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及对
策研究
1
2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近年来, 我市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赢得了当地党政领导和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可是, 成绩的背后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针对造成该县份教育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同时, 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兹成本文。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现状对策
近年来, 我们坚持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思,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全县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赢得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同时, 我们也看到, 当前我市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教学质量偏低,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现状分析
以中牟县为例, 现有农村小学285所, 在校生60000余人。

现有专任小学
3
教师2990人。

其中, 最大年龄60岁, 最小年龄18岁, 最高学历大
学本科, 最低的初中毕业。

整体上看, 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及学历差
距很大。

在调查的2668名农村小学教师中, 35周岁以下的1205人, 占教师总数的45.18%,36—45周岁的765人,占28.68%,46周岁以
上的698人,占26.14%.从学历结构看, 绝大部分在岗的教师, 都接
受了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培训, 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稳步的提高, 保证了该县份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在接受调查的2668名农村小学教师中, 经过函授、自考和电大学习等渠道, 达到大专以上( 含在学) 的有1560人, 占58.47%, 中师毕业生977人, 占36.62%, 中专程度以下的131人, 占4.91%。

教师学历提高情况比较乐观。

可是, 在深入该县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调查中, 我们感到:
一是对当前该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不能估计过高。

据不完全
统计, 该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培养与没有受过正规培养进入教师队伍的比例为1: 3。

这样的教师结构比例的形成, 制约着该县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当然, 在民师中, 也不乏有师德优秀、教学成绩显著者, 她们在稳定和推动农村教育发展, 在实施义务教育工作中, 功不可没。

可是, 从整体来说,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专业学科水平低, 教育科研能力弱, 视野狭窄, 教育教学能力差。

二是由于受该县经济因素的制约, 致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硬件建
设跟不上, 办学条件较差, 基础设施差, 教学仪器设备欠缺。

4
正是由于上述现状的存在, 形成了该县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与县
城同类学校相比偏低这种局面。

二、原因分析
1、教师职业道德下滑, 敬业思想缺乏。

从调查中发现, 有不少农村小学教师敬业精神淡化, 工作责任心退化, 教
育行为简单化, 师生关系庸俗化。

对教育教学极不负责, 不钻研业务, 不备教案, 不批改作业或者请学生批改作业。

对学生缺乏爱心, 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学生工作, 法纪观念不强, 动辄批评指责学生, 甚至不准学生上课, 打骂侮辱学生。

2、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在农村基层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民办教师就地转正, 甚至有
很多还是代课教师, 许多教师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教育教学培训, 基础较差; 还有一些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种田, 没有把精力全用在教学上, 有的甚至把教学当成副业, 把做家务、干农活、搞其它赚钱的行当当成主业; 这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 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低下, 难以培养成具有较好
教学技能与较高教学水平的名师, 妨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5
新形势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可是, 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

事实上, 科技的高度发展促使文理相互渗透, 作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必须既专且博, 而现今农村小学教师的现状则令人担忧: 语文教师不懂理科常识, 数学者常写错别字, 绝大多数教师不识五线谱, 不懂色彩、线条。

总之, 我们不少人专得不够, 何谈为博?
由于该县农村学生数量少, 有些乡村学校教师人数仅三五个、六七个不等, 一名教师包一个年级、两个年级, 学生的全部学科, 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所有课程, 都由这名教师”包干”。

有些乡村小学只开语文、数学等主课, 体育课就算开了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教学内容, 让孩子们到校园里溜溜玩玩, 只要不打架就行。

音乐、自然、社会等课程就只发课本给学生, 根本就不上。

这样的教学又如何能够让素质教育得到真正的实施?
另外, 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以及服务观等诸多教育观念非常滞后。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思进取, 教育方法陈旧, 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教育学生, 用教育爷爷的办法教孙子。

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教师, 对现代教育理念接受的较为缓慢, 就说新课程改革, 尽管我们已进行了多次新课程师资培训,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接受起来很困难。

她们的教育观念还未从根本上改变, 与新课改要求格格不入, 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据我们调查, 有个别老教师是这样评价
6
新课程的: 教了一辈子的书, 要我现在转变观念, 去适应学生, 真是不适应, 要是能早点退休, 那该多好呀! 听听这样的语言, 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对老教师, 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老教师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呀!
这样, 我们农村小学教师本身素质就差, 偏又不爱学习, 教育观念的落后与本身素质的匮乏, 也就加剧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低劣。

3、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

( 1) 制度落实不够。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一套又一套的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细之又细, 但很多只停留在挂在墙上的层面。

有的学校连正常的教学常规, 教研常规都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制度不是因事而设, 因事而定, 而是因人而异。

制度如同一双鞋, 要适合谁就按照谁的脚来做, 特别是在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上, 如教师职称评定, 因为参评人员的不同, 每年做出的鞋不一样, 教职工意见纷纷。

( 2) 管理不细致。

有的学校领导习惯于当甩手掌柜, 工作漂浮, 不
能真正熟悉单位情况, 不抓具体工作, 只管宏观指导, 热衷于开会和发号施令, 不深入师生, 不深入教学, 不去解决管理中的细节问题。

( 3) 校长非权利影响未能在管理中展现。

非权力影响, 指的是校长自身的素养, 即校长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业务水平和校长的威信。

荀子说: ”君子至德, 默默而喻; 未施而亲, 不怒而威。

”高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