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侵蚀、隐退、乏力、荣誉、头衔、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初步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

2、交流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进一步熟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初步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

【教学准备】
教师: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原文;了解居里夫人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梁衡的一篇散文节选,请大家齐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引导学生把课题读好:跨越多少年的美丽?读;跨越百年的什么?读;怎样百年的美丽?读)
2、质疑:看到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
预设:跨越百年的美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跨越百年?什么样的美丽跨越了百年?这美丽有什么不同?
教师过渡:真为你们骄傲,你们真的很会思考。

是啊,到底什么样的美丽才能面对岁月的洗礼却历久弥新,永恒不变呢?相信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有答案。

1、交流居里夫人的相关资料,加深了解。

教师引导:在走进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

(出示图片)知道她是谁吗?(居里夫人)请你用一两句简单的话说一说你了解的居里夫人。

(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把你认为难把握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后我们要听写。

2、听写生字词,出示正确词语,订正改错。

寻藤、分析、酸碱、顽强、卓有成效、隐退、乏力、里程碑、荣誉、头衔、粪土、捐赠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汇报,全班订正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一)走近居里夫人,定格美丽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居里夫人?
(1)“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引导:年轻漂亮、受人尊敬
指导朗读:是啊,一位女子登上法国科学院的讲台,史无前例,这是何等的荣耀啊!应该怎样读?(指名朗读)
“人声鼎沸”与“肃然无声”对比理解,你感受到了什么?
(2)“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学生读句子)
引导:意志坚定、自信
指导朗读:这是一份成功的自信,这是一份让所有人佩服的自信。

读出这份自信。

(3)“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引导:伟大、了不起
①为什么她的报告会使全场震惊?(镭的发现)
②补充资料:看来天然放射性元素镭不是普通的物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示资料,学生读)
③再读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感受?
引导:她的贡献更突出了她的美丽
(4)小结:正因为居里夫人这项惊人的发现,她对物理学、医学的贡献,使得她的美丽、庄重定格在了历史上,也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5)再次朗读,深化形象:
此时,我们已经被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外表以及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

谁愿意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位年轻漂亮,气质独特的女科学家展现在大家眼前?(指名朗读)
四、小结课文,深化“美丽”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到法国科学院进行报告的居里夫人,她的美丽庄重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更深深地定格在了历史上,定格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这美丽不仅仅是她的外在美,更有着深刻的内涵。

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奋斗在科学探索道路上的居里夫人,感受她别具一格的美丽。

板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
美丽庄重
课后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新课标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

这一单元的重点是领会“科学精神”,体会“科学精神”的内涵。

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次教学,我执教第一课时。

基于学生初步学习课文的考虑,我把教学内容重点定为独立自学生字新词,梳理文章结构,初步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遵循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所以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安排了初读课文后的听写,这一环节的安排,既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更是对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测试,而且提高了课堂实效性。

虽然会花费一些时间,但是这个时间的使用时值得的,是有实效的。

第二,把握文章脉络,学会梳理文章的方法,培养语文能力。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是新课标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要求。

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大胆地尝试了让学生在课上分段。

这篇课文属于散文,分段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我没有急于给学生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自己的分段意见,当出现分歧时,我把几种不同的分段写在了黑板上,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在交流和讨论中,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使分段的意见逐步统一。

这个过程,既是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过程,更是锻炼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对文章的把握能力逐渐提高,表达、倾听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第三,利用百度文库适时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初学课文,我让学生交流居里夫人的资料,同时也利用百度文库的资料,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居里夫人这位伟
大的科学家。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居里夫人的外表美丽时,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感受到居里夫人漂亮、端庄,气质高贵,充满自信。

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居里夫人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她对科学的贡献,对人类的贡献,我在学生初步感知之后,适时地给学生进行了资料的补充。

为了给学生的资料更为准确科学,我通过查找百度文库中的资料,找到了居里夫人发现镭之后科学的发展以及镭在医学上的应用这些数据资料,在课堂上适时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于居里夫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时,我追问学生此时对居里夫人又有了哪些认识?学生回答道:“觉得居里夫人很伟大!”“此时觉得居里夫人太了不起了!”这样的感受并不是教师生硬地问出来的,而是通过恰当的资料补充,拓宽学生的认知面,使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升华了。

同时,传递给学生一些信息,那就是恰当的课外资料是有利于帮助课文理解的。

在这节课中,学生充分体会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以及她对科学的贡献,在教学中,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当学生的生成与我的预设不一致时,我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的生成内容进行引导,使课堂上的闪光点瞬间即逝。

另外,这节课的朗读也不够充分,还需要调整个别环节。

一节课总是成功与遗憾相伴而行。

我想,尽力而为,往理想里走,望美好里去,和学生共同享受课堂生活的乐趣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所在。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在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