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27
4
气质、性格与人格特质理论
一 、人格特质理论
2.大五人格 外倾性: 指一个人善于社交、善于言谈、武断自信方面的人格维度。 随和性: 指一个人随和、合作与信任方面的人格维度。 责任心 : 指一个人责任感、可靠性、持久性、成就倾向方面的人格 维度。
28
4
气质、性格与人格特质理论
一 、人格特质理论
30
5
个性心理倾向在管理中的意义以及当代 人格特征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 、个性心理倾向在管理中的意义
二、理想 理想: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三、价值观 价值观:一个人多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总体评 价和看法。
31
5
个性心理倾向在管理中的意义以及当代 人格特征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2
能力和胜任力
二、胜任力
2.管理胜任力的四种类型: 行为胜任力:在不确定刚和风险条件下的主动性和承担责 任的能力。 知觉胜任力:收集和组织信息、把握不同的组织前景的能 力 情感胜任力:理解他人、解决持不同管理者之间冲突的能 力。 思维胜任力:组织系统管理的能力。
13
2
能力和胜任力
二、胜任力
3.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指与有效参照标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的潜在特征。 胜任特征由浅至深的层次包括: 知识:某一特定领域的有用信息。 技能:从事某一活动的熟练程度。 社会角色:社会或组织认可的个体行为模式 自我形象:对自己身份、个性和价值的看法 特质:个体行为方面相对持久的特征 动机:推动、引导和决定个体行为的想法
9
2
能力和胜任力
一、能力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在智力上最为明显。人的智力水平可用智商表 示: 智商=
心理年龄 实际年龄
×100
(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有的人少年早慧,而有人则大器晚成。
10
2
能力和胜任力
一、能力
5. 能力差异与管理 (1)用人之长 选择安排职工工作时,要尽量考虑其特长,做到人尽其才。 (2)职能相配、双向选择 表现为竞争上岗、优胜劣汰 在人员的选拔与安置上,尽量使员工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 择业愿望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水平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 使其工作效率达到最高水平。 (3)科学客观的进行岗位测评和人员能力评价 (4)合理的能力培训。
17
3
气质、性格与管理
2、气质的类型和特征
黏液质的人:较适合做有条不紊、刻板平静、耐受性较高的 工作,而不太适宜从事激烈多变的工作。他们可从事的职业 有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 抑郁质的人:能够兢兢业业于工作,适合从事持久细致的工 作,如技术员、化验员、机要秘书、保管员等,而不适合做 要求反应灵敏、处事果断的工作。
21
3
气质、性格与管理
二 、性格与管理
3.性格的结构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这是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认知过程中所 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性格的情绪特征 这是指人们在情绪的强度、持续性、稳定性及主导心境 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22
3
气质、性格与管理
二 、性格与管理
3.性格的结构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这是指人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千 方百计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 特征的个体差异。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这是指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 异。如对社会、集体、他人、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 等。
11
2
能力和胜任力
二、胜任力
1.胜任力的概念 胜任力是与任务情境相联系的综合才能。 工作胜任力包括形式知识、一般能力、相关能力倾向以及 内隐知识。 形式知识是在学校背景下直接传授的知识。 内隐知识是指使个体达成价值目标的活动导向的知识,是 在没有他人帮助之下获得的,不同开放的表达和陈述的知 识。
12
组织行为学
1
第四章 个性心理与管理
1 2 3 4 3 5 4
个性心理概述 能力与胜任力
气质性格与管理
气质性格与人格特质理论 当代人格特征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以及个性心理倾向在管理中的意义
2
1
个性心理概述
一、个性心理的概念
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具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
2
能力和胜任力
一、能力
3.能力的分类 在管理实践中,又将能力分为显能力、潜能力和胜任力(素 质)。 显能力是指通过实践绩效或成就表现出来的能力。 潜能力是指潜在能力素质。 胜任力是指在实践中能区分有能力者或胜任者的特征或多种 能力的有效综合。
8
2
能力和胜任力
一、能力
4. 能力的个体差异 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类型、水平和发展的早晚三个方面 (1)能力的类型差异 一方面表现为一般能力上的差异,即解决相同问题或完成同 类任务中善于利用智力的某些方面去实现,例如:抽象思维 和形象思维、综合性知觉和分析型知觉。 另一方面表现为特殊能力的不同,如绘画能力,技术 能力, 演说能力。
2.大五人格 情绪稳定性: 指一个人平和、热情、安全(积极方面)及紧张、焦虑、 失望和 不安全(消极方面)的人格维度。 经验的开放性: 指一个人幻想、聪慧及艺术的敏感性方面的人格维度。
29
5
个性心理倾向在管理中的意义以及当代 人格特征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 、个性心理倾向在管理中的意义 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价值观等内容。 (一)兴趣 1.兴趣的定义及作用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倾向,他与认知、 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密切联系。 兴趣的作用: 激发人潜在的能力;活跃工作的积极性。 2.兴趣与管理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工作中的成绩对于兴趣 的形成和巩固具有重要作用。
性, 10. 幻想性, 11. 世故性, 12. 忧虑性, 13. 实验性, 14. 独
立性, 15. 自律性, 16. 紧张性。
26
4
气质、性格与人格特质理论
一 、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认为,这16种人格特质是各自独立的,他们普遍存
在于不同文化和各年龄阶段的人身上,每个人身上这16种 特质的独特结合便构成其人格特点,是个体行为稳定而持 久的原因,通过权衡这些人格特质与情景的关系就可以预 测个体在具体情景中的行为。
二、个性心理的结构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
需要、动机、兴 趣、理想、价值 观、世界观
3
1
个性心理概述
三、个性的基本特点
(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个性具有独特性。 个性中存在着共性。所谓心理上的共性是指某类人具有的共 同的典型的特征。 (二)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个性具有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在生活中偶然表现出 来的心理上的特征不是个性。 (三)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个性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同时又是一个积极的 活动者,有目的的改变着现实。
二 、当代人格特征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1.个人决策风格 最优化决策风格 满意决策风格 渐进性决策风格 2.认知决策风格 (1)收集信息的风格 感觉型:重视的是信息的具体细节 直觉型:着眼于概貌和全局
32
5
个性心理倾向在管理中的意义以及当代 人格特征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14
可见、 外显
深藏、 内隐
3
气质、性格与管理
一 、气质与管理 1、气质的概念 指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指心理 过程的强度、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 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 情绪活动的强度、意志努力的强度等。 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 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性程度、注意集中的时间长短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的人倾向于内部体验。
18
3
气质、性格与管理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和对环境的适应。
3、气质在管理中的作用



气质与员工训导
气质与工作流程的改进

19
3
气质、性格与管理
4、我国管理人员的气质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俞文钊教授曾抽取51名企业管理人员,对其 气质类型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
表2-2 我国企业领导者的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 胆汁质 抑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多血质与粘液质 所占比例 0 0 29% 18% 53%
15
3
气质、性格与管理
2、气质的类型和特征



气质类型: 指表现为行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典型 结合。常见的气质类型有以下几种: 胆汁质: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 动,反应迅速,心境变换剧烈,显著外向型。 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捷、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 ,但兴趣不稳定,注意力易转移,具有外向性。 粘液质:安静、稳重,反映缓慢,沉默寡言,显得庄重 、坚韧,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具有内向性 。 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行动迟缓且不强烈,在行动上 、腼腆、孤僻,但这种人感情细腻,做事小心谨慎,善 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明显内向性。
23
3
气质、性格与管理
二 、性格与管理
4.性格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准确地把握员工的性格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管理者应注意加强自身的性格修养。 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坚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行为规范训练。
24
4
气质、性格与人格特质理论
一 、人格特质理论
从理论上说,气质与性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气质表明一
6
2
能力和胜任力
一、能力
3.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能力倾向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一切活动中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即智力,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等,以思维能力为核 心。对一般人力的测验结果一般是用智商(IQ)表示。 能力倾向是指个体潜在的优势能力领域或能力组合特点,是 将一般能力中的相对独立的能力因素,如语言理解,空间能 力,推理能力等与特定实践活动的效果建立联系,根据各能 力因素在特定实践领域中的功能效果组合而成。 特殊能力是指人在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