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对内教学现状研究》开题报告(2012-02-24 11:59:46)转载▼标签:杂谈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姓名:谢茶花所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科专业:小学教育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导师姓名:刘朝晖开题时间:2012年1月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12 年 2 月 20日填一、文献综述(一)研究的成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许多多的人投身到这场声势浩大的汉语拼音教学与研究活动中,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师汉语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人等等,其中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是最主要的生力军。
他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为对内汉语拼音教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教师、专家学者和领导人这三个大的参与群体以汉语拼音及其教学作为共同关注的对象,但是彼此又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和关注的侧重点。
教师普遍关注的是教材的建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的探索等等。
他们是从微观的角度入手的。
而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人则是站在宏观的高度进行思考了,他们关注的是汉语拼音教学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例如汉语拼音教学的意义、定位,目的是引导人们获得对汉语拼音教学的正确认识。
另外还关心汉语拼音本体即《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进一步完善问题。
概括地说,他们更主要是从语言规划中的地位规划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这些人的努力使对内汉语拼音教学实践与理论密切联系,在实践中不断升华了理论,同时又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本文对对内汉语拼音教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下面从4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l)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意义等的认识。
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是周有光、马庆株等先生的专著以及陆俭明、苏培成主编的《语言现代化和汉语拼音方案》、苏培成、颜逸明、尹斌庸编的《语言现代化论文集》等一些论文集。
与这个内容相关的、质量较高的论文很少。
(2)关于教材的研究。
这方面的成果主要以论文为主,作者一般来自教材的出版社和各地区教育研究所以及一些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
专著目前还没有看到。
代表性的文章有:曹永东的《对三种实验教科书的比较》、萃乃珍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i期J修订本)语文第一册教材介绍》、蔡玉琴的《对小学语文教材改革的思考》等等。
(3)《汉语拼音方案》及《汉语拼音正词法》的局限和改进研究。
这一方面也主要以论文为主要成果。
其中有关《汉语拼音方案》的占绝大多数,关于《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比较少而且比较零散。
代表论文有:刘钦明的《<汉语拼音方案>再探索》、高燕的《汉语拼音方案修改意见综述》等等。
(4)汉语拼音教学方法、现状、问题等的研究。
可以说这是研究力量最雄厚、成果最丰富的一个方面了。
像魏元石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定位和汉语拼音教学》、胡利权的《谈谈汉语拼音正词法的教学》以及魏南江的《重新认识汉语拼音教学》等等都是质量比较好、有一定独特见解的论文但是它们都还算不上是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真正的代表应该是全国汉语拼音教学分会秘书处编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这本书了。
我们认为这本书汇集了近年来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的精华,甚至可以说它是整个对内汉语拼音教学领域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体现了该项研究的最高水平,是当之无愧的代表成果。
在成绩的面前我们骄傲不得,更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这些成绩和经验,因为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会发现,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研究的不足(l)虽然相关的研究论文和书籍有不少,但是真正针对对内汉语拼音教学而且有较高质量的文献并不多。
尤其是论文,大部分是一些从事这一教学活动的老师撰写的,虽然有较多的实践经验,但是理论修养不够,因而文章的理论价值不高,而且文章的内容比较接近,缺乏新意和建设性的意见,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的附和。
同时那些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人虽然对汉语拼音教学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使大家提高了认识的水平。
但是又由于也缺乏第一手的直接经验,有些想法让人感觉实践价值并不是很高。
这也正是过去几十年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如果一线的广大教师和专家、学者以及领导人更加紧密的联系、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信一定会碰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2)在我们归纳的几个对内汉语拼音教学的领域中,大家研究和关注的力度很不均匀。
首先第一个领域中的小学与中等教育阶段就不一样。
由于小学是汉语拼音学习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自然获得了大家最多的关注,研究成果也比较多。
但是中等教育阶段的汉语拼音教学就似乎处于一个被冷落的尴尬局面了。
恕我孤陋寡闻,在笔者收集的相关资料中,还没有发现专门针对这一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文章。
从这里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一阶段的汉语拼音教学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今后我们应该也必须关注它了。
汉语拼音在对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其次,普通话测试中的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普通话测试培训教材中,但是这种书籍的研究性不够,主要还是以向学生传递汉语拼音知识和技能以此来正音、帮助提高普通话水平为主要目的。
而这方面的论文数量就很少了。
最后,也是研究非常薄弱的一个领域,大学《现代汉语》及《大学语文》中的汉语拼音教学研究,这也好像是被忽视、遗忘的一个个体,一直以来没有受到人们的注视。
不要说这方面研究的专著了,就是研究性的论文也比较少,只是在讨论其他问题的个别论文中见到过附带的、简短的论述。
(3)大家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整体感不强。
也就是说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但是相互之间又没有进行较多的联系,所以似乎有点各自为政。
微观和宏观要结合,那么整体和部分也应该要结合。
如果我们的研究总是站在局部来展开,就很容易使整体受到局限。
因此,我们认为加大对内汉语拼音教学的系统性的力度应该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研究和努力的主要方向。
(4)缺少对当前人们使用汉语拼音的情况和能力的第一手信息。
过去的研究虽然也有大部分是从实践出发的,但是似乎没有意识到对当前的使用情况和水平进行摸底和掌握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因此,我们只是在少数论文中可以看到当前社会上错用、乱用汉语拼音的一些实例。
这对于今后进一步全面研究汉语拼音及其教学、促进汉语拼音的推广是很不利的。
对内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
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和继续研究的明确方向。
对内汉语拼音教学应该是一个大的整体。
要想整体获得更大的进步,就应该使各个部分平衡、协调地发展、共同进步。
对于对内汉语拼音教学及其研究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但是同时也要戒骄戒躁,决不能被一时的成绩冲昏了头脑。
只有这样,更大的成绩才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二、研究提纲(一)研究的意义及选题由来中国语言现代化从,19世世纪末期开始以来,己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这100多年的中国语言现代化运动改变了中国语言的面貌,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语言现代化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它包括:语言生活共同化、书面语言口语化、文字系统表音化表意文字简便化信息处理电脑化。
《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实施给汉语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教学效果仍然存在增强的空间,“一年学二年忘,三年丢精光”的情况不断出现,那种“教了忘,忘了教”的怪圈也在不断地循环着。
学生除了普通话标准音之外,还有方言音,即:一个字有两个以上读音,一个是标准读音,一个以上是方言音。
这两个以上的读音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作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标准音起着作用,减弱了方音的影响,平常在方言环境中,方言音往往对标准音起抵消作用,即使在学习普通话期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很明显,从书本上学到的标准字音,如果没有以普通话为基础,又不经常应用到语言交际中去,到最后普通话不会说,或者说得很不标准、很不流利。
这样一来,标准字音也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忘记,用来拼写普通话的拼音也会跟着忘记。
以致年级越高,越容易遗忘,学来不够用,派不上用场,反过来就说拼音没有用。
这样一来,我们花费了大力气,却没有达到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
根据国家语委“十五”课题“语言文字国情调查数据库建设及其深度开发”调查显示,会认读和拼写汉语拼音的人口比例占44.63%,会一些占23.69%,不会的占31.68%。
显然,我们的汉语拼音推广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目的。
怎样才能应对目前方言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冲击,减少方言对汉语拼音传播的干扰,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质量,实现在多民族地域文化氛围中规范、快速地传播汉语汉文化。
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寻找规范的普通话正音方法,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质量。
近些年来,也有不少人,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公开反对汉语拼音教学,认为汉语拼音的推广是对汉字的毁灭性打击,而且也实在是多余的,让刚入学的小孩子马上就学习抽象的汉语拼音,实际上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对这些,当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以调查为基础,深入研究,积极建设,进一步推动汉语拼音的教学。
对于现在存在的这些正面和反面的意见,我们都应该正视。
进一步研究与《汉语拼音方案》相关的各项内容是首要工作,也是这些从事语言研究的人不可以推卸的责任。
(二)研究的内容1.汉语拼音和对内汉语教学1.1《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2对内汉语拼音教学的范围和性质2.现行教材和读物的汉语拼音应用研究2.1基础教学教材和读物的汉语拼音应用研究2.2高等教育教材和读物的汉语拼音应用研究2.3大学普通话水平测试教材和读物的情况3对汉语拼音应用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能力研究3.1幼儿园教师和学生应用汉语拼音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能力3.2小学教师和学生应用汉语拼音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能力3.3中学教师和学生应用汉语拼音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能力3.4大学教师和学生应用汉语拼音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能力3.5社会测试对象应用汉语拼音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能力4对内汉语拼音教学的成绩、问题4.1对内汉语拼音教学的成绩4.2对内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三)研究方法与过程本论文以对内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的应用情况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定规模的调查、统计来掌握当前对内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拼音应用情况。
我们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立足于实际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再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得出对今后改进汉语拼音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我们对对内汉语教学-一幼儿园、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各个阶段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分别进行了调查。
调查以书面问卷的形式展开。
问卷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被调查者应用汉语拼音的主观认识情况进行调查。
这一部分几个题目可以使我们掌握当前这些正在学习或者使用汉语拼音的人们,在汉语拼音的用途、意义、不足之处等方面有什么样的认识。
第二部分是对被调查者的汉语拼音实际应用能力进行调查。
题目的形式主要有:标声调、改正拼写错误、按照拼写规范拼写词语或者短语以及句子、写出相应的书写形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