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

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

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进行调研问卷:程基发(126229),杨世豪(126217)收集整理资料:田勇(126225),丛培双(126209)完善调研报告:宋挺(126201),吴禹阳(126221)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摘要:腐败问题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腐败问题已经严重地引起了群众的不满,败坏了党风政风民风,影响和伤害政府威信,损害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并且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从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出发,通过调研问卷的形式,初步得出结论:公民对腐败都持有深恶痛绝的态度。

并归纳终结了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和对解决腐败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民;腐败问题;看法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是人类社会健康肌体上的毒瘤,不管古代近代还是当代,不管中国还是外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腐败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个别现象,都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顽疾。

当前腐败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腐败与反腐败问题都成了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也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大话题。

在中国“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中,“中国腐败问题”被网友评为未来十年十大挑战之首;“人民网”调查显示,94.5%参与投票的网友认为“中国社会腐败问题很严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曾综合各方面数据,包括公开的和一些人大代表的议案,推算仅2006年的政府“三公消费”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国是3000亿元左右,公款吃喝2000亿元左右。

90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

“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22%。

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当前中国腐败问题十分严重。

中国腐败问题,主要在于“滥用职权、铺张浪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

”其关键在于一个“权”字。

权力滥用,浪费、贪污、受贿、谋私等等等等接踵而至。

一、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腐败问题”这个词对于公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汇了,现在的每一个公民几乎都了解几种当前腐败问题的形式。

下面总结归纳了大多数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

(一)表现在政治上的腐败。

政治方面的腐败通常表现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违背党纪、政纪和法律,公民通常知道的和认可的有:投机钻营,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个人专断,压制民主,执法不严,官官相护,权大于法,等等。

例如河南卢氏县前县委书记杜保乾的“政治腐败”案。

(二)表现经济方面的腐败。

它主要表现为经济生活方面相关的权钱交易,贪污受费,以权经商,公民往往更加了解此方面的腐败,因为这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吃“回扣”,拿“红包”,等等。

例如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先后16次非法收受贿赂达人民币230万元、澳币1万元,给国家和地方造成了巨大损失。

(三)表现在道德品质上。

这类腐败现象主要是生活糜烂,道德败坏,如嗜赌成性,吸毒成瘾,乱搞两性关系,甚至嫖娼宿妓等。

公民对这方面的腐败往往是深恶痛绝。

例如,湖南省隆回县人民政府原助理调研员、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原常务副指挥长曹乐伟,在2003 年3月至4 月期间,多次与他人以打麻将、字牌等形式进行赌博,一次输赢数万元。

(四)表现作风方面的腐败。

这包括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两个方面,工作中的高高,在上、滥用权力、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等官僚主义作风,以及生活中的奢侈糜烂、公款吃喝、沉湎色情等,均属作风腐败。

公民对这类腐败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和表示痛恨的。

如一些党员、干部的严重失职渎职,执法犯法,徇私舞弊等。

例如,2003 年至2009 年,张永斌利用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或个人在企业改制、工程款拨付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收取贿赂人民币410万元,美金1.3万元、欧元8000元,共计折合人民币428万元。

二、公民普遍认同的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公民都十分关注腐败问题,也都了解一些腐败的主要形式,更进一步深思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下面总结归纳几点公民普遍认同的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

(一)道德观念淡薄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很多公民皆认为腐败问题是道德问题。

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

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

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某地一个被查处的法院院长曾说:“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天气,在我的地盘上,什么法律、民主均属子虚乌有。

”这些狂妄的话语反映了在公共权力监督和制约中存在严重问题。

对权利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无物“,是公民普遍认同这个观点。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公民认同的造成腐败问题的原因之一,中国现还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发布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

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四)国家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在大多数公民对腐败的官员表示愤怒与痛恨时,也有少部分公民对腐败的官员表示理解,他们认为国家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是使官员腐败不可忽视的原因。

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

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了的。

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利用其工作便利谋取私利。

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目的。

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

在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滥用特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行为正好成为低工资的一种合理而不合法的补充。

而反腐败比较成功的一些国家,对政府工作人员实行比较优惠的工资政策,让他们得到比私人部门稍高的收入。

三、公民普遍认同的对预防腐败问题的几点建议预防腐败至关重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所谓预防,就是要通过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发展民主、制约权力、强化监督,逐步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就是要筑牢防范以权谋私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领导干部的免疫力;就是要防微杜渐。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预防腐败人人有责。

下面归纳了几点公民普遍认同的对预防腐败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很多公民都赞同这一观点:腐败问题其实是思想问题。

所以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教育是预防腐败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

如果所有的权利官员们都能够清楚的明白他们的义务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腐败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腐败问题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在今后防腐工作中建议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教育,最终做到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自觉抵制腐败、反对腐败。

(二)加强体制和机制的完善我国的反腐体制和机制实际上还很不完善,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完善的反腐体制和机制,就能够很有效地进行反腐工作,达到预防腐败问题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腐败案件都是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初查的,但是国家法定侦查机构却是检察机关或受其委托的公安机关,这造成了案件调查方面的权责不对称。

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尴尬的现象,就是在大多数腐败案件侦查过程中,首先进行调查的是纪检监察机关,但是他们分别作为党内和政府内部的监督机构,并没有获得授权使用一些强制性的侦查手段,这使得他们的调查往往是不彻底的,使得虚痘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所以加强我国反腐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完善,已经刻不容缓。

(三)加大打击力度腐败问题令人痛恨,但为什么当前的腐败问题屡戒不止,多数公民都认为是其打击力度不够。

也的确,我国当前对于反腐工作的打击力度确实不够!故笔者和广大公民都认为.对于腐败现象,要加大打击力度,严惩腐败行为。

对腐败分子,必须依照党纪、政纪、国法坚决惩处,决不能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而轻判或者不判,人民群众对腐败是相当痛恨的,如果惩治腐败成为一种假象,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度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既能对领导干部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也能教育干部,鼓舞群众,有利于今后反腐工作更好开展。

(四)接受群众监督什么事只要放到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腐败问题就好解决。

公民普遍认同接受群众监督是预防腐败问题的有效途径。

党和政府只有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在预防腐败问题方面,人民又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今后防腐工作中建议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让官员们做到在工作中,时刻牢记着接受群众的监督,按照要求及时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及时接受群众集体的监督,及时汇报工作,从而有效地做到接受群众监督,预防腐败问题。

四、总结本文以公民对当前腐败问题的看法出发,总结并阐述了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产生腐败的原因,和预防腐败的几点建议。

当前中国的腐败行驶时非常严峻的,反腐败的道路也是十分漫长的。

我们必须要对腐败问题表现出来的新动向、新形式不断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新对策,力求对其有效遏制。

挑战腐败,中国任重而道远。

我们坚信:随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实施,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各项反腐措施的落实,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法制体制的逐步确定,腐败现象必定逐渐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