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从文段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__孔雀舞 ________跤 ________游戏(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要求,把需要重读的词语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①强调民族多:________②强调一起学习:________(3)文段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________的情景。
(4)用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窗外很安静的句子。
(5)读了文段,我仿佛看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_仿佛听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_。
【答案】(1)跳;摔;做(2)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3)下课后(4)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5)认真学习的画面;玩耍时欢快的笑声【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带着问题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2)朗读时的重音和停顿一样,重音也是朗读的基本技巧之一。
朗读过程中,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传达出生动活泼的语气,突出文章的重点。
如果将所有音节都读得一样重,就很难把文章的内容传达清楚。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结合课文内容补写内容要符合原文特点。
除了注意所写的内容,还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使上下文之间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简洁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1)跳、摔、做(2)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3)下课后(4)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5)认真学习的画面、玩耍时欢快的笑声【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此题主要考查对朗读时重音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
2.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
(三)樱桃不仅外表漂亮,它的味道也是香甜可口的。
红红的樱桃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摘一颗樱桃放进嘴里,一股香甜的汁水沁人心脾,甜中略带点酸,让人回味无穷。
(1)请把文中描写樱桃的味道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读了这段习作,我知道观察水果时还可以尝一尝________。
【答案】(1)它的味道也是香甜可口的。
摘一颗樱桃放进嘴里……让人回味无穷。
(2)味道【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它的味道也是香甜可口的。
摘一颗樱桃放进嘴里……让人回味无穷。
(2)味道【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
(二)茉莉花开得越多越大,香味也就越浓郁。
微风吹拂,飘来阵阵清香。
我总喜欢摘下几朵茉莉花放在床头,让阵阵清香伴我入睡。
(1)请把文中描写荣莉花的香味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读了这段习作,我知道观察事物,除观察形状和颜色以外,还可以观察________。
【答案】(1)茉莉花开得越多越大,香味也就越浓郁。
微风吹拂,飘来阵阵清香。
(2)气味【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茉莉花开得越多越大,香味也就越浓郁。
微风吹拂,飘来阵阵清香。
(2)气味【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
(四)水面上的红嘴鸥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捕食,它们是那样专注,又很有耐心,一动不动地等待着小鱼。
尽管鱼儿很机灵,但还是难以逃脱红嘴鸥锐利的眼睛,它的头像箭一样地扎进水里,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1)请把文中描写红嘴鸥捕鱼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读了这段习作,我知道观察动物时还要关注________。
【答案】(1)它们是那样专注……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2)它们的动作【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它们是那样专注……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2)它们的动作【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母亲告诉我_____这是一只翠鸟_____哦_____这只翠鸟我们的船_____在捕鱼吃呢_____(1)给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母亲告诉我________这是一只翠鸟________哦________这只翠鸟我们的船________在捕鱼吃呢________(2)读选文第1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并在文中找出答案,用波浪线画出。
(3)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读读选文的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
②找出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________从这些动作当中,我体会到________A.翠鸟是潜水高手。
B.翠鸟捕鱼时动作迅速。
C.翠鸟肚子饿得慌。
(4)通读选文,画线句子中“搭”的意思是________。
一个“搭”字使鸟儿有了灵性,从中我们感受到________A.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B.翠鸟通人性。
C.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5)请你写一句含有一连串动词的句子。
【答案】(1),;。
;,;,;。
(2)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3)一下子;没一会儿;冲、飞、衔、站、吞;B(4)乘,坐;A(5)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回到座位上坐下,从书包里拿出书本教在课桌上,准备上课。
【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5)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的运用。
故答案为:(1),。
,,。
(2)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3)一下子;没一会儿;冲、飞、衔、站、吞;B(4)乘,坐;A(5)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回到座位上坐下,从书包里拿出书本教在课桌上,准备上课。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5)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哇哇报歌鸟们希望有一个音乐批评家来赞美自己——同时也批评别人(这是必须的)。
可是要找出一个公正的批评家来,他们却没有办法取得一致的意见。
“那必须是一只鸟儿,”猫头鹰说。
他被选为主席,因为他是智慧之鸟。
“我们不能在别的种类的动物中挑选,只有海里的动物是例外。
鱼儿能够飞,像鸟儿能在空中飞一样,不过只有他们是我们的亲族了,但是在鱼儿和鸟儿之间,也还有些别的动物。
”这时鹳鸟就发言了。
他嘴里咯咯地冒出一个声音来:“在鱼儿和鸟儿之间,的确还有别的生物可选。
我提议选沼泽的孩子——青蛙。
他们非常富有音乐感。
他们在静寂的森林里唱歌,就像教堂的钟声一样,弄得我老想往外跑!”鹳鸟说,“他们一开口唱,我的翅膀就痒(yǎng)起来了。
”“我也提议选青蛙,”苍鹭说,“他们既不是鸟,也不是鱼,但是他们和鱼住在一起,而唱起歌来又像鸟儿。
”“好,这算是有关音乐的部分,”猫头鹰说,“不过报纸还必须记载树林里一切美好的事情。
因此我们还必须有撰稿人。
我们不妨把自己家里的每个成员考虑一下。
”于是小小的云雀就兴高采烈地唱起来了:“青蛙不能当编辑。
不能,应该由夜莺来当!”“不要叽叽喳喳乱叫!”猫头鹰说,“我命令你!我认识夜莺。
我们都是夜鸟。
他和我都不能当选。
我们的报纸应该是一个贵族化和哲学化的报纸——一个上流社会的、由上流社会主持的报纸。
当然它应该是一般人的机关报。
”他们一致同意,报纸的名称应该是“早哇哇”或“晚哇哇”——或者干脆叫它“哇哇”。
大家一致赞成最后这个名字。
这算是满足了树林里的一个迫切的需要。
蜜蜂、蚂蚁和鼹鼠答应写关于工业和工程活动的文章,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公正:________。
②独特:________。
(2)大家推荐青蛙为音乐批评家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办的报纸的名字是________,编辑有________。
(3)“于是小小的云雀就兴高采烈地唱起来了”的原因是()A. 为青蛙不能当选感到高兴。
B. 为能推选自家成员夜莺感到高兴。
(4)本文中的猫头鹰和课文《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你更喜欢谁呢?为什么?【答案】(1)指批评家公平正直,没有偏私;蜜蜂、蚂蚁和鼹鼠对工业和工程活动有独有的、特别的见解(2)他们富有音乐感;他们和鱼住在一起,唱起歌来又像鸟;哇哇;蜜蜂、蚂蚁、鼹鼠(3)B(4)我喜欢蚂蚁队长。
因为蚂蚁队长可以为他人着想。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