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一、名词解释
1.阴阳
2.五行
3.相生
4.相侮
5.子盗母气
6.培土生金
二、选择题
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
A .绝对的
B .有条件的
C .单方面的
D .量变的
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依存
C .阴阳消长
D .阴阳转化
3.心病传变到肺属于五行的:()
A .相乘关系
B .母病及子关系
C .子病及母关系
D .相侮关系4.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水为火之所不胜
B .金为土之子
C .木为水之子
D .土为水之所胜
5.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
A .抑木扶土
B .培土制水
C .滋水涵木
D .佐金平木
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关系?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 .相互转化
7、具有变革性质的物质属于( )
A .木
B .水
C .金
D .火
8、“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主要是利用了五行的()关系
A .相生
B .相克
C .相乘
D .相侮
三、填空题
1.五行相生关系又叫关系。

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2.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又叫。

在五行肝病传脾是属。

3.“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

4.阴阳的基本规主要是指阴阳的及。

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

6.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黄帝内经》称之为“”与“”的关系。

7.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生现象。

包括和
两方面。

8.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四、简答题
1.如何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
2、简答阴阳五行的关系。

3、运用阴阳学说说明动物体的生理。

4、五行的特性是如何定义的?
5.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6.何谓五行的生、克、乘、侮,其生克乘侮规律如何?
7.何谓五行的制化?其规律是什么?
8.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那些?
9.怎样理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五、论述题
1.试述阴阳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

2.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