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式教学运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 要 体验式教学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情
感,并对幼儿引导,让幼儿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它在幼
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幼儿主体精神的构建、身心发展的完善、道德的
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影响幼儿体验生成的原因, 幼儿园应采取多种措施
促进幼儿体验的升华, 使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体验 体验式教学法 幼儿教育
过去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强调知识传承,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生学
把幼儿的成长看作可以预设的操作流程, 进而忽视幼儿自身及幼儿的生活体验,
而体验式教学法一改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幼儿积极主动参
与,让小朋友在栩栩如生的师生互动以及幼儿间的互动情境活动中去体验学习的
快乐,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体验的涵义
体验体验是哲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学科中的重要范畴, 是由“经
验”“经历”等概念发展而来。不同学科从不同方面对体验进行定义。从哲学
方面把体验定义为体验乃是一种在场方式, 也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主体带
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之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从心理
学方面出发,把体验定义为认为: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感受”,“是
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心理活动。
从美学角度看,体验是读者在观赏和享受美时产生的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
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特殊的内在感受, 伴随着紧张、剧烈的内部活动, 丰富活
跃的想像、热烈欢快的情感。也有学者从教育学角度给体验下定义,认为体验
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既是一种活动,
也是活动的结果。
本文采用的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亲身经历。一是重视实践, 体验是个体的亲身经历, 是动态的过程; 二是体验的
指向性, 是为了认识周围的事物, 体验最终是对外界的一种认识。
体验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现代教学逐渐接受。体验式教学法是指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
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
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可以引导教师改变原有的授受的教学模式,能
够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关注幼儿的自主性,理解生
命的生成性,采取措施,创设情境,以保证幼儿获得亲身感受。让幼儿从心理、
生理、身体方面认识实践与活动,所以说体验式教学法对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
的意义。幼儿园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呢?,如何让幼儿在
快乐学习和丰富的体验中,获得有益身心的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我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亲身体验
体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体验是对生活情境的多次提炼。教师应结合
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给幼儿提供真实体验的机会,让幼
儿不断地在情境中接触、感知,不断地在情境中去亲历、去思考、去表达,从
而不断地加深与扩展他们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对意义
的理解。《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
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
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例如:在幼儿园在园欢度“六一”时,幼儿们参加
游园活动,教师用照相机记录了孩子们的开心画面,用各种皱纸、卡纸、泡沫
纸等做成许多可爱的装点物,将每一张照片张贴在主题墙上。在这里有孩子们
激励竞赛的场面,有孩子们获胜的笑脸,也有孩子与家长共同嬉戏的温馨画面
等,幼儿看到主题墙后,可以自然而然地表达、交流、回味、评价。孩子们在
照片、教师制作的物件墙饰中,重新感受了“六一”的快乐,同时也让教师、
家长与孩子一起走进了孩子们的欢乐世界。
2.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幼儿在体验中学习
每个幼儿都是先天的科学家,他们都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
们对世界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周围的世界,问题没完
没了,探索接连不断。所以要想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不能不给他
们进入实践感受的机会,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去探索问题,体验神奇,发现乐
趣。
幼儿好奇心强,控制力差,所以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单一,要经常调整教学
方式,采取多种体验交流的形式,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
在幼儿园中的教育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儿童文学为基本教材,一些形象具体、
可感性强,篇幅短小、情节单纯以图为主。因此,在教学中不强调统一的故事
内容与情节,而是引导、启发幼儿独立的思考与理解,怎么想就怎么讲。教学
中也可以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性、参与性,对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
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等的培养都是较好的手段。
3.运用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信是我们迈向社会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而体验成功又是影响自信的十分
重要的因素。因此,从体验成功来培养自信心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调查研究,自信心发展的关键年龄是3一5岁。卡顿芬(Couington,1984)的
自我价值论中提出“儿童白幼就学习到成功后使人感到满足,使人自信心提高,使
人产生自我价值感。”因此,从幼儿阶段入手培养自信心就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成功体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
(1)提高自身能力,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
要想获得成功体验,归根结底来源于幼儿有较强的能力,并能进行正确的自
我认知。所以,要想让幼儿获得自信,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人们
是喜欢我的、需要我的。其次认识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认识
到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给孩子以充分的爱和关怀,同时
给予孩子信任,相信他们的能力。要根据幼儿原有的水平提供相应的个别活动或
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自己能行,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在集体中的
位置。同时,因为幼儿的依赖性比较强,他们会内化成人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自己,
所以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评价标准也要客观,对幼儿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
积极的鼓励。让幼儿体验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有能力的人。在此基础上,要逐步
地提高要求,帮助幼儿提高能力、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成功。
(2)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所以
在幼儿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
现代教育设备(如多媒体技术)、教具可以把抽象的活动用具体的图像、声音
等方式直观表现出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有效地
帮助幼儿
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为幼儿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促进幼儿
全面成长。所以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做好榜样作用。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给幼
儿选择适合的同伴榜样来帮助幼儿学习,获得相同的效能感和成功体验。同时家
长和教师自己作为幼儿的榜样也要有自信心。因为成人对儿童的影响是全方位
的,有语言的也有非语言的、潜移默化的。事实上,对孩子自信心产生最大影响的
正是他们自己。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向孩子传递安全感、价值感和个人信念
方面的非语言信息。不自信的父母通常培养出不自信的孩子,因此父母要从自身
着手,培养自身的自信,多向孩子讲授自己成功的经历。总之,成功体验对自信心
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儿童自信的关键就在于让他们拥有成功的经历,体验
到成
功的喜悦。家长和教育者要重视成功体验的重要地位,在日常生活中和教育教学
中加强儿童的成功体验,培育出更自信的下一代。
体验式教学重视幼儿在受教育中的情绪、情感体验,立足于幼儿在教学中
的亲身体验,强调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凸显对生命的体悟,创造出多
姿多彩的人生。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是一种探索,
是对生命的体验,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参考文献:略
浅谈活动区角的设置
一、要坚持以幼儿为主体。
小班幼儿感知事物的经验少,动手能力较弱,多数幼儿不能单独活动。因此,区角数量不
宜设置太多,也不宜太复杂,应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如:“娃娃家”、“故事角”、
“饲养角”等。中班幼儿已有了感知事物的初步经验,基本能够独立进行区角活动,角区数
量要适当增加,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可增设表演、美工、科学等内容的
区角,如:“音乐厅”、“手工角”和“科学角”等。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逻辑思
维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这时,既要大量增设活动区角,又要适当增加难度,如:在科学
区中增设“海底世界”、“宇宙探索”、“机械操作”等活动角;在棋类区中增设军棋、象棋、
五子棋等。在区角创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如:让幼儿出主意、想办法,
搜集材料和布置环境等,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区角更具吸引力。
二、要与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步。
区角创设应紧密结合教育内容和目标,要与教育活动同步,把创设区角的过程变成教育教
学的过程。如:在中班“l~10序数的认识”活动中,可创设一个“小小火车站”。通过让幼
儿买票,按照车票上的数字寻找车厢座位的游戏来认识序数。又如:对大班幼儿的节奏训
练,可创设一个“音乐厅”,多投放一些不同类型的打击乐器,供幼儿自由选择,在“音乐厅”
内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幼儿听录音、敲乐器、感知节奏。
三、要具有相对的动态性。
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有利于幼儿多元智力的开
发和个性的发展。因此,活动区角要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可变性。
当某些角区已不能适应幼儿实际发展需要时,要及时予以撤换。如:大班的“娃娃家”、“小
商店”、“小影楼”等。区角内容要不断更新,如:墙画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服装店”要
适合季节时令;“娃娃家”要符合现代家居特点;
“科学角”要紧随科技发展步伐,等等。投放材料的品种和数量也要经常变化,尤其是当幼
儿对某些活动材料失去兴趣后应及时更新。
活动区角要切实做到日新月异、常设常新,切忌一成不变、一劳永逸,要确保幼儿的浓厚
兴趣。同时,还要积极扩展区角空间,注意利用好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区这些已经设
置好的大“区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