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

2020年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

2020年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通货膨胀及通货紧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就被称为通货膨胀现象。

(二)发展中国家严重通货膨胀的原因
1、菲利普斯曲线;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人们大多相信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
存有一种替代关系。

当通货膨胀率受到控制时,就会存有比较高的失
业率;反过来说,当通货膨胀率比较高的时候,就会出现比较低的失业率。

这就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菲利普斯曲线的主要含义。

虽然现在很
少有人相信在长期经济中确实存有着菲利普斯曲线所说明的通货膨胀
和失业之间的不可避免的替换关系,所以一般来说人们也并不赞成在
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税;
一些发展中国家把通货膨胀当作了国家税收的工具之一。

通货膨
胀作为保障国家收入来源的手段,其方法是,在短期内以充足迅速的
速度增加货币供给量来迫使价格全面上升,人们即使在货币价值下跌
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持有货币。

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就会象税收一
样发挥作用。

例如当通货膨胀率是15%的时候,相当于每年对人们手中的通货征收13%的税。

当通货膨胀率是40%的时候相当于征收29%的税。

3、企业货币幻觉;
除了利用通货膨胀强制实行储蓄的理论之外,很多经济学家一直
认为,价格上涨能够使企业产生幻觉,认为经济中对于它的产品的需
求增加了,因而增加生产和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还有
助于加快从传统部门将劳动和资本向新生的工业部门的转移,从而加
快经济发展。

(三)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银行对存款和贷款所要的利率,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利率受到政府规定的利率上限的限制。

利率能够看作利用金融资产的
价格。

货币对银行来说象是银行的负债,但对货币的持有者则是一种
金融资产,它的名义利率是零。

为了使人们愿意让渡使用金融资产的
权力,必须给予让渡者一定的利益,即为使用金融资产支付利息。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借款者和贷款者的行为归根结底是由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所
决定的。

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有一个现象就是金融压抑现象,其中一个表
现就是存有着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极大的通货膨胀率导致了实际利
率变成了负值。

(四)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指在一定时期物价总水平持续低迷或者下降的状态。


经济的发展同样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原材料以及消费品的价格持续下降。

第二表现在世界的商品供大于求。

部分生产领域存有严重的过剩
现象。

造成价格下降。

第三表现在社会总需求疲软,经济不旺盛。

第四表现在企业利润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影响表现在:
第一,通货紧缩对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构成了威胁;
第二,使得各国政府的经济决策难度增大。

第三,加据各国国内社会矛盾和国际贸易争端。

通货紧缩依然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实行了干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