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五首之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五首之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6.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C.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一起快乐地庆祝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
D.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不但流连忘返,还与村民相约;虽然自己年老体弱,即使拄着拐杖,即使是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
5.对《己亥杂诗》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作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
B.在前住农家的路上,诗人越过一重重山,蹚过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行之时,忽见柳林浓绿,花丛艳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一路走来,诗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寻找到出路,到达目的地。
1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
(2)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3)《游山西村》中现在常被用来形容事情看似无法进行,突然又有了转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词鉴赏
1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3)对《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三、默写题
10.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中表达诗人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2.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8.《己亥杂诗》选自________,共350首。作者________,号定庵,________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9.《己亥杂诗》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________和________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C.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
二、填空题
7.《游山西村》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诗人,现存诗________首。
一、单选题
1.对诗歌赏析有误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B.“浮云”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1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12.默写。
(1),阴阳割昏晓。
(2)《登幽州台歌》中“,”体现作者独立于天地之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
(5)《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3.对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
B.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