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教学大纲总学时:280学时/年适用专业:江西服装学院在校大学生开课单位:江西服装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教研室一、讲课内容第一章跆拳道的历史、礼节、裁判第一节、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跆拳道的礼仪与礼节,行为规范;第三节、跆拳道的规则与裁判法;第二章跆拳道的特点、基本技术及竞赛组织第一节、跆拳道运动的特点与价值;第二节、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技术简介;第三节、跆拳道运动的竞赛组织;第三章跆拳道的战姿、步伐、手法、腿法、品势第一节、跆拳道的坐姿、站姿、行礼;技术点:姿态、神态;第二节、基本功:压腿、压肩、横叉、竖叉、正踢腿、侧踢、里合、外摆、(前倒、后倒、前滚翻、后滚翻、鱼跃前滚翻、鲤鱼打挺,如场地允许可进行练习)第三节、基本步法:前滑步、后滑步、上步、退步、跳换步、快步、上步侧滑、退步侧滑;第四节、基本拳法:正拳攻击,手刀等;第五节、基本腿法:前踢、抡踢、旋踢、后踢、双飞、360°抡踢、勾踢、侧踢、推踢、下劈;第六节、防守技术:前手格挡、后手格挡、手刀格挡、阻挡、阻截、撤步、前滑闪、后滑闪、跳滑闪;第七节、太极品势:太极一章、太极二章或太极三章;第四章体能锻炼第一节一般体能: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进行一般身体素质练习。
1.速度素质训练;2.力量素质练习;3.耐力素质训练;4.灵活性素质练习;第二节专项体能:结合跆拳道技、战术教学进行专项素质练习。
1.打击与抗打击能力训练;2.失控反应能力训练;3.移动能力训练;4.专项耐力训练;第五章考核方法与要求第一节、考核依据:以本大纲所讲述的内容为依据,考察学生跆拳道的基本常识及运用理论进行教学的实践能力。
第二节、两项素质: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选项进行考核,每单项不低于45分,总分60分为及格。
教学大纲说明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江西服装学院公共体育课跆拳道训练课程,是根据我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的,也是一门较系统讲授跆拳道运动概述、发展过程、竞赛与裁判法的课程。
在内容上它包含跆拳道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比赛意识、身体素质练习等方面。
(二)目的与任务(1)、以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几个主要目标为宗旨,以跆拳道运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跆拳道运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和加深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喜爱、丰富我校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的健康大学生。
(2)、通过跆拳道的理论和技术实践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跆拳道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跆拳道的基本技术、技能,全面提高其身体素质。
(3)、注重品德修养,把“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跆拳道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战术,裁判规则与裁判法,并能持之以恒的加以练习,为终生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跆拳道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跆拳道运动的主要技术和战术,并在比赛中能初步运用;初步了解跆拳道竞赛的方法;了解跆拳道主要技战术,初步掌握各项跆拳道基本技术。
三、教学内容:(下划线为教学重点,*为教学难点)(一)理论部分章节名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讲:跆拳道运动简介及发展1.跆拳道运动简介:1.1跆拳道比赛方法及特点*2.跆拳道运动发展概况:2.1世界跆拳道运动的发展:2.2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2.3跆拳道竞赛工作:2.4基本技术及教学:1.准备姿势及品势准备等:2.步伐:3.拳法4.腿法2.5基本战术及教学* 1.跆拳道战术基本理论:*2.进攻战术:群众性、技巧性、集体性、休闲性等。
单循环淘汰赛。
动作简练、直接、实用、倡导“以礼始、以礼终”。
世界跆拳道运动发展的情况,特点,趋势,世界大赛简介。
中国跆拳道运动发展概况,我国对世界跆拳道运动的贡献。
赛前准备工作,竞赛期间的工作,竞赛结束工作。
准备姿势、腿法、拳法。
格斗式、马步站桩式。
前进步、后退步、左右移动步、前后跟步等。
格档直拳等。
前踢、横踢、下劈、旋风踢、侧踢、后踢、后旋踢、双飞等。
跆拳道战术的概念,战术分类。
直攻战术、抢攻战术、佯攻战术、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对跆拳道运动有一概括了解,重点讲授跆拳道运动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中国对世界跆拳道运动的贡献。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跆拳道比赛的组织工作,重点讲解单循环制的编排、赛程安排和评分标准。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了解各项技术的分类,动作方法,动作要领,教学顺序,教学步骤,常犯错误及纠正。
重点为常用技术。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跆拳道运动的主要战术,重3.打靶战术:4.教学比赛:* 迂回战术、制长战术、制短战术、多点战术、体力战术、心理战术、重创战术。
原地靶、移动靶、反应靶、组合靶等。
点讲解与学生水平相当的战术,初步了解主要战术的教学步骤。
(二)实践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教材次要教材基本要求技术部分:1.准备姿势及品势准备。
2.步法:3.拳法:4.腿法:*战术部分:1.进攻战术:2.打靶战术:3.教学比赛:左、右格斗式及品势准备等。
前进步、后退步、左右移动步、前跟步、后跟步、前上步、后撤步、后上步、交叉步、连续步等。
格档直拳等。
前踢、横踢、下劈、旋风踢、侧踢、后踢、后旋踢、双飞等直攻战术、抢攻战术、佯攻战术、迂回战术、制长战术、制短战术、多点战术、体力战术、心理战术、重创战术原地靶、移动靶、反应靶、组合靶等。
中、高、低格斗准备式。
组合步法的组合,和左、右、前、后方向移动衔接的节奏。
拳法与腿法的结合使用技巧。
每种腿法的中、高、低方位的力点,提膝高度。
模拟实战讲解。
根据对方的左右拿靶,进行打靶。
看录像,组织比赛。
明确格斗式的目的、基本要求和动作的方法。
以格斗式为基本,无论向任何方向,均保持格斗式两脚之间的距离。
要求:步法轻快、迅速,移动灵活。
拳法:掌握拳的路线、方向、发力的要领等腿法:掌握每种腿法的名称、路线、方法、提膝的方向要点等。
主要是根据对手的不同,来改变临场的战术应用。
使学生掌握每个动作的分类、方法、使用要领。
明确比赛的性质、方法、和比赛得分标准等。
五、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与学时的分配,跆拳道教学每周课时10学时,其中理论部分为每周一学时。
实践部分为32个学时。
(具体见下表)根据教育目标,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技术、战术的掌握程度和比赛能力,兼顾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主要技战术教法的了解程度。
考核内容、方式与要求1、考核内容及比例理论知识:第一学期的体育理论(体育概论)占该学期的30%;第二学期的体育理论(专项理论)占该学期的30% 平时成绩:每学期占20%。
技术水平:第一学期占40%;第二学期占50%;体质考核:第一学期占40%;第二学期占40%2、考核方法及要求(1)专项体育理论知识考核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情况评定成绩。
(2)技术水平考核考试: 1、品势;2、基本技术打靶;3、理论考试(第二学期考试理论课考试:①体育概论②专项理论)考试内容:第一学期考核内容:( 1 )基本礼仪、太极一、二章( 2 )步法:前进步、后退步、后撤步、侧移步、跳换步、孤形步、前后垫步、前冲步,组合步。
( 3 )基本腿法:后旋踢、双飞踢、旋风踢、单腿连踢( 4 )组合技术:前垫步、左侧踢接右劈腿、跳换步、左侧踢接右横踢、原地右摆腿接左劈腿、左前踢接右侧踢、右横踢后滑步接左劈腿、右格防同时左前踢接右后踢、右劈腿接跳转体横踢第二学期考核内容:( 1 )太极三、四章( 2 )右格防同时左侧踢后撤步 -- 接右后旋踢—假动作作右下踢接 -- 右摆踢后撤步右劈腿 -- 左推踢接右前踢上步腾空右侧踢 -- 侧挡防横踢同时劈腿反击锁骨右横踢接左移步后摆踢 --( 3 )右格防同时左侧踢后撤步 -- 接右后旋踢—假动作作右下踢接 -- 右摆踢后撤步右劈腿 -- 左推踢接右前踢上步腾空右侧踢 -- 侧挡防横踢同时劈腿反击锁骨右横踢接左移步后摆踢( 4 )实战几分赛考核方法:1.两人一组按照规定的考核内容进行考试,每人品势考试一次,打靶左、右各二次。
2.第一次不及格,第二次视为补考,但最高分为60分。
3.技评占60%、礼节占20%、气势占20%。
4.技评标准:90-100分:品势和基本技术、整套或动作的路线、方向准确。
动作要求:规范有力、节奏好、击打准确、协调、动作明显、声音宏亮、礼节好。
80—90分:品势和基本技术、整套或动作的路线、方向准确。
动作要求:动作基本规范、击打准确、协调、声音宏亮、礼节好。
70—80分:品势和基本技术、整套或动作的路线、方向准确。
动作要求:动作协调、基本连贯、击打准确、声音宏亮、礼节好60—70分:品势和基本技术、整套或动作的路线、方向能完整打下来,没有错误或漏掉的动作。
动作要求:基本准确、有力、声音宏亮、礼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