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方案
OM2 OM2 OM2 OM2
G0之OM2与G3之OM2比--处理因素的作用 G1组内OM1与OM2比--处理前后的比较
G1与G2之OM2比--有前测的处理因素作用
G3之OM2与G2之OM1比--无前测的处理因素作用
4.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设计
①析因分析设计 最简单的是 2×2 析因设计,即两个处理因素、两种处 理水平。如,有两个因素A和B,每个因素取2个水平:A1、 A2,B1 、 B2 ,将 2 个因素和 2 个水平进行组合、交叉分组, 实验组合数为2×2=4。 4种实验组合(即4种处理)分别为A1B1、A1B2、A2B1 和A2B2。
最简单的正交设计表是L4(23)设计表;4表示需 要做4次实验,3表示有3个处理因素,2表示每个处理 因素分两个水平。
返回
第五节、实验法实施的步骤
1.拟定实验设计
2.考虑组织形式(单组、分组)
3.准备实验用具(仪器、表格)
4.条件控制
5.预实验、修改方案 6.正式实验 7.数据统计处理,形成结果 8.分析讨论,获得结论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处理因素可以是物理的,如运动 强度等,也可以是社会的或是教育的,如教师行为等。 在实验中必须突出施加因素,而排除其它非施加因素的 影响。 每次实验只观察一个因素效应的实验,称为单因素 设计,因素的变化称为“水平”,即单因素多水平研究 。在一次实验中观察多种因素的效应,称为多因素设计 。
三、实验法的局限性
1.实验技术的历史局限性
随着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许多研究问题可 以有不同的实验设计。
2.实验对象的质的规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实验对象的确定总存在一定的质的差异,由样本 推导整体需要更为全面的考虑。
返回
第二节、常见实验法的种类
实 验 室 运动生化实验 …… 体育教学实验 运动训练实验
3.实验的过滤作用
实验能够对科学假设和理论进行验证,也可以 说是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过滤,淘汰那些假的、不 完善的,从而建立科学理论,推动科学发展。 4.实验的深化作用 由于实验法广泛地应用了各种科学仪器、设 备和工具,从而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 扩大和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实验的作用
纯化作用 缩小作用 过滤作用 深化作用
二、实验组(G1)和对照组(G0)
即实验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实验对象、 实验条件、实验操作等应尽可能一致。
三、前测(M1)和后测(M2)
实验前的测量和实验中(或实验后)的测量也应 该尽可能一致,同时要考虑到前测对后测的影响。
四、随机分组(R)
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一般建立在随机分组的前提 下。
返回
第七章
实验法
第一节、实验法的特点、作用与局限性 第二节、常见实验法的种类 第三节、实验法的四大要素 第四节、实验法的设计方案
第五节、实验法实施的步骤
思考题
退出
第一节、实验法的特点、作用与局限性
实验法是对于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
仪器和实验设备、工具等有意识地控制或变革条件或 环境进行研究的方法。
1.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实验法具有简化和纯化的作用:实验可以控制周围环境 ,从而尽可能摆脱各种因素的干扰,使需要认识的某种属性 或联系以比较纯粹的形式呈现出来,比较容易和精确地发现 支配客观事物的规律。 (2)实验具有缩小作用:实验总是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实验“ 样本”。“样本”是总体的缩影,通过样本实验取得的经验 和规律,再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3)实验的过滤作用:实验能够对科学假设和理论进行验证 ,也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过滤,淘汰那些假的、不 完善的,从而建立科学理论,推动科学发展。 (4)实验的深化作用:由于实验法广泛地应用了各种科学仪 器、设备和工具,从而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扩大 和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返回
按实验的直 接目的分 按实验中量 与质的关系 按实验在科 学认识中的 作用
探索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定性实验 定量实验 析因实验 对照实验 中间实验 模拟实验 预备实验 正式实验
……
按实验步骤 分
一、定性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判定某种因素是否存在,某些因 素间是否有联系,某个因素是否起作用,测定某些物质 的定性组成。定性实验是进行定量实验的基础,一般是 先确定某些因素是否存在,不同因素间是否有联系,才 能进一步安排定量实验。
运动生理学实验 运动解剖学实验 运动生化实验 …… 体育教学实验 运动训练实验
按实验的直 接目的分 按实验中量 与质的关系 按实验在科 学认识中的 作用
探索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定性实验 定量实验 析因实验 对照实验 中间实验 模拟实验 预备实验 正式实验
五、模拟实验
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对于不可能或不允许进 行实际实验的研究对象,运用模拟的方法,在研究对 象的代替物上所进行的实验,称为模拟实验。有物理 模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三种。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模拟实验主要是采用动物
实验模拟人体的功能,另外在生物力学研究中 还常有物理和数学模拟,在运动会组织等研究中 应用数学模拟,从而揭示人体运动的内在规律。
三、析因实验
是由已知结果去寻求某一现象发生和变化的原 因、因素的实验方法。 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是通过实验确定
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对现有的结果是否起作用。
四、比较实验
也称对照实验,是将某个要研究的事物同一个已 经知道其结果的事物作对比,以便确定某种因素的影 响的实验方法。 比较是鉴定事物差别的主要手段,比较实验 主要用于鉴别有无处理因素或几个处理因素 影响效果差异,多在实践型研究中出现。
一、实验法的特点
1.主动干预,控制研究对象 通过对实验对象的 干预和控制,保证实验 条件的可比性,实验过 程的一致性。
2.实验具有可重复性 实验应该可以以相同的方式重复进行,以便验证 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凡是理论假设正确、设计严密、 操作严谨,所得的实验结果,重复验证一定能成功。 3.实验法能确定因果关系 判断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要靠实验。
A1B1
A2B1
A1B2
A2B2
②拉丁方设计 3×3拉丁方实验方案 4×4拉丁方实验方案 5×5拉丁方实验方案
如研究5种饮料(A、B、C、D、E)对马拉松运动员极 点出现的时间影响,用5×5拉丁方实验方案
③正交设计 选择正交表,首先看“水平数”如各因素均为 两水平,就选取两水平正交表,如L4(23),L8(27 ) ……;如各因素均为三水平,就选取三水平正交 表,如L9(34),L18(37)……。 其次,根据研究因素数、需要考虑的交互作用 及误差等选择相应列数的正交表。 第三,表头设计--将研究因素、交互作用( 或误差)等合理地安排在正交表中。 第四,根据正交表安排实验
六、预备性实验
是在科学研究中,检验实验设计方案实施前的小 规模或简单的实验,以便修改和完善实验设计。 通常所说的预实验,是相对于正式实验而言的, 对于较大的实验和初次进行的实验一般需要
进行预实验,以保证实验的成功率。
实验设计
预实验
正式实验
返回
定性实验 定量实验
性质上确定某因素的作用 数量上确定某因素的作用 由果到因寻找原因的实验 差异其中某一因素的实验 模拟某因素的作用的实验
三、实验设计方案
1.经典实验设计方案
G0 OM1 OM1 X OM2 OM2
R
G1
含义:将研究对象随机(R)分成对照组( G0 )和 实验组( G1 ),随后对两组分别测量实验效应指 标( OM1);实验组施加处理因素( X);观察测 量实验后的实验效应指标( OM2)
2.前实验方案
①单组前、后测方案 G1 OM1 X ②一次性个案研究 OM2
第四节、实验法设计方案
一、实验设计的原则
1.对照原则 无处理对照(空白对照) 不同方法对照 自身对照 3.重复性原则 实验本身的可重复 实验结果的可重复
2.随机化原则 完全随机设计的随机化 配对设计的随机化
4.均衡性原则 实验组与对照组样 本均衡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题目 2.实验目的 3.实验日期与时间 4.受试对象 5.实验条件的控制 6.实验内容和方法 7.实验观察的效应指标 研究方法 8.实验记录 9.数据处理方法 10.预期研究结果 11.其他(场地、器材等)
返回
思考练习题
1.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认识实验法的局限性? 3.按照不同的分类实验法有哪几种? 4.实验法中处理因素的实施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5.就以下三个问题的一个做一分详细的实验设计方案。
(1)屏气练习对低水平有O2能力者耐力跑成绩影响。 (2)12分钟跑与台阶试验推测V02max相关分析。 (3)就“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设计教学实验。 返回
3.实验效应和观察指标 实验效应是指特异的对实验处理因素的反应,实 验效应通常通过具体的指标观察和检测出来。
指标有计数指标(完成、未完成等,计算频率、百分 比等)和计量指标(身高、跳远成绩,计算平均数等)。 指标应具备的条件: (1)指标的有效性--保证研究过程达到课题研究的 目标。 (2)指标的客观性--实验中尽可能使用客观指标来 反映研究的结果。 (3)指标的精确性和灵敏性。 (4)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标准化性。
多因素中存在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因素之间也可 能发生相互作用。
施加因素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内涵和操作方法,这是 实验可重复的必要条件。
2.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可以是人或动物,也可以是取自人和动 物的材料,如器官、组织切片和细胞等。在体育科研 中,经常选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进行有关的模拟实验 研究,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的研究。
2.如何认识实验法的局限性?
(1)实验技术的历史局限性
随着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许多研究问题可 以有不同的实验设计。
(2)实验对象的质的规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