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电子商务概论
英文名称:Electronic Commerce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学科(大类)基础课
选修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32(理论学时:24学时;实践学时:8学时)
学分:2
四、先修课程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了解世界及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掌握分析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能力。

同时,通过具体、有层次的实验设置,使学生建立起对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核心技术的基本认识。

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创新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电子商务的本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规律,电
子商务的业务模式分析,电子商务的创新思维,电子商务的实践方法等。

课程难点:中国电子商务的开端、发展与未来,创新的模式,创业方法论。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观看视频,课堂讨论,分组实践。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主要陈述观点及论证过程,观看视频是引入课堂以外的观点和视角,并由此发起课堂讨论,分组完成讨论及实践任务,实践任务涵盖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书的创新及论证过程。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发展(教师课堂教学学时(2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3小时))
教学内容:讲述世界电子商务和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分析其中的核心因素,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并以一个创业者的角色进入课程设计。

课后作业和讨论:分组去收集雅虎、亚马逊、谷歌以及中国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历程,并讨论其在当时能够飞速发展的原因。

(二)阿里巴巴案例分析(教师课堂教学学时(4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3小时))
教学内容:讲述阿里巴巴的几个重要阶段,1995-1999年,1999-2003年,2003-2008年,2008-现在。

每个阶段阿里巴巴集团最成功的产品是什么?它的时代背景和业务模式,分析其为什么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课后作业和讨论:分组去收集上述若干阶段的社会背景信息,并找出与阿里巴巴集团成功的时代背景因素。

(三)亚马逊案例分析(教师课堂教学学时(2小时)+ 学生
课后学习学时(1小时))
教学内容:亚马逊的发展过程,美国电子商务环境与中国电子商务环境的不同,电子商务的未来是什么?
课后作业和讨论:分组去收集美国和中国电子商务环境的不同,并由此分析为什么阿里巴巴可以在中国快速发展,而亚马逊却不适应中国的电商环境。

(四)业务模式(教师课堂教学学时(2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2小时))
教学内容:业务模式的8个要素讲解,并以几个大家熟知的案例来用8个要素来针对性分析。

课后作业和讨论:分组收集信息,了解什么是商业计划书,并准备开始筹划项目创意。

(五)《互联网时代》研讨(教师课堂教学学时(12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8小时))
教学内容:以中央电视台2014年倾力制作的10集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为核心,分主题展开相应研讨。

(1)时代、(2)浪潮、(3)能量、(4)再构、(5)崛起、(6)迁徙、(7)控制、(8)忧虑、(9)世界、(10)眺望。

其中有4集是课后观看,6集课堂观看,每集观看时间不超过1节课,另1节课进行课堂讨论。

课后文献阅读:分组完成几本推荐书目的阅读,《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解答》、《精益创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思维》。

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观看4集内容,并分组总结。

(六)商业计划路演(教师课堂教学学时(2小时))
教学内容:小组拿出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并准备好ppt在课堂上路演,其它小组扮演投资方对项目进行评价。

作为课程最后的总结实践环节。

每个项目阐述5分钟,提问点评15分钟,老师提前收到各小组商业计划书,选取其中4个小组参加路演。

(七)电子商务实验(教师课堂教学学时(8小时))
教学内容:核心目标是了解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基础:HTTP
协议及浏览器工作原理。

通过提供的Java代码框架,尝试获取HTTP 协议内容,并予以解析。

了解浏览器工作原理,模拟构造HTTP服务器与真实浏览器通信,并显示制定的内容。

该内容在实验室现场完成,分两个时间段,每次4个学时。

十、教学参考书及文献
教学参考书:
1、《电子商务:商务、技术、社会》(第7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肯尼思·劳东(Kenneth udon) (作者), 卡罗尔·圭尔乔·特拉弗(Carol Guercio Traver) (作者), 劳帼龄(译者),2014年
2、《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彼得·蒂尔(作者), 布莱克·马斯特斯(作者), 高玉芳(译者),2015年;
3、《精益创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思维》,中信出版社,埃里克•莱斯(Eric Ries) (作者), 吴彤(译者),2012
4、《创新者的窘境》(全新修订版),中信出版社,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作者),2014
5、《创新者的解答》(全新修订版),中信出版社,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 (作者), 迈克尔•雷纳(Michael Raynor) (作者), 李瑜偲(译者), 林伟(译者), 郑欢(译者),2013年
十一、课程成绩评定与记载
课程成绩构成(建议增加形成性评价成绩所占比例):
课程成绩=课后作业(20%)+商业计划书(40%)+终结性考试(40%)
终结性考试形式:闭卷
大纲制定:计算机网络课程组
审核:XXXXXXXXXX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