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素养提升1
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专题课程(选修)考试 考试答卷
考试题目:共10题 | 考试时间:3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得分30分
1. 【单选题】 中国最早的纸人民币
C. 银票
D. 交子
正确答案:D
提交答案:D
2. 【单选题】 文化交流的()越来越重要,保证双方对各自表达的正确、全面、客观的理解是相互认同、合作的基础之一。 【10 分】
A. 马克思
B. 卡尔·亚斯贝斯
C. 恩格斯
D. 韦伯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
5. 【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美国与欧洲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主要是因为()。 【10 分】
A. 认识文化的历史节点不同
B. 国家的经济力量不同
C. 文化交流的途径不同
D. 文化活动的频度不同
正确答案:A
提交答案:
6. 【单选题】 相对于一个复杂的语言文字系统,()的视觉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起到更直观、更生动的效果。 【10 分】
A. 黄河中下游
B. 长江中下游
C. 珠江领域
D. 长白山以北
正确答案:A
提交答案:
9. 【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三大发明来源于()。 【10 分】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
10. 【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农业社会中国的市场经济发达,这是跟()有关系的。 【10 分】
A. 效率性
B. 有效性
C. 信息化
D. 智能化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B
3. 【单选题】 从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发展来看,()才能真正代表一个民族的持久生命力。 【10 分】
A. 富强
B. 文明
C. 经济
D. 政治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B
4. 【单选题】 德国思想家()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 【10 分】
A. 中国经济结构
B. 中国社会结构
C. 中国历史结构
D. 中国政治结构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
A. 文字
B. 非文字
C. 图像
D. 非图像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
7. 【单选题】 本课程认为,建立一种具有最大()的文化传播方式,克服文化交流的理解偏颇与认同误差,是实现不同文化和睦相处的重要前提。 【10 分】
A. 差异性
B. 共同性
C. 通约性
D. 协调性
正确答案:C
提交答案:
8. 【单选题】 夏商周时期,中国文明的中心是在()。 【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