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和化合价程式为:NO+NO 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时值是()A.1 B.2 C. 3 D.任意值2.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
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8g B.24g C.12g D.16g3.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4NH3 + 3O2点燃=2X + 6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X的化学式为N2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Z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中X与Y的质量比是9:17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了反应5.“嫦娥一号”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
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A.H2O B.SO2 C.CO D.CO26.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7.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D.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9.关于2CO+O2点燃=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10.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O2点燃=2CO+CO2+3H2O,则X的化学式(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都可称为化学式)为()A.C3H6 B.CH3OH C.HCHO D.HCOOH11.二氧化氯(ClO2)是消毒剂.可用氯酸钠(NaClO3)和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氯,化学方程式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请推断x的化学式为()A.HClO B.NaOH C.H2O D.HClO312.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煤炉内产生蓝色火焰的反应:2C+O2点燃=2CO 化合反应B.焦炭用于炼铁:3C+ Fe2O3Fe + 3CO2↑置换反应C.检验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复分解反应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复分解反应1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H2O2H2O+ O2 ↑B.Zn + 2HCl=ZnCl2 + H2↑C.4Fe+3O2点燃=2Fe2O3D.CaCO3=CO2 +CaO1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屑溶于稀硫酸:2Fe+3H2SO4=Fe2(SO4)3+3H2↑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C.木炭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C+O2点燃=2COD.分解过氧化氢溶液:H2O2 H2↑+O2↑15.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B.实验室制备CO2:CaCO3高温=CaO+CO2↑C.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D.CO2通入CaCl2溶液中:CO2+CaCl2+H2O═CaCO3↓+2HCl1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①Zn②ZnO③Zn(OH)2④ZnCO3,分别跟质量分数都相同且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17.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 Zn和Fe B. Cu和Au C. Zn和Cu D. Mg和Al18.已知反应A+2B==C+2D,8gA与足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18gD,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8B.18C.22D.1619.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试管内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原高锰酸钾质量的10%,则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与原高锰酸钾的质量比可能是A.71︰75 B.71︰79 C. 80︰79 D. 81︰7920.取一定量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80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向该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固体质量恰好不再增加,过滤,得滤液800.18g,干燥后得2g滤渣,则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钙的质量是A.0.56g B.1.12g C.0.74g D.1.48g(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4.4 g.求:(1)石灰石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2.乙醇是一种清洁的绿色能源,可再生,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2CO2+3H2O,现有100g质量分数为92%的乙醇溶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克?23.计算:兴塘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前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为7克,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08克.则:(1)反应能制得氧气质量为克?(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取20g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13.4g。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列出求解该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3)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向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中加入113.6g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欲配制150g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a:2,H:2,,O:3+x,N:2;反应后Na:2,H:2,,O:5,N:2;故X为2.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2.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若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5g,,现反应生成15gC,根据前面的质量关系,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4g,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3.D【解析】试题分析:氨气在常压下液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物质本身不变,为物理变化,A 正确;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为N2,B正确;液氨可做汽车的清洁燃料,燃烧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C正确;液氨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错误。
故选D。
考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质量守恒定律4.【解析】试题分析:Z在反应中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所以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待测=22+34+2-40-2-16=0,生成的X质量为40-22=18,参加反应的Y质量是34-0=34,两者质量比=18:34=9:17,所以B正确;该反应是Y=X+W,属于分解反应,所以C错误;因为待测为零,所以Y 全部参加反应,所以D正确,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运用。
5.A【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高氯酸铵(NH4ClO4)中含有氮元素、氯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四种元素,分解时不可能产生含有硫元素、碳元素的物质,故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观察选项,故选A考点: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6.D【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生成物,b反应前10g,反应后2g,说明是反应物,反应了8g,c反应前10g,反应后21g,说明是生成物,生成了11g,而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这样可以判断a也应该是反应物,故反应可表示为:a+b→c,是化合反应,所以A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反应物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生成物c中元素种类相同,正确,C、物质b作为反应物,可能是单质,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a的质量为3g,所以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应为8g,错误,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7.C【解析】试题分析:A、在反应中“+”读作“和”,该反应可读作: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读法错误;B、该反应不能读作,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从微观上,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故选项读法错误;C、从微观上,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故选项读法正确;D、该反应可读作:每16份质量的甲烷和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则1gCH4和4gO2在点燃条件下能充分反应,故选项读法错误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8.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物质N反应前是1g,反应后是26g,增加了25g,是生成物,物质P反应前是32g,反应后是12g,减少了20g,是反应物,所以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25:20=5:4,C正确,而Q的质量不变,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所以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可以判断物质M应该是反应物,并且应该反应了5g,反应前是18g,所以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B正确,综上分析,所以反应可表示为P+M→N,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所以A错误,,故选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合反应,催化剂的概念9.B【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方程式中“+”应读作“和”,不能读作“加”,“=”应读作“生成,”不能读作“等于”,故选项说法错误;B、从2CO+O2点燃=2CO2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可读作: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C、化学方程式中“+”应读作“和”,不能读作“加”,“=”应读作“生成,”不能读作“等于”,故选项说法错误;D、从2CO+O2点燃=2CO2可知,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氧气及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8×2):32:(44×2)=7:4:11,故选项说法错误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2O22CO+CO2+3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3、7、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中含有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HO.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11.C【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可知:反应前反应后Na原子 2 2Cl原子 6 6O原子 6 4H原子 4 0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X的2个分子中含有2个O原子和4个H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2.D【解析】试题分析:A:产生蓝色火焰的是一氧化碳的燃烧;B:没有配平;C:此反应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检验用澄清石灰水考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即反应类型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