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短篇小说选读期末论文从《警察与赞美诗》分析欧·亨利写作特点Abstract: O Henry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in America, is well-known for his short story . He is also the founder of modern short story of America. He called in the master layout posed, with his own style. His story is famous for depicting life of middle and lower classes, humorous language, and unexpected ends. The Cop and the Anthem is one of his famous and typical story. He expresses the helpless and misery of common people, meaningful and impressed, with tears inside laugh, through the depicting of Soapy. This is a typical one, from which we can clearly draw out his writing feature--considering about the life of common people; depicting people by using exaggerate and humor as technique; and unexpected endings.内容摘要:欧·亨利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
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而闻名于世。
这篇《警察与赞美诗》更是它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他通过对小人物苏比的描写,体现出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笑中带泪,意味深长。
选篇具有代表性,可以清晰地体现出欧亨利的写作特点---关注小人物的生活;以幽默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含泪的微笑”式结局。
关键字:欧·亨利小人物含泪的微笑幽默夸张被誉为“美国的莫泊桑”的欧・亨利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短篇小说家。
他出生于北卡罗米纳州格林斯波镇的一个医生家庭,先后在药店,银行等处任职,因涉嫌挪用银行款项被判刑三年,服刑期间开始练习写作。
自1902年起至逝世前的八年中共写了三百多篇故事。
他的得意之作就是那些表现纽约小市民的情操和喜怒哀乐的短篇。
“因此他的小说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他的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讲述了一个流浪汉苏比的故事。
冬天就要到来了,流浪汉苏贝无处容身,只好想方设法犯罪,以便到牢狱里去过冬。
他想先到饭馆去白吃一顿,满希望“可以安安静静不吵闹地给交到警察手里”,谁知一进门就给眼光锐利的侍者一把撵到人行道上。
他又拿起一块石头砸烂商店的玻璃窗,站着不走,但警察来了,却放下他不管,去追其他不相干的人。
他去偷伞并且辱骂伞的主人,可谁知伞的主人也是一个小偷,反而反过来求他不要报警。
最后,他又去勾引外表文雅的少妇,谁知容貌端庄的被调戏者却是妓女,竟反过来勾引他。
在种种计划落空之后,他来到一个僻静处所,听到教堂里送出来的赞美诗的乐声,“他的灵魂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决心“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故事看来就此结束了,可作家笔锋一转,“苏贝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的胳臂上。
他霍地扭过头,看到了一个警察的阔脸。
”结果,他被捕了,被判处监禁三个月。
这篇小说虽然短小但是他足以说明欧亨利的写作特点。
首先,欧亨利的小说取材平凡且真实,主要通过对小人物喜怒哀乐的细致观察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读起来时会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
这一点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有明显的体现。
流浪汉苏比没有家,所以想去监狱里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但是他要想进监狱,就必须触犯法律;但过冬只要三个月,因此犯法又不能太重。
于是他便沿着这个目标,试图以骗吃骗喝、砸毁橱窗、调戏妇女、小偷小摸、乱喊乱叫扰乱治安等恶行向法律挑战。
就苏贝的犯罪行为来说,在当时的大城市里是极为平常的事情。
但无论他怎样胡作非为却总是达不到犯罪的特殊目的。
警察毫不理会这就更奇了,这种奇实现在反差关系中,显示了匠心独运的创造之奇。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够关押三个月,可是奇在写他大胆犯罪却不能获罪。
在入狱过冬的愿望不能实现之后,他来到一座教堂前,教堂里柔和的灯光和悠扬的乐声使他心旷神怡。
面对教堂,仰望天空皎洁的明月,庄严而亲切的赞美诗使他想起少年时的纯真,唤起他做人的尊严,于是心中唤起悔过自新的波澜。
正当他决定找份工作,结束流浪生活的时候,奇怪的事发生了——警察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逮捕,次日法院判他三个月监禁。
苏贝想进监狱怎么犯法也进不去,这是奇;而在良心净化之后,不再想进监狱并且也不犯法了,却被抓进了监狱,这又是奇。
作者通过苏贝的主观愿望与无情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平民生活,取材平凡真实,但是却意义深远。
可见欧亨利善于取材平凡,产生“不奇而奇”的艺术特点。
其次,欧亨利擅长以幽默夸张的手法勾勒出人物形象,从而达到一种批判与讽刺的目的。
他的小说写的是社会下层生活,情节关系中的人物大多是命运不济,在不幸中挣扎的小人物,作者同情他们,却又无力改变这些坎坷、挫折、贫苦和悲剧,因而以无可奈何的态度描写他们,为他们诉说。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流浪汉苏比想通过犯罪进监狱过冬。
第一次,在进高级餐厅之前,苏比被侍者察觉可能是吃白食的人而被无情的扫地出门;第二次,他试图砸碎橱窗,但是警察却不追他;第三次他调戏女子,而那女子居然是娼妓,苏比反被调戏;最后,他去偷伞还侮辱伞的主人,以为总算要成功时,伞的主人居然是小偷,还反过来央求苏比不要报警。
作者运用幽默的手法对苏比,警察,妓女,小偷进行描写体现了小人物为了生存的悲哀与无奈。
最后,欧亨利擅长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外的结局,“含泪的微笑”。
《警察和赞美诗》,流浪汉苏贝,为了躲避衣食无着、无家可归的冬天,一心想让警察抓进监狱,六次“违法乱纪”。
作者是如何安排小说的情节的呢?苏比的六次活动,两次进饭馆,两次捣乱破坏秩序,一次调戏妇女,一次公开“偷伞”。
看来六件事各不相关,似乎散乱无章,实则紧紧联系,有起有伏,层层递进,都贯串着一个目的,有意想要触犯刑律,但都未被惩罚。
当他不想再做坏事,决心重新开始生活时候,却真的被捕了。
由此可见,欧·亨利作品的情节结构连绵起伏,迂回曲折。
使读者在情节的海洋中跌宕,产生“欲知下事如何”的悬念感。
可谓大手笔的妙处。
欧·亨利的作品结尾,往往采用“突转”的方式,使故事情节异峰突起,引起人们的惊愕。
评论家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这就是当读者被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并顺着情节发展的线路思索以为可以测知故事的结局时,作者却将笔锋一转,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尾,让读者惊愕,而在惊愕之余,细细品味,却不能不承认其合情合理。
试想一下,如果故事在“苏比的灵魂猛然间出现了奇妙的变化”处戛然而止的话,那还会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刻画小人物的故事,沿途不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结局却笔锋一转,使人意想不到,最后达到“含泪的微笑”这一艺术效果是欧亨利惯用的写作手法。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形成了这种手法呢?第一,时代和社会的影响欧・亨利的小说大都发生在他生活的时代,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时美国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时拜金主义盛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的心灵体系也为金钱所维系和异化。
欧・亨利对美国这个名利场的把戏也看得十分透彻,并对这个“金元帝国”的金钱崇拜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
通过这一类作品的创作,作者意在开掘更值得人们在哈哈大笑之后需要去思索的悲剧性内涵,因此我们看到欧・亨利的这种被人们称为“带笑的眼泪”的写作手法是在这个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另外,欧・亨利对当时社会的认知是另外一个原因:当时,贫富分化非常严重,欧亨利洞悉穷人的艰辛,他选取的人物有骗子、小偷、酒鬼、赌徒、无业游民等等欧.亨利抱着对美国社会千百万小人物的极大同情来描写他们的命运。
在描写他们的小说中我们常常笑中带泪:在被幽默的情节所吸引的同时,又对主人公命运的坎坷和世事艰辛投去感叹。
他在描写这种背景下的人物的时候总是让人感到幽默的后面有种淡淡的忧愁,人们的笑声中充满了同情,伤感。
第二,个人经历的影响欧・亨利的一生富于传奇色彩,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还因为经济问题入过狱。
欧・亨利式的幽默是让人潸然泪下的,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是原因之一:忧伤的童年、在监狱的经历、职业生涯的种种曲折,爱妻的去世和第二次失败的婚姻,这些经历都使他对人生,对社会有独特的看法,因此欧亨利用一种消极、批判的态度来思考问题。
欧・亨利受同时代作家华盛顿.欧文和马克吐温的影响,承袭他们幽默写作的传统,又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幽默。
他把幽默与讽刺结合起来,对美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丑陋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加之一生经历坎坷, 使得他独特的幽默与众不同――充满了辛酸的笑声, 在夸张、嘲讽、风趣、机智的幽默之中, 含有抑郁、凄楚的情绪。
欧·亨利的小说通俗易懂,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何处,也无论主人公是何等人物,他的故事写的都是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
使人回味无穷。
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似的人物,欧・亨利独特的创作手法以及其细腻的笔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笔宝贵的遗产。
其作品不仅能够使人印象深刻,而且还会平添一种亲切之感。
所以说欧亨利的作品不仅是当时文学界的杰出之作,更为后世文学宝库中增添了一抹亮色。
i·i引用:《欧亨利短篇小说选读》《欧亨利短篇小说导读》论文《欧亨利及艺术创作的分析》论文《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点》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