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分离工程01[1]

化工分离工程01[1]


控制释放
将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以一定形式与膜 结构相结合,使这些活性物质只能以一定速度通 过扩散等方式释放到环境中。
膜生物传感器 由生物催化剂酶或微生物与合成膜及电极转
换装置组成,模仿生物膜对化学物质的识别能力 制成,为酶膜传感器和微生物传感器 。
返回
1.3.2分离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
复合分离过程
◆蒸汽渗透 例:发酵液脱水制无水乙醇
水与醇形成二元共沸物,共沸点:78.15℃,
三、膜过程的集成
x=0.894(mol)
优点:取长补短 例:分离悬浮液为高固体含量物料 将超滤、反渗透、渗透蒸馏组合在一起。
返回
1.4 设计变量
变量: 用于设计分离装置的参数/物理量. 如进料 流率, 浓度, 压力, 温度, 热负荷, 机械功的输入( 或输出)量, 传热面积大小, 以及理论塔板数等.
分离工程
教师:蒋春跃 制作:何寿林
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地位:专业基础课 ■前期课程: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 ■重点: 1.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公式
的理解 2.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征 3.对设计、分析能力的训练 4.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应掌握:
◆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 ◆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 ◆强化、改进操作途径 ◆对新分离技术有一定了解
优点:集原分离过程之所长,避其所短。 适用于: 特殊物系的分离。 ◆萃取结晶(加和结晶) 分离:①挥发度相近的组分。
②无机盐生产(优点:节能)
溶剂可萃取出部分水。
◆吸附蒸馏
气一液一固三相分离过程
吸附分离优点 :
分离因子高,产品浓度高,能耗低。
缺点:吸附剂用量大 ,收率低。 ——形成互补
◆电泳分离
不同蛋白质在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中,其溶解度不 同,在电场作用下,这些带电的溶胶离子在介质中的 泳动速度不同,实现不同蛋白质的分离。
● 精选金属的提取
● 食品除水、除毒、病毒分离、同
位数分离
● 三废处理
返回
1.1.2 分离过程在清洁工艺中的 地位与作用
清洁工艺:生产工艺和防治污染有机的结 合,将污染物减少或消灭在工艺过程中。
——面向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重大课题。
化学工业污染来源:
未回收的原料 未回收的产品 有用和无用的副产品 原料中的杂质 工艺的物料损耗
1.1.1分离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 性
1.1.2 分离过程在清洁工艺中的地 位与作用
返回
一般化工生产过程:

石油

天然气
工 原
反应
分离
产 品
生物质

例1:乙烯水合生产乙醇


循环乙烯
放 空


放 空水

12
C2H4 H2 0 C2H5OH
345 6 7



93% 产品
8 9 10
废水
废水
化学吸收——化学反应与吸收相结合
被溶解的组分与吸收剂中的活性组分发生反应 ,增加传质推动力, 如烟气脱硫。
化学萃取——化学反应与萃取相结合
溶质与萃取剂反应。如:络合反应;水解;聚合
反应(催化)精馏——化学反应与精馏相结合
例:酯化、皂化、酯交换、胺化、水解…
膜反应器——优良分离性能与催化反应相结合
例:利用多孔陶瓷膜催化反应器,进行丁烯脱氢 制丁二烯。丙烷脱氢制丙烯。
子的分级。
浓电解质
产品




阴离子交换膜
进料
阳离子交换膜
推动力:电化学势
传递机理:反离子经离子交换膜的迁移
膜类型:离子交换膜
热扩散:
顶瓶
温度 梯度
底瓶
热线 冷壁
原理:
先建立稳定的温度梯度, 气体中较轻的组分向热线 方向飘逸,再建立稳定的 浓度梯度,热线附近的气 体由于密度较小流向上顶 瓶;冷管壁附近的气体由 于密度较大向下底瓶流动。
废物最小化?
清洁工艺综合考虑:
● 合理的原料选择;
● 反应路径的清洁化;
● 物料分离技术的选择; ● 确定合理的流程和工艺参数。
核心: 化学反应/过程绿色化
●原料绿色化:采用无毒无害原料 采用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质)
●产品绿色化:设计安全的化学品 设计可降解的化学品
●过程绿色化:采用原子经济性反应 采用绿色催化剂 采用绿色溶剂 过程强化外场强化 流程集约化 装备微型化
分离装置的设计: 就是要确定上述物理量间相互 联系, 相互制约.
设计变量: 由于变量太多, 所以设计者只能规定 上述变量中的若干个变量的数值. 如果设计过 程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数目少于设计变量的 数目,设计就不能进行. 反之, 给定数值的物理 量过多, 设计也无法进行.
因此,设计的第一步不是选择变量的具 体数值,而是要知道设计者所需要给定 数值的变量数目。
简单过程:一般按经验给出。如一处进 料的二组分精馏塔:进料流率、进料浓 度、进料状态、塔压、釜液浓度、馏出 液浓度以及回流比。计算:精馏段理论 塔板数,提馏段理论塔板数,以及冷凝 器,再沸器的热负荷等。
复杂过程:Ni=Nv-Nc
式中:Ni为设计变量;Nv为描述系统的独立 变量数;Nc为变量间的约束关系数(即描 述约束关系的独立方程式的数目)。
速率分离过程特点:
■节能 ■环保优势 ■新的方法
返回
1.3.分离过程的集成化
目的:实现清洁工艺 使物料能量消耗最小;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
1.3.1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 1.3.2分离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 1.3.3 过程的集成
返回
1.3.1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
目的:
改善不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因数, 减少设备、操作费用、节约资源和能 源。
由催化裂化 装置主蒸塔 顶产物中回

热量(

收乙烷及较
L
ESA)
轻的烃。


MSA
或 共
L或V



原料
相态 L:
汽、液 或汽液 L 混合物
液体溶剂( MSA)或塔 釜加热(
ESA)
液体共沸剂 (MSA)或 塔釜加热(
ESA)
改变原溶 液的相对 挥发度
以苯酚作溶 剂由沸点相 近的非芳烃 中分离芳烃 ;以醋酸丁 酯作共沸剂 从稀溶液中 分离醋酸。
闭路循环系统:
将过程所产生的废物最大限度地回收和
循环使用。
产品


1
1
1

物 2

物 2
排除
2
1—单元过程;2—处理
实现分离与再循环系统使废物最小化的方法: ●废物直接再循环
例:废水
●进料提纯
例:氧化反应采用纯氧
●除去分离过程中加入的附加物质
例:共沸剂、萃取剂
●附加分离与再循环系统
例:分离废物中的有效物,循环使用
返回
1.3.3 过程的集成
一、传统分离过程的集成
合理组合传统分离过程,扬长避短,达 到高效、低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
共沸精馏与萃取集成
环己烷 +苯
环己烷+丙 酮共沸物
环己烷 丙酮+水
丙酮

丙酮
纯苯

优点:无污染
二、传统分离过程与膜分离的集成
将膜技术应用到传统分离过程中
◆渗透蒸发
用来分离挥发性液体混合物,恒沸、近沸点物系。
上述原因促使:
传统分离过程不断改进和发展 例:反应精馏;吸附;… 新分离方法不断出现和实现工业化应用 例:膜分离;热扩散;色层分离;…
返回
思考: 循环经济、产业链、工业园区等
1.2 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1.2.1 平衡分离过程 1.2.2 速率分离过程
返回
1.2.1 平衡分离过程
混合物 分离设备
产品
分离媒介
分离媒介:能量、物质、压力 平衡分离过程——借助分离媒介,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
成两相系统,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相平衡 的两相中不等同的分配为依据而实现分配,表征 量分配系数。
平衡分离过程的分离单元操作
原料 分离媒 分离原 工业应

相态: 介: 理: 用:

减压 挥发度( 海水淡化生
液体
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刘家祺.分离过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主要参考书:
陈洪钫,刘家祺.化工分离过程.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 1995
返回
第一章 绪 论
1.1分离过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 作用 1.2 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1.3.分离过程的集成化
学习方法与要求
1.1 分离过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和作用
=RTC/M
式中C为溶解盐的浓度,g/cm3;M为离子状态的 各种溶质的平均分子量。若从含盐0.035g/cm3的 海水中制取纯水,M=31.5,操作温度298K。问 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多少kPa?
习题-pp23
解: C=0.035g/cm3=0.0351000g/L=35g/L
=RTC/M=8.314[kPaL/(molK)]298[K]
1-固定床催化反应器;2-分凝器;3、5、9-吸收塔;4-闪蒸塔;6-粗馏塔; 7-催化加氢反应器;8-脱轻组分塔;10-产品塔
涉及分离过程:吸收:3、5、9; 精馏:6、8、10;闪蒸:4
例2:二甲苯生产

混合二甲苯 循环混合二甲苯
3
H2

轻烃类 非芳烃
苯和甲苯 芳烃
H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乙二醇
12
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