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地球物理学》2011复习题

《固体地球物理学》2011复习题

地震的成因与分布
◆地震常用基本概念;◆地震的类型与成因;◆近、远、浅、中、深源地震的划分。

◆震级和烈度的概念及二者间联系与区别?烈度都同哪些因素有关?
▽天然地震依成因分哪几种类型?构造地震的成因及主要动力来源。

◆全球地震主要分布;我国为什么地震多而强烈?哪些省份和地区地震相对频繁和强烈? 地震波的走时方程
◆单层地壳模型,近地震波主要类型、传播路径、走时方程、走时曲线及相互间关系。

◆由近地震波可获得哪些地下结构的参数?绕射波及出现的距离同哪些参数有关? ▽地震波走时曲线主要有哪些用途?
◆球对称介质的概念及折射定律(证明远震射线为曲线)。

▽射线方程;走时方程;
◆本多夫(Benndorf )定律——走时曲线斜率等于射线参数p 。

地球内部的速度分布与地震射线
▽射线的曲率。

◆不同的速度分布(0;0;0>=<dr dv dr dv dr dv )与射线形状的关系。

◆高速层(间断面)、低速层(间断面)对地震射线的影响。

1.地幔折射波;
2.核面反射波;
3.地核穿透波与地核;
4.震中附近的反射波;
5.面波。

◆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

◆固体地球分哪些层、区?划分的大致深度及依据。

◆“M”和“G”界面各是哪两个层圈的分界面,属何性质?
◆什么叫“影区”?是何原因引起的?相应的走时曲线有何现象?
▽什么叫20o 间断面?大致对应的深度。

◆当r v dr dv /,,/>=<时,讨论相应的射线路径。

▽当地表曲率可以忽略时,射线方程为⎰-=M Z p v v dz t 022212 ;⎰-=∆M Z p v
pdz 0221 ◆证明在一个半径为R ,P 波速度为α的均匀球体内走时:2sin 2θα⋅=R T ◆绘出pSKP ,PcSPKP 的传播路径,“K ”表示何意?并说明1pkp 与2pkp 有何不同? 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反演主要有哪几种方法?方法比较及关键问题。

◆面波的频散特性;◆瑞利面波与勒夫面波的概念与特点。

◆相速度与群速度的概念及关系。

◆地球自由振荡的概念、主要类型、应用及与地震波的关系。

▽地球介质Q 值的概念(表达式)及意义。

◆地震机制的概念;求波初动解主要采用什么资料及可得到哪些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