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刺灸操作注意事项
⑴天池穴位于胸部,不可深刺,以免
伤及肺脏造成气胸; ⑵内关、间使、郄门等穴,针刺时如 出现触电样麻感向中指端放散,应立 即退针,避开其下方的正中神经,以 避免针刺后遗感。
本经特定穴
腧穴名称
曲泽 郄门 间使 内关 大陵 劳宫 中冲
特定穴属性 合穴 郄穴 经穴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输穴、。 ③肘臂挛痛。 配伍 ①配委中可凉血解毒主治急性高 热、急性胃肠炎(四弯穴); ②配内关、中脘可调理肠胃主治胃痛、 呕吐。 用法 ①直刺0.8~1寸。 ②用三棱针刺血。
间使
主治 ①心痛,心悸。
②热病,疟疾。 ③胃痛,吐泻。 ④癫狂痫症。 配伍 ①配水沟治疗癫狂; ②配大杼治疗疟疾 ③配心俞可益心气主治心悸。 用法 直刺0.5~1寸;可灸。
大陵
主治 ①心痛,心悸。
②胃痛,疮疡,癫狂。灵台 ③腕关节疼痛,足跟痛。 配伍 ①配心俞主治心悸。 ②配列缺、神门主治腕下垂。 ③配女膝主治足跟痛。 用法 直刺0.3~0.5寸;可灸。
手部2穴
以第 2 .第 3 掌骨和
中指尖为标志。 劳宫 第2.第3掌骨 之间偏于第3掌骨, 握拳屈指时中指尖 处。 中冲 手中指未节尖 端中央 。
内关
主治 ①心痛,心悸,胸闷,胸痛。
②胃痛,呕吐,呃逆。 ③偏头痛,失眠,眩晕,癫狂,热病。 ④上肢痹痛,偏瘫。 配伍 ①配公孙可和胃降逆主治呕吐、呃逆; ②配三阴交、人中治疗中风、偏瘫; ③配太渊治疗无脉症; ④配中脘、足三里可理气止痛治疗胃脘 痛。 ⑤配膻中、三阴交可治疗心痛。巨阙 用法 直刺0.5~1寸;可灸。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循行 2.指出下列腧穴的定位与主治:曲泽、
内关、劳宫 3.指出下列腧穴的定位:郄门、间使、 大陵、中冲 4.指出分布在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特定穴
联系脏腑器官
心包、三焦
手厥阴心包经病候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 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dan)大动, 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 热。
手厥阴络脉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
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 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 筋间也。
腧穴
⑴起止穴:起于天
池,止于中冲。 ⑵共9穴。
胸部1穴
天池
第4肋间隙, 乳头外 l寸,前正中 线旁开5寸。
上臂1穴
天泉
腋前纹头下2 寸,肱二头肌的长、 短头之间。
前臂5穴
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掌
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曲泽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 肌腱的尺侧缘。 郄门 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5寸。 间使 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键与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 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 。 大陵 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 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厥阴心包经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PC)
经脉循行 经脉病候 腧穴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 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 腋三寸,上抵腋下, 循臑内,行太阴、少 阴之间,入肘中,下 臂,行两筋之间,入 掌中,循中指,出其 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 指次指出其端。
劳宫
主治 ①心痛,呕吐。
②口疮,口臭。 ③癫狂痫。 配伍 ①配人中、大陵可清心泻 火主治口疮、口臭。 ②配涌泉可治疗癫狂。 用法 直刺0.3~0.5寸;可灸。
中冲
主治 ①心痛,舌强肿痛。
②热病,中暑,昏迷,昏厥等。 ③小儿夜啼。 配伍 ①配廉泉、通里主治舌强肿痛。 ②配合谷、少商主治小儿惊风。 用法 ①浅刺0.1寸。 ②三棱针点刺放血。
手厥阴经别
【循行】《灵枢· 经别》:手心主之正,
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 上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手厥阴经筋
【循行】《灵枢· 经筋》:手心主之筋,
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 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 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痛息 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