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晶体三极管和场效晶体管

第二章 晶体三极管和场效晶体管

课题第二章晶体三极管和场效晶体管2.1.1~2.1.3 三极管的基本特性课型新课授课班级17机电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三极管的结构、分类和符号2.理解三极管的工作电压和基本连接方式3.理解三极管电流的分配和放大作用、掌握电流的放大作用教学重点三极管结构、分类、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教学难点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PN结及特性学生已熟练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基本特性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图示法、对比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后记通过对本次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三极管的基本特性,了解三极管中的PN结与二极管中PN结的区别,同时掌握了三极管的基本连接方式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实际应用,利用查表法说出三极管的型号A.引入在电子线路中,经常用的基本器件除二极管外,还有三引脚的三极管。

B.新授课2.1.1三极管的结构、分类和符号一、晶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1.观察外形2.三极管的结构图三极:发射极、基极、集电极两结:发射结、集电结三区:发射区、基区、集电区3.特点(1)发射区掺杂浓度较大,以利于发射区向基区发射载流子。

(2)基区很薄,掺杂少,载流子易于通过。

(3)集电区比发射区体积大且掺杂少,收集载流子。

注意:三极管并不是两个PN结的简单组合,不能用两个二极管代替。

二、图形符号a.NPN型b.PNP型三、分类1.内部三个区的半导体分类:NPN型、PNP型2.工作频率分类:低频管和高频管3.以半导体材料分:锗、硅2.1.2三极管的工作电压和基本连接方式一、三极管的工作电压1.三极管工作时,发射结加正向电压,集电结加反向电压。

2.偏置电压: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二、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基本连接方式1.共发射极接法(讲解)(引导:比较两种符号,箭头说明发射结导通的方向)共用发射极2.共基极接法共用基极3.共集电极接法共用集电极2.1.3三极管内电流的分配和放大作用一、电流分配关系三极管的特殊构造,使三极管具有特殊作用。

1.实验电路2.三极管中电流分配关系(1)I E = I C+I B。

(2)基极电流I B很小,所以I E = I C。

3.I CEO ——基极开路时c、e的电流(观察)I CEO 越小,说明温度稳定性越好。

4.I CBO ——发射极开路时c 、b 间的电流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二、电流放大作用1.当I B 有较小变化时,I C 就有较大变化2.交流电流放大系数:BC I I∆∆=β注意:工作电流不同,β不同,在I C 较大范围内,β变化很小。

3.直流电流放大系数BCI I =β ββ=4.I C =βI BI C = β I B +I CEO练习练习册相关习题小结三极管结构→分类→电流分配关系布置作业 习题二 2-1,2-2,2-3,2-4课 题2.1.4 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课型新课授课班级17机电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2.能正确指出输出特性曲线的三个区域,明确三极管的三个状态3.能正确判别三极管的三个状态教学重点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工作状态教学难点工作状态的判别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三极管的基本特性及基本工作方式教学方法曲线图法、对比练习法、讲授法、指导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后记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明确了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并能较为熟练地利用外加电压大小判断三极管的工作区域A.复习1.三极管的类型、分类、结构。

2.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3.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B.引入三极管的基本作用已经明了,还需进一步了解三极管的特性,包括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的特性曲线,三极管在不同电压条件下的工作状态等。

C.新授课一、三极管共发射极输入特性1.定义:V BE与I B的数量关系。

2.输入特性曲线——对每一个固定的V CE值,I B随V BE的变化关系。

(1)当V CE增大时,曲线应右移。

(2)当V BE> 0.3 V时,曲线非常靠近。

(3)当V BE大于发射结死区电压时,I B开始导通。

导通后V BE的电压称为发射结正向电压或导通电压值,硅管为0.7 V,锗管约为0.3 V。

二、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1.定义每一个固定的I B值,测出I C和V CE对应值的关系。

2.三个区域(1)截止区:①I B = 0,三极管截止,I B = 0以下的区域。

②I B = 0,I C≠0,即为I CEO。

③三极管发射结反偏或两端电压为零时,为截止。

(2)饱和区:①V CE较小的区域。

②I C不随I B的增大而变化。

③饱和时的V CE值为饱和压降。

④V CES:硅管为0.3 V,锗管为0.1 V。

(学生根据电路图写公式)(教师画曲线图,学生比较二极管与三极管的正向曲线特性有何区别?)(教师讲解)(学生读书理解各工作区域三极管的工作电压条件及发射结、集电结的要求)⑤发射结、集电结都正偏,处于饱和。

(3)放大区:①I C受I B控制,ΔI C=βΔI B,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②恒流特性:I B一定,I C不随V CB变化,I C恒定。

③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处于放大状态。

总结:三极管工作状态由偏置情况决定。

放大截止饱和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发射结反偏或零偏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NPN V C>V B>V E V B≤V E V B>V E,V C>V EPNP V C<V B<V E V B≥V E V B<V E,V C<V E 例题:1.判别三极管的工作状态2.将上题改为PNP型硅管再作判别。

3.判断三极管的放大状态,各极名称、管型。

4.根据输出特性曲线计算直流放大系数、交流放大系数、I CEO、I CBO等(本组题为已知管型。

)指导:先看V BE再看V BC,NPN多为硅管,PNP多为锗管,饱和区V CE≈0.3V)(本组题为未知管型仅知管脚电位)指导:1.中间电位值的为基极。

2.电位值接近基极的为发射极。

电位值与基极相差较大的是集电极。

3.V BE=0.7 V或接近,为NPNV BE=-0.3V 或接近,为PNP)练习习题二2-6,2-8,2-9小结1.三极管特性曲线2.三个区域、三个状态3.三个状态判别的方法布置作业课后2-7课题2.1.5~2.1.6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及测量课型新课授课班级17机电授课时数 2教学目标1.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2.会简单测试三极管硅管、锗管。

教学重点三极管的参数和测试教学难点三极管的测试(使用万用表)学情分析学生掌握了三极管的特性,并且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熟练地说出三极管的类型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讲练结合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后记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逼近了解了三极管的主要特性,同时还掌握了一项技能:利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好坏,这项技能可以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检修电路等A.复习1.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2.三极管的三个区域、三个状态。

3.各个状态的特性。

B.引入学习了三极管的基本特性,要正确使用三极管必须了解三极管的参数,并会测试三极管。

C.新授课(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读书了解三2.1.5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一、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1.共发射极直流放大系数β2.共发射极交流放大系数β在同等工作条件下,β=β二、极间反向饱和电流1.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 CBO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电流(穿透电流)I CEO关系:I CEO =(1+β)I CBO三、极限参数三极管正常工作时,允许的最大电流、电压和功率等极限数值。

1.集电极电大允许电流I CM若I C过大,β将下降;当I C>I CM,β将下降很多。

2.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 CMP CM最大允许平均功率是I C和V CB乘积允许最大值。

3.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V CEO基极开路时,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压,电压超过此值后,会电击穿导致热击穿,损坏管子。

2.1.6三极管或锗管的简易测试一、硅管或锗管的判别原理:1.硅管发射结正向压降为0.6 ~ 0.8V2.锗管发射结正向压降为0.1 ~ 0.3V测试:二、估计比较β的大小1.万用表R×1k2.方法3.比较β的大小极管的主要参数)(教师讲解三极管参数的主要注意事项)(边测边学,讲练结合)当开关S断开和接通时的电阻值,前后两个读数相关越大,表示三极管的 越高。

三、估测I CEO1.万用表R×1k2.方法3.结论:阻值越大,I CEO越小4.阻值无穷大,三极管内部开路;阻值为零,则内部短路。

四、NPN型管和PNP型管的判别1.万用表R×1k 或R×1002.方法(1)黑表笔搭接三极管某一管脚,红表笔搭接另管脚,如果阻值都很小,黑表笔所接为NPN型管的基极。

(2)红表笔搭接三极管一脚,黑笔搭另两脚,如果阻值都很大,红表笔所接为是PNP型管的基极。

五、三个管脚的判别NPN型按电路连接阻值小的一次,黑笔接c,红笔接e。

(学生分组利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各小组之间相互检查)教师指导:(1)搞清各电极在放大时的电位关系。

(2)NPN 截止,V CE 间阻值大;放大,V CE 间阻值小。

练习分发给学生不同型号的三极管,让学生进行测量小结1.参数2.三极管的测定方法布置作业习题二,2-10补充:三极管9011的参数为P CM = 400 mW,I CM = 30 mA,V(BR)CEO = 30 V,问该型号管子在以下情况下能否正常工作。

1.V CE = 20 V,I C = 25 mA2.V CE = 3 V,I C = 50 m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