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富硒技术的应用

小麦富硒技术的应用

小麦富硒技术的推广应用
硒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解毒、保护心血管、保护肝脏、抗肿瘤等作用。

根据医学界统计,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缺硒。

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从东北三省到云贵高原,从青海西藏乃至东部大多数沿海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以上居住的人口缺硒。

科学家研究发现,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患者等均与人体内缺硒密切相关。

据武汉工业学院李庆龙教授介绍,我国居民每天膳食中硒的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仅靠天然食品中的硒摄入量已不能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而富硒小麦的出现解决了这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一、小麦富硒技术
1.“富硒增产素”拌种技术。

取富硒增产素250g,用水稀释拌1亩地种子,拌匀放一小时播种(如进行喷施可不拌种)。

2.富硒增产素喷施技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头水后、二水前结合喷施除草剂,喷施富硒增产素,每亩用250g富硒增产素对水30kg均匀喷施;第二次在小麦抽穗期喷施,每亩用250g富硒增产素对水45kg均匀喷施。

二、富硒小麦栽培技术
1、整地与施肥
1.1 选择肥力中上等、轮作三年以上的砂壤质土地,要求秋深耕20—24cm,每三年深耕一次,突破犁底板结层。

适时适量储水灌溉,及时磙耙,做到地平、块小、土碎、墒好。

1.2 结合秋翻每亩底施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在整地时随机播入。

拔节期(春5叶露尖)随水追施尿素20公斤。

2、选种
2.1 种子处理:每公斤种子用75%的卫福可温性粉剂(含福美双37.5%)2.2—2.8克拌种或选用20%的粉锈宁32m1兑水50公斤。

2.2 品种选择一般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

目前主要用当地推广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如郑麦9023、郑麦366等。

3、适时播种
在整好地的前提下,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左右,10月中旬为播种适期,播前进行种子粒选和发芽试验,晒种1—2天,播种要做到深浅适宜,下籽均匀,覆土一致。

种植密度18万株/亩。

4、田间管理
4.1 前期管理前期管理的目标是:争取苗齐、匀、全、壮,通过加强管理促根增蘖,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出苗后及时查漏补缺,对密度过大和疙瘩苗也要及时剔除。

播种后及小麦返青后要根据土壤墒情、苗情及时中耕、镇压。

前期肥水管理的原则是,适当控制施肥量,冬前浇足越冬水,春季浇水要适当推迟,移至拔节后。

4.2 中期管理从起身(开始拔节)至抽穗、开花期间的麦田管理为中期管理。

中期管理目标是塑造合理株型,争取壮秆大穗;科学控制群体,获得合理穗数;协调营养关系,增加穗粒数,提高小麦品质。

正常状态下生长的小麦在起身期要适当控制肥水,适当蹲苗。

在小麦进入两极分化阶段,要加强肥水管理,施肥、灌溉量要大一些,根据“氮肥后移”施肥新技术,施肥、灌溉可移至倒二叶露尖至旗叶展开这一段时间,追肥的比例一般占全生育期计划施氮肥量的
40%-60%。

4.3 后期管理从抽穗、开花至成熟期的麦田管理为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要围绕防灾减灾这条主线,以养根护叶防止早衰为目标,最终实现保花增粒,提高粒重,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的目的。

小麦乳熟期至收割阶段,要适当控制水分,在小麦抽穗后一般不再浇水。

可于开花期和灌浆期两次分别用250g富硒增产素及1500克磷酸二氢钾,加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增加粒重,提高子粒品质。

喷施“富硒增产素”时,要避开阴天。

喷施时间为:上午9—10点,下午4点以后。

喷施后24小时内如遇雨天,需补喷。

另外,对于蚜虫发生严重的麦田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植物农药。

及时拔除大草和去杂去劣,促进小麦生长。

若未进行第二次喷施,结合灭蚜喷施富硒增产素。

5、收获
植株变黄,茎节处微带淡黄色,麦粒呈现本品种原有特色时抢收;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及时晾晒。

应选择无污染的晒场,晒干扬净,颗粒归仓。

及时收获,单打单收,防止不同品种间混杂,以便提高优质麦的等级。

6、仓储:富硒绿色小麦,单独仓储,取样化验待收购。

富硒小麦不仅亩产量增加,而且因为是富硒麦,每斤能以比市场价高价格销售到富硒面粉加工企业,在生产应用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研究实施农作物增硒增产技术(即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通过植株补硒,使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一方面可使粮食增产,而更重要的是使小麦品质提高,达到增硒效果,用这样的小麦加工成系列面粉食用之后既可起到营养保健、防病抗癌的作用,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因此掌握的农作物加硒技术及富硒小麦的种植技术的意义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