一次次摔跤之后/ 我才能肩挑泰山走过九十九条沟/ ”听听你的同龄人的呼喊吧,或许,在一次次的自我磨练中,你才能不断成长起来。

你应该更多更经常地告诉世界:我能行!我愿你是搏击长空的鹰儿,在电闪雷鸣中从容展翅,在重重“吃苦”的磨砺中,成为生活的强者!知道怎么爱你的妈妈[成功揭秘]从一个母亲教育儿子的角度切入,以书信的形式谈心,文章表现出可贵的创新意识。

更可贵的是,文章娓娓而谈,层层深入,渐入佳境:开篇挑明分歧的缘由,接着宕开一笔,说到故事上来,表明让孩子自立才是真正的爱的观点,最后用西方家教的事例和学生的小诗为论据深入论证,表达自己的期望。

全文明之以理,晓之以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这位同学能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通情达理。

[模拟满分作文二]“低能”是怎样炼成的我会用物理公式求出电压和电阻,去不能安装一个简单的电灯泡;我能用化学公式配制钾、氮、铵,却不能种上一盆仙人掌,因为妈妈怕我弄伤手指;当我要帮爸爸倒一次垃圾,爸爸却说我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当我要和同学们去爬山,他们又如临大敌,对我大吼大嚷……“低能”是怎样炼成的?镜头回放一:还没有放学,一群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已经等在校外,接自己的宝贝。

放学铃一响,又一群“小皇帝”、“小公主”争先恐后地拥了出来,所有的家长笑吟吟地一拥而上,接过宝贝的书包,递上已经准备好的饮料和食品,服服帖帖地跟在这些“小祖宗”的身后,哄着捧着往家走。

镜头回放二:就说我吧,每次睡前,妈妈总会帮我盖好被子,问我冷不冷;每次吃早点,爸爸总会端着一杯甜甜的牛奶,问我累不累;每次吃早点,奶奶总会为我盛得满满的,问我够不够……问题探究一:我们这一代的人呢,受到的是一种“暖箱式”与“襁褓式”的教育与爱护,没有机会接受生活的锻炼,没有机会离开大人的保护独自“闯荡江湖”。

我们被培养成了懒惰、娇气、怕苦、怕累的大少爷和娇小姐,刮风怕吹着,下雨怕淋着,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

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手里怕摔了”。

这样的孩子,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得市面。

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

——“低能”就是这样炼成的!镜头回放三:知道美国的中学生如何吃苦吗?他们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帮家里剪草、送报,以赚些零用钱,而女孩子则当小保姆。

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

镜头回放四:知道日本人怎样让孩子吃苦吗?在一部日本的教育片中,有一幕让人难忘:一群小狐狸长大后,狐狸妈妈开始“逼”它们离开家,又咬又追,非要把小狐狸一个个地从家里赶走。

看着小狐狸落荒而逃,观众们被深深地刺痛了:父母的庇护越多,孩子的独立性越差,生存能力就越弱。

问题探究二:不妨问问你自己——你平时贪睡贪吃吗?你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吗?你过度迷恋电视、电脑吗?你做过家务吗?做饭、洗衣物、刷碗、打扫卫生、倒垃圾、浇花等,只要能干的,都可以尽量去干。

结论:千万别做“低能儿”![成功揭秘]一是拟题妙,仿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题目为““低能”是怎样炼成的”醒目引人;二是开头新,用一组排比句列出“高分低能”的现象,让人惊讶;三是结构上前呼后应,层层深入。

总的说,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结构上的“换”。

[模拟满分作文三]迎客松的自述我为松,定常青。

遇过妖,避过精。

迎云雨,顶烈风。

电闪雷鸣无动终,疤痕累累不觉疼。

和尚拿我来练功,一早树下念天经。

我也沾光有了灵,这才下凡世上行。

——题记“芸芸众生,唯我独尊,”我站在成功的颠峰,令多少后“松”小辈为我折腰。

它们同样想出名!于是,名贵的花盆,肥沃的营养土,适宜的温度气候,婀娜的姿态便成了名松的流水线。

不是我自大,试问:有几个超过了我?面对后辈的盲目,我只想讲述我艰难的成功之路。

和所有普通的松树一样,我曾是一粒毫不起眼的种子,随风浪迹天涯,不经意间,落在贫瘠的悬崖石缝里。

没有温暖,只有冰寒刺骨;没有肥沃的土壤,只有坚硬的石头。

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生根发芽的,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汲取水分,为了阳光,我努力再努力,尽管我好累好累。

成长的日子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记得那天我震得厉害,我感觉快要抓不住了,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死亡,感受到惊心动魄,感受到孤独无依。

但我终于挺住了。

“苦难像条狗,赶也赶不走”,多少个冷月陪伴的夜晚,我都在独自品尝这酸楚的感觉。

我总在想,如果有一天我长大了,一定要记住这些穿越我成长过程的苦难。

忘不了曾有厉风袭来,千刀万剐的疼痛,忘不了曾有大雪压来,千钧一发的危险,忘不了贫瘠的土地里,怎样消耗体能汲取生命的源泉,忘不了残酷的环境里,怎样扼住命运的喉咙……幽咽的冷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是说不尽的灾难。

松花雨季在深渊中踽踽独行,又在旧日的轻叹中悄然归去。

我知道,只有容纳这艰涩,才能一角洁白。

所以我在劫难逃,惟愿能够不留片云,不动纤尘。

灰林涌起的季节,与寒凉同步。

凝月流风,落叶纷纷飞,在天际崖间逡巡。

我要感谢这些苦难!贫瘠的土地扎实了我的根基,严寒的环境成就了我坚强的意志,曾经难以承受的雨雪重负压出了我非同凡响的丰姿,那危险陡峭的崖壁也为增添了无限风采。

如今,听到广为人知的“迎客之道,了然我心”,我真的很激动,不为别的,就为了苦难为我造就的惊世姿态![成功揭秘]文章以迎客松的视角,以自述的方式,谈苦难成就人生的道理,令人警醒,催人上进。

艰难的生存环境让人叹惋,抗击苦难的场面多么动人,从苦难的经历中领悟的道理又是多么真切,逆境中奋起的结局又多么感人!佳作展示:苦难成就辉煌朋友!你可曾见过大海?那汹涌澎湃巨浪滔天的大海,是那么恐怖,可是,依然有坚强的水手驰骋海洋。

因为他们坚信,“平静的风浪炼不出精悍的水手”。

一间简陋的草屋,一块苦涩的蛇胆,一捆坚硬的薪草。

便铸就了一位坚忍不拔、威震天下的越王勾践。

当他成为吴国的奴隶,做牛做马时,有谁会想他还能东山再起?但,只要人还在,奋斗的激情永不熄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苦难是前进的动力。

茫茫草原,皑皑雪山。

是谁迈着坚定的步伐艰难的攀登?是他们,我们的英雄—红军战士。

当敌军的穷追猛打势如破竹,他们奋勇抵抗,又大步流星地踏上这二万五千里长征。

路漫漫,水迢迢,西风烈,残月照。

无情的沼泽地,不知夺去多少鲜红的生命。

饥饿的草原上,却依旧是嘹亮的歌声响彻天空,红军们用顽强不屈,坚韧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越过一次有一次的阻碍。

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他们用气宇轩昂的气势高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大海若忍受不了落日分娩时的巨痛,那何来其壮丽的之没?森林若承受不了“物竟天择”的痛苦,那有何来其深邃之美?黑夜若承担不了星际划破天空的疼痛,那何来其神秘之美?……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老师,顾城虽身处战乱纷飞的年代,命运坎坷,但他依旧高喊:“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苏轼的人生多失意,当他在抑郁苦闷的时还依旧吟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所以,他的精神同他的词一起源远流长自古至今。

在黑暗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不还是有人坚信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不经历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阴云是遮不住太阳的,苦难是成功的基石,因为苦难能让人明智,让人成熟,让人勇敢,苦难成就辉煌。

来吧!让我们敞开心怀,激水中流,浪遇飞舟,孤军前进,又何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这一至理名言深刻揭示了“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人生好似一条大河,既有波涛澎湃,大浪涛天,也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人生好似一首歌,既有欢快跳动的音符,也有低沉悲壮的旋律……让我们乘着一叶扁舟,随着历史的长河一起去见证岁月的峥嵘与离奇。

汉代司马迁因受李陵事件的牵连,被处以宫刑。

但他矢志不渝,笔耕不辍,愤笔写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列修……”终于,一部鸿篇巨制《史记》横空出世,震惊了世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