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车作业计划
12+9 10-1 14-1 11-1
11-1 14+1 13+1 12+3
13-1
10-2 12-1
11+2
10+3 CF5-11 推6溜7
推5溜7
4 1 一 二 三 四 五
⑦
7
2
7
6
3
7
4
5
⑺
6
5
2 2 2 4 3
1 4 5 6 5
6 7 7 7
4 1 4 5
⑺
7
2
7
6
3
7
6
5
2
一 10 1
28
(3)合并: 1)目的:合并使用线路,不仅节省线路数, 而且可将推送钩转化为溜放钩,最终节省调 车钩数。 2)方法:形成暂合列。 暂合列:将几个下落列暂时合并成为一个列, 该列称为暂合列,未合并的列称为已顺列。
例:
29
第二批 第一 列 批
股道
3 4 1 7 2 6 1 2 5 3 7 1 2 3 4 6 7 5 7 1 2 3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43
∨
(3)向第二批车列回送,可少占用一列。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9
(1)在车列的大车组前开口,以便第一钩 把大车组 摘走,减轻车列的调动重量。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10
(2)在便于利用调车机车次位集结少量车组处开口, 以便减少调车钩数。
(3)两端牵出线共同解体一列车时,应考虑两台机车 作业均衡、合理配合。如使两部分车数大致相等或按 “坐编” 要求开口等。
12
解:首先根据车组位置算出车辆数,根据线路 固定使用方法填出股道编号。 车组位置
1~5 6~7 8~12 13~21 22~30
车辆数
车组到站
A B D A-B C
股道编号
5 2 5 9 9
6 7 14 7 8 9
13
31~40
10
C-D
解体调车作业计划:
股道 摘或挂 车数
1
6 7 14 7
+
3 4 1 7 2 6 1 2 5 3 7 1 1 2 2 3 一3 7 ②⑥ 二4 ③⑦ 5 6 三5 3 4 ⑺ 四6 五7
列 股道
12+11;5-2;3-1;4-3;3-2;5-1;调机带2; 调机带1; 4+2; 3-1; 5-1; 3-1;
4+1; 5+4; 3+5; CF1-11。
• 5推送钩;8溜放钩;调车程=8+2×5=18
26
(2)调整: 1)调整对象:可调车组; 2)调整目的:节省调车钩数; 3)调整方法:结合“合并”来考虑。 例: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27
第二批
第一 列 批 股道
3 4 1 7 2 6 1 2 5 3 7
1
一 3 二 4 三 5 四 6 五 7
1 2 2 6 7 2 5
7
1 3 4
3
7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20
三、编组调车作业计划
1. 一般列车:连挂与转线。
例1:D技术站衔接方向如下图。 调车机车要编组3102次C去向列车,编组内容规定为: C 站及 B-C 间车流为一组,挂于列车机车次位, B 站 及 A-B间车流为另一组,列车编成车数为 50辆,7 道 已集结 B站及 A-B间车流20辆,8道已集结 C站及B-C 间车流 32 辆,若车辆连挂已符合《技规》要求,编 成后从4道出发,则3102次列车的编组调车计划为:
第三节 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
第四节 驼峰调车设备及作业组织 第五节 调车作业计划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6
一、调车作业计划的意义
调车作业计划: 是规定车列如何解体、编组、取送、甩挂等作业的具 体行动计划,调车工作根据调车作业计划进行。
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 省钩,短行程,调车重量少,节省时间,保证安全。
(2)合并(待编车列停于12道编成转往出发场1道,
二、四、五形成暂合列)
调车作业计划: 12+11 5-2 3 4 1 7 2 6 1 2 5 3 7 列 股道 3-1 1 1 2 一3 4-3 7 2 6 二4 ⑶⑺ 3-2 5 三5 3 4 5-1
四6 五7 ⑦
33
⑥
⑦
调机带2
2 6 3 7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11
例题1
已知D站到达解体列车停于1道,线路固定使用办法同 书P22,其编组内容如下表所示:编出解体作业计划。 (调机自尾部挂车)(整列解体)
车组位置 1~5 6~7 8~12 13~21 车组到站 A B D A-B
22~30 31~40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C C-D
由左到右,1号开始,先同后顺, 逐列下落。 例:上例待编车列停于12道编成转往出发场1道,下落 并编制调车作业计划。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25
调车表
33 42 14 72 21
一 3 二 4 三 5 四 6 五 7 7 3 4 1 2
63 72 22 54 32 71
2 5 6 7 7 3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A
B
C
D
E
F
下行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21
三、编组调车作业计划
2、摘挂列车编组:同一方向各中间站的车组混在一条线 上集结,要求按站顺或到站成组编组。
站顺编组:为减少摘挂列车在中间站的调车作业,以 缩短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分,各技术站在编组摘挂 列车时,将待编车列中相同到站的车辆选编成组且各 站车组按到站在区段内的远近顺序编挂的编组方法。
一 3 二 4 三 5 四 6 五 7
30
3 4 1 7 2 6 1 2 5 3 7 一 3 1 1 2
列 股道
二 4 三 5 四 6 五 7
7 2 6 3 4
⑥ ⑦
3 7 5
⑦
二、四、五形成暂合列,一和三为已顺列。
31
(1)不合并(待编车列停于12 道编成转往出发场1道)
调车作业计划:
列
股道
一 二 三 四 五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23
例2:由技术站M发往N站的摘挂列车,待编车列的排 列顺序为:e3 d2 g4 a2 f1 b3 a2 f2 c4 e2 a1
M a
7
b
6
c
5
d
4
e
3
f
2
g
N
◎
○ ○ ○
○ ○ ○
○
1
◎
待编车列排序变形: 33 42 14 7 2 21 63 72 2 2 54 32 71 列车编成后各中间站车组的排列顺序及编号为:
14 23 35 42 54 63 75
24
三、编组调车作业计划
(2)编制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的方法: 表格下落调车法(调车表法)
下落:在编组摘挂列车时,为了调转车组顺序,就需 要把待编车列中的反顺序车组分解到不同线路上,这 样的调车过程,反映在调车表上,就是车组下落。 车组下落方法:16字规则。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2
复习旧课
推送调车法特点: 效率较低,但比较安全,主要用于不许可溜 放调车的车站和地点。 溜放调车法特点: 与推送调车法相比较,其分解行程短,分 解一个车组所用的调车程数也较少,可显 著提高调车效率。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3
复习旧课
驼峰由 推送部分、溜放部分 和 峰顶平台 三部分组成。
与牵出线调车相比较,驼峰调车的特点:
1、调车的动力 2、提钩的地点 3、溜放速度的控制 4、车组间隔的调节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4
复习旧课
根据驼峰设备条件和机车台数的不同,驼峰调 车作业组织可以采取的作业方案有哪几种? 单推单溜 双推单溜 双推双溜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5
第二章 调车工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调车时间定额测定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15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16
例3:B站衔接方向和列车编组计划如下图所示
该站股道固定使用办法为:1~5道到发线,6~15道调车线, 其中7道集结C及其以远车流, 8道集结D及其以远车流, 9道 集结E及其以远车流,10 道集结f卸车流,11道B-C间,12道 本站作业车。左牵出线调机为1调,右牵出线调机为2调,解 体作业由1调担当。到达解体的20032次停于3道,编组内容如 下图所示。(分别按一批和两批解体编制调车计划)
合并是难点和关键,具有灵活性、技巧性。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40
分批分解时开口范围和开口位置的选择 (1)开口范围:说明:首组(序号最小的车组),尾组 (序号最大的车组),左端指前,右端指后 开口原则: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41
1、尾在前,首在后,开口范围在其间。
开口范围
635412435
2、首在前,尾在后,开口范围在两边。
312354324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42
(2)开口位置选择方法:
1)能形成对口,节省一钩。
•7
2 5∨ 3 4 1 6
•所谓一次“对口”就是两个相邻顺号列连接成顺序的过程。 2)在尾组之后开口,节省一钩。
9 7 8 1 2 9 ∨5 3 4 7 6 1
3)分批车组大致相等。
4 7 2 7 6 3 1 4 5 7 6 5 2
3 4 1 7 2 6 1 2 5 3 7 3 1 1 2 4 2 3 5 3 4 5 6 6 ⑺ 7 7 4+2;
调机挂尾1
12+11 5-2 3-1 7-1 4-1 6-1 3-2 5-1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