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0:人、健康与环境(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 .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 .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 .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2. (2分)下列措施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 . 注射青霉素B . 注射抗生素C . 口服消炎药D . 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3. (2分)基本盖的研实小组利用基因“魔剪”CRISPR/Cas9编辑核术,开发出一种有效方法,能破坏艾滋病毒(HIV-1)的基因,成功抑制感染细胞内HIV-1的增殖。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B .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是它的传染源C . 从免疫学角度判断,艾滋病病毒属于抗体D . “魔剪”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4. (2分)小李同学为了宣传安全用药,草拟了四条宣传标语,其中不恰当的是()A . 只用中药,不用西药B . 安全用药,重于泰山C . 科学用药,安全用药D . 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5. (2分)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关系不大的是()A . 改变吸烟、偏食等不良习惯B . 少食用含高蛋白的食物C . 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霉变食物D . 少食用烧烤烟熏的食物6. (2分)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A . 脾脏B . 淋巴结C . 胰脏D . 胸腺7. (2分)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政府决定停止一切血液制品的进口、其目的是()A . 控制传染源B . 保护易感者C . 消灭病原体D . 切断传播途径8. (2分)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植物黄花蒿的提取物)可用于治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由单细胞动物疟原虫引发的疾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 对黄花蒿适当增强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其对无机盐的吸收B . 疟疾属于传染性疾病是因为该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同时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C . 让人患疟疾的疟原虫是该病的传染源D . 疟原虫的细胞结构与黄花蒿的细胞结构相同9. (2分)科学家做社会调查时发现边远山村村民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现代慢性病的发病率普遍较低,分析发现村民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尤其是各种蔬菜)为主。
由此推断,下列营养素中可能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的是()A . 纤维素B . 蛋白质C . 糖类D . 无机盐10. (2分)营养学专家建议我国青少年要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A . 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B . 主要供能物质C . 普通消化的物质D . 有机物11. (2分)据报道,美国人威恩斯在一次事故中整张脸被损坏,医生用了近15个小时给他换上了一张新脸,现其新脸已成活。
从免疫角度分析,医生给他换上的新脸和换脸后的反应分别属于()A . 抗原,特异性免疫B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 . 抗体,特异性免疫D .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12. (2分)某同学被宠物狗咬伤后,赶快到防疫站打狂犬疫苗,此免疫属于()A . 非特异性免疫B . 特异性免疫C . 计划免疫D . 自然免疫二、填空题 (共4题;共21分)13. (6分)近年来,寨卡病毒在许多国家爆发和流行。
寨卡病毒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发,以有效地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
(1)对疫区进行灭蚊是预防该传染病措施的________。
(2)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14. (3分)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左大类营养素.右图所示的食物金字塔是营养学家提出的健康饮食食物结构.其中谷类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蛋、奶、鱼、肉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 ;主要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C的食物是________ ;油脂对人体的作用是________.15. (4分)病毒性感冒通常一周左右可痊愈,若未治愈也可能引发细菌性肺炎等其它疾病。
回答下列问题;(1)对病毒性感冒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称为________ 。
(2)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抵抗相应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个过程属于__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3)引发细菌性肺炎时,人体内的________(填一种血细胞)数量会增加。
16. (8分)如图表示一个人健康水平的生病—健康连续区域图。
(1)图中A端代表很________,C端代表很________,B区域代表________。
(2)人的健康水平________(填“会”或“不会”)总是停留在连续区域的某一位置。
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时,就会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健康水平,朝着图中________(填字母)端靠近。
(3)身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称之为________,也就是平时感觉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又没生病,属于图中________(填字母)阶段。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1分)17. (8分)19世纪末,俄国植物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对烟草花叶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
他提出两种假设:一是由细菌直接破坏烟叶细胞引起的;二是由细菌分泌的毒素引起的。
并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把得病烟叶捣烂加水配成浆液,利用细菌过滤器(细菌不能通过,小于细菌的物质可以通过)将浆液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浆液稀释并滴到第一株健康烟叶上,结果发现健康的烟叶也患病了。
实验二:将第一株的病叶做成浆液并再次过滤和稀释,再将浆液滴到第二株健康烟叶上使其患病,然后把第二株的病叶再作同样处理,并一株一株的接连实验下去。
结果伊万诺夫斯基发现下一株的烟草发病并不比前一株症状减轻。
(1)细菌与烟叶细胞相比,不具有()A . 细胞壁B . 细胞膜C . 细胞质D . 叶绿体(2)实验一的结果说明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伊万诺夫斯基得出假设二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对烟草花叶病的发病机理,请你作出一种合理的推测:________。
18. (3分)下表是某班级同学探究“究竟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数据.请回答:实验组号1234567不同浓度的酒精0(清水)3%5%8%10%15%20%水蚤个数1010101010101010秒内心脏跳动平均次数332925221915死亡(1)该实验中,1号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除了要注意水温相同外,还要注意________ (写出1项即可).(3)本实验需要的器材有:清水、酒精、水蚤、________ 等.(4)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酒精浓度范围内,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3分)19. (3分)近年来,关于“超级细菌”感染的临床案例屡见不鲜。
其实只要使用抗生素,出现耐药菌就不可避免,而滥用抗生素则会催生耐药菌的出现。
如图是几种抗生素被允许使用的年份及相应的耐药菌出现的年份。
(注:上下深浅一致的箭头分别表示抗生素及相对应的耐药菌)(1)从图中可以发现,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________,而该抗生素相对应的耐药菌出现在临床使用之________(填“前”或“后”)。
(2)绝大部分耐药菌都是在对应的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现的,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各种耐药菌的出现是对应的抗生素对其不断________的结果。
(3)耐药菌通常出现在医院,这是因为医院是使用抗生素最频繁的地方,并聚集了很多缺乏相应免疫力的人,即那里有很多________。
20. (9分)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14年西非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感染人数超过2.6万人,死亡人数1.1万人。
西非埃博拉疫情发生后,我国医务工作者迅速出击,对西非实行人道主义救助。
据有关专家研究,埃博拉病毒(如图所示)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外出血、发烧等。
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材料二:据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12月28日宣布,由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的500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
(1)埃博拉病毒与引起肺结核的结核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2)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在对埃博拉患者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将患者及时隔离。
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3)为有效控制埃博拉疫情,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出了重组埃博拉疫苗。
下面是疫苗在临床试验之前用小白鼠进行实验的过程,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20只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实验步骤见下表:组别疫苗注射情况30天后病毒注射情况患病情况甲组注射重组埃博拉疫苗未患病注射较强埃博拉病毒9只未患病乙组不注射疫苗未患病注射较强埃博拉病毒10只均患病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说明,注射重组埃博拉疫苗对埃博拉传染病具有________作用,其原理是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体内的________细胞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21. (5分)饮食关系着人们的健康,许多人喜欢吃油炸食品,经检测,这些食品中含致癌物质一一丙烯酰胺(C3H5NO)。
(1)丙烯酰胺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N:O=________。
(3)若这种物质导致细胞癌变,身体会将癌细胞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
22. (6分)如图表示日常生活中发生危急和意外伤害时所使用的急救方法,请结合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甲表示溺水后救护者采取的急救方法,该急救技术是人工呼吸和________。
要领:必须让病人平躺在硬平面上,先以右手的中、食指确定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________处,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再将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掌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每按压心脏5次,进行________次人工呼吸。
在进行急救前,应先使________畅通。
(2)某人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该病人损伤的血管类型是________,图乙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由此判断伤口在________(填“a”或“b”)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