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椭圆标准方程式

椭圆标准方程式

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教学目的:
1.理解椭圆的定义。

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
2.熟练掌握椭圆标准方程。

会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出椭圆的草图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
3.能由椭圆定义推导椭圆的方程.
.4.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总维能力.
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教学方法:实际操作,引导发现
一、复习引入:
1.2003年l0月l5日,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飞船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通过观察它运行中的一些有关数据,可以推算出它的运行轨道的方程,从而
算出它运行周期及轨道的的周长.
一.,说明椭圆在实际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指出研究椭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复习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3.手工操作演示椭圆的形成: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
画图板上的21,F F 两点,当绳长大于两点间的距离时,用铅笔把绳子拉
近,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就可以画出一个椭圆.
分析:(1)轨迹上的点是怎么来的?
(2)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
答:两个定点,绳长.
即不论运动到何处,绳长不变(即轨迹上与两个定点距离之和不变).
二、讲解新课:
1.椭圆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21F F )的点的
轨迹叫作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注意:椭圆定义中容易遗漏的两处地方:
(1)两个定点——两点间距离确定.
(2)绳长——轨迹上任意点到两定点距离和确定.
思考:在同样的绳长下,两定点间距离较长,则所画出的椭圆较扁(一 线段)
在同样的绳长下,两定点间距离较短,则所画出的椭圆较圆(一圆). 由此,椭圆的形状与两定点间距离、绳长有关(为下面离心率概念作铺垫).
2.根据定义推导椭圆标准方程; 。

取过焦点21,F F 的直线为x 轴,线段21F F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
设P(x,y)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椭圆的焦距2c(c>0)
则),0,(),0,(21c F c F -,又设M 与21,F F 距离之和等于2a(2a>2c)(常数)
∴P={21PF PF P + =2a}
又=
1PF =2a , 化简,得 (口2一口2)x2+a2y2=口2(口2一C2),
由定义2a>2c J ...a2一c2>0
令.·.口2一c2=bz 代入,得 bZx2+aZy2=aZb2,
两边同除口262得芸a+譬b=l
‘ 二
此即为椭圆的标准方程.
它所表示的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焦点是量卜c ,o)只(G ,o),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方程. 其
中“2=口2+b2.
注意若坐标系的选取不同,可得到椭圆的不同的方程.
如果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选取方式不同,调换墨y轴)焦.
点则变成只(0,一口)’马(嘎G),只要将方程;+矿yZ=1中的毛y 调一
换,即可得
孚+著=1,也是椭圆的标准方程.
理解:(1)标准方程形式( )2+( )2=l
(2)x2,Y2中哪一个的分母大,则焦点就落在哪一个轴上。

(3)两种形式可以统一写成A2+印2=1,0>0,B>o,A#B)
三、练一练:
1、判定下列椭圆的焦点在哪个轴上,并指明a,b,写出焦点坐标。

(1)篓+£:l (2)!+£:l (3)三+善二:l
25 16 144 169 掰。

rt'/。

+l
2、将下列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并判定焦点在哪个轴上,写出焦点坐标
(1)9x2+25y2=225 (2)h2+3y2=1 (3)血2+矽2=,0岱c<0,么≠B)
四、讲解范倒:X2 y2.
题组一:l、已知椭圆:万十话一工
(1).椭圆的焦距是.焦点坐标是.
(2).若椭圆上一点P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是——.
(3).若CD为过左焦点的弦,则△F2C!D的周长为——.
2、若方程x2卡砂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取值范围是——.
3、若方程』二+j二:l表示椭圆,则实数k取值范围是——.
3+k 2一k ’
题组二:l、椭圆的焦点分别是只(一4,o)’R(4,O)。

椭圆上一点P到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和等于
1 0.求椭圆的方程..,3 5、
2、椭圆的焦点分别是曩(o'一2)’E(o'一2),并且椭圆经过点,【一芝,jJ,求椭圆的方程.
3、已知椭圆的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两点分别是E(√6,1),最(一√3,一√2),求椭圆
的标准方程.
题组三:l、已知B,C是两个定点,睁cl=6且艘的周长等于l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2、已知定圆C,:X2+Y2+4x=0和圆C,:x2+Y2—4x一60=0动圆M和定圆cl 外切、
和圆c2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题组四: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向x 轴作垂线段
PP’。

求线段PP 7中点M的轨迹。

题组五:已知椭圆戈2+2y2=4。

求以点P(1,1)为中点的弦AB所在的直线L 方程.
五、思考题:
实验思考l:将一个圆柱形水杯,从不同角度倾斜时,观察水面边界线的变化.
实验思考2:
整釜:一张纸片(如图l)
(其中点。

表示圆心,点F表示圆内除点。

以外的任意一点。

) 援僬:将圆纸片翻折,使翻折上去的圆弧通过点F(图2),将折痕用笔画上颜色。


续上述过程,绕圆心一周。

.撼垂已霞洌厂伊么7想—想考铲么7
六、小结:
1.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2.标准方程的形式特征和方程中a,b的确定及a,b,c的关系. 3.筛单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