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项目(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种植项目)

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项目(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种植项目)

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构树扶贫爱心助学项目实施方案 (3)1.1 项目名称 (3)1.2 建设时间 (3)1.3项目背景 (3)1.4、建设目标 (5)1.4.1总体工作目标 (5)1.4.2 2016年度工作目标(落实目标3000亩) (6)1.5、工作原则 (7)1.6 组织实施方式 (7)1.7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8)1.8 投资预算 (9)1.8.1 自建3000亩投资预算: (9)1.8.2 扶持贫困户、贫困村7000亩投资预算: (10)1.8.3其他费用投资预算 (10)第二章构树扶贫爱心助学专项基金概况 (10)2.1 基金的缘起 (10)2.2 基金的理念 (12)2.3 基金的职责 (12)2.4基金的意义 (12)2.4.1 对社会发展 (12)2.4.2、对精准扶贫工程 (13)2.4.3对贫困学生及其家庭 (13)2.4.4、对爱心企业和人士 (13)2.5 专项基金的用途 (14)2.5.1 用于贫困学生 (14)2.5.2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经费 (14)2.6 业务的范围 (14)第三章专项基金章程 (15)第四章构树扶贫基地众筹募集认领基地方案 (23)第五章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简介 (24)附件1 国家民政部法人登记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 民政部批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构树扶贫爱心助学项目实施方案1.1 项目名称国家级贫困县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万亩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1.2 建设时间2016年3月——2021年3月1.3项目背景杂交构树是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利用传统杂交育种方式,通过太空搭载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具有抗逆性多用途速生树种,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性强,属丰产型树种,当年种植即可砍伐,且次年萌生,可年收割多次。

在荒山、荒地上种上一亩“太空杂交构树”,采集树皮、树干、树叶出售,一年收益2400——3000元,这样的稳定的收益能持续20多年;1万亩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种植实验基地,每年可以产生2400万——3000万的经济收入,扣除土地租赁、基地管护、管理税收等费用,年平均产生2000万以上的纯利润,用于乡村教育事业。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2015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项目列入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

把构树扶贫助学与陶行知乡村教育理念相结合,探索杂交构树综合利用和构树产业化扶贫发展新途径,可以长期稳定地为精准扶贫与乡村教育事业提供大量的办学和助学资金,又促进了贫困县贫困生态环境改善和当地的贫困群众的脱贫增收,为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攻坚伟大事业注入新活力。

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构树扶贫乡村教育专项基金,旨在搭建一个在十大精准扶贫模式下,新型高效的乡村教育的实验平台,将有效地把构树扶贫与乡村教育模式相融合,吸引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以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实验模式,积极参与到构树精准扶贫产业中,实现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专项基金资本化、产业化、规模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精准化、科学性、长效性。

为此,在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的领导下,构树扶贫乡村教育专项基金管委会的具体实施计划,首先将组织构建“国家级贫困县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希望能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回乡创业青年和贫困学生,首期募集5000万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建设1万亩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种植实验基地,通过构树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和构树产业化建设,在之后的20多年内,每年可以稳定地产生2000万以上的经济效益,这样,专项基金一方面每年有2000万以上办学资金的输血注入,用于帮助贫困县的贫困学生来圆自己的求学梦职业梦,另一方面,绿化了贫困县的边际土地,促进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万亩构树种植实验基地的产业化发展,可以有效地带动、帮扶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使其迅速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1.4、建设目标1.4.1总体工作目标根据项目实施区域的贫困村、贫困户规模与分布,结合各省市贫困县的社会经济状况、土地资源和植被结构、交通运输条件等基本条件,根据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和各省市扶贫办的总体规划,具体部署、实施和要求。

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即2016至2020年度,采取以下三种方式相结合,落实1万亩构树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建设任务。

1、3年内,项目实施区内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年帮扶建设1000亩以上构树精准扶贫实验基地,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在实施区域的贫困村当中筛选符合构树精准扶贫实验基地建设条件的建档贫困户100户,免费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回购,帮扶每户建设10亩以上的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确保每户年收入超过万元,计划落实3000亩。

二、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鼓励项目区内的一般农户自建杂交构树种植实验基地,协助当地扶贫机构与组织,提供种苗贷款、技术支持和产品回购等相关的政策与服务,计划落实1000亩。

三、在实施区域的贫困村(社区),规模化建设2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种植实验基地,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省首批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和省级美好乡村建设村可以优先申请建设村集体的构树扶贫种植实验基地,帮助村(社区)在20至25年内,稳定实现集体经济年均收入20万元左右,计划落实3000亩。

四、利用项目实施区域内,选择集中连片的荒滩、沙丘和岗坡地,实施土地流转,由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专项基金投资建设10个300亩以上规模的标准化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种植实验基地,为慈善捐助企业和社会慈善捐助各界集中建设构树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爱心实验林,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在项目实施地区构树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表率示范作用,以全面实现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目标,计划落实3000亩。

1.4.2 2016年度工作目标(落实目标3000亩)1、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2016年度在项目实施区贫困县的5个乡镇各选择1个试点贫困村,在试点贫困村的基础上,每村10户,共计选择50户贫困户,重点扶持每户建设10亩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计划落实——500亩。

2、本着自愿的原则,鼓励扶持一般农户建设10亩以上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计划落实——500亩。

3、2016年计划在项目实施区域内的行政村、居委会,特别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省首批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和省级美好乡村建设村可以申请建设村集体的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每村(居委会)拟建设200亩左右的构树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每村(居委会)投入建设资金约100万元,在20至25年内,每个基地持续实现构树扶贫村集体收入,年均40万元左右,计划落实1000亩。

4、积极有序推进,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的自建规模200亩以上的杂交构树种植实验基地,计划落实1000亩。

1.5、工作原则在实施构树扶贫助学试点工程过程中要坚持六个原则,即: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政策扶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2、坚持先贫困户,后一般户,再行政村的原则;3、坚持群众自愿、符合条件,宣传到位、程序到位,不强迫、可调节的原则;4、坚持严格执行政策,合理分配收益,确保贫困户利益的原则;5、坚持公开招投标,确保公平公正和质量安全长效的原则;6、坚持统筹规划、严加监管的原则。

1.6 组织实施方式各县区成立陶行知构树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种植实验基地的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各乡镇均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加强构树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种植实验基地试点项目的组织领导,并将构树扶贫助学工程作为乡镇和县直单位扶贫开发工作考评和县直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

明确县直有关部门及乡镇职责:县区发改委负责做好协调项目备案、基地建设土地指标和相关配套政策资金的争取等工作;县扶贫办负责到户(含贫困户和一般户)的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以及相关政策资金争取工作;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负责村集体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县财政局、金融办负责项目配套资金的筹措、整合等服务工作;县招标采购管理局负责项目招投标组织实施工作及技术第三方(有关专家)确定工作;县民政局、县残联配合做好贫困生实施帮扶对象审核工作;县林业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为种植实验基地建设提供项目用地报批、环保、林权等相关服务工作;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基地规划,土地流转、基础建设、种苗选购、种植计划、日常管护、技术培训、设备购臵以及项目备案等工作;乡镇负责配合做好村集体构树扶贫助学种植实验基地建设项目,以及构树扶贫助学贫困生的筛选、配套资金筹措与收取、帮扶对象确定、帮扶措施落实、施工协调等工作。

1.7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试点方案编制、试验阶段(2016年5月底前):由发改委牵头,扶贫办参与,组织完成构树扶贫乡村教育工程的试点基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于5月5日前将初稿上报到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省市扶贫办,5月15日前上报正式稿。

2、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成立县级构树扶贫乡村教育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县动员会议,部署工作任务;乡镇、村分别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各相关牵头负责部门组织做好政策宣传和调查摸底等工作。

3、建设资金安排与设备采购(2016年6月——2016年12月):由县招投标采购管理局发布招投标公告,2016年12月底前完成构树采摘与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的采购,确定中标企业,签订安装、供货合同。

同时县财政局、金融办等相关责任部门及各乡镇、村根据要求做到配套资金筹措到位。

4、建设竣工(2018年6月底前):农户自建的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种植实验基地要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试点实验,发挥带动示范效益,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2018年6月30日前,各实施单位按时完成种植实验基地全部建设项目,专项基金会负责及时组织技术培训,签订产品保购合同,完善后期专业服务队伍。

6、项目验收(2018年12月底前):各相关牵头部门组织技术第三方、监察、审计、财政、扶贫办、林业等单位对构树扶贫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开展工程验收和技术验收,出具项目评估及验收报告。

1.8 投资预算1.8.1 自建3000亩投资预算:1、土地租金,3000亩×500元/亩•年=150万元。

2、土地开垦整理费,3000亩×2500元/亩=750万元。

3、种苗费,1000株/亩×3000亩×3元/株=900万元。

4、肥料费,3000亩×300元/亩•年=90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