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报告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报告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是由一位 叫格赛尔的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的。这个试验叫做“双 生子爬梯试验”,研究的是双生子(即双胞胎)在不 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
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重、健康 状况都一样。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 梯,48周的小孩刚刚学会站立,或者仅会摇摇晃晃勉 勉强强地走,格赛尔每天训练这个孩子15分钟,中间 经历了许多的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终于,这个 孩子艰苦训练了6周后,也就是到了孩子54周的时候, 他终于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了。
敏感期: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制的动力,驱使 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 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 “敏感期”(教育的关键期或学习的关键期)。
(1)幼儿早期有很多重要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
1岁4个月-1岁6个月
发展指标:会跑,但不稳,喜欢扔球和抬脚踢球,能借助外 力上下楼梯,手部力量控制较为准确,有辨别能力,能说出 自己的名字和许多能听懂的词字,会执行简单的指令并坚持 自己独立完成,尝试各种行为,以观察别人的反应,开始表 现出对事物的喜好(无理取闹、发脾气)对黑暗和某些动物 产生恐惧。
一岁半到四岁是微小精细动作发展的敏感期; 两岁左右占有欲的敏感期; 两到四岁是秩序的敏感期; 两到五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敏感期; 两到六岁是空间知觉的敏感期; 两岁半到六岁是社会规范的敏感期; 三岁半到四岁半是书写的敏感期; 四岁半到五岁半是阅读的敏感期;
因此及时、正确、科学、丰富的早期教育教育是 幼儿发展的需要
三、早期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早期教育不等同于教育训练 早期教育并不是给年幼的孩子上课 儿童天生是学习的主体,早期教育应该是教育者
与儿童的互动。
(二)早期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 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 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人类大脑皮层是由无数的神经元和突触所构成的 极端复杂的网络系统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越密切, 信息的传递就越快。
而丰富的外界环境刺激和教育有助于神经元的联 系。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0-3岁是婴幼儿大 脑发育的高峰期,那么我们又知道,大脑发育的 速度与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也就是说明了, 0-3岁是婴幼儿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我们根据这以 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真正是教育始 于生命的开端。
理特征。只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这个概念是从奥地利 著名的动物学家劳伦 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 过程中发现的“印刻 现象”引入的
“印刻现象”是指小 动物在出生后一个短 时期,具有很容易生 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如追随对象、偏爱对 象。
语言的敏感期:0-6岁(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表达 能力可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个曲线看到儿童智力发展是非匀速不均衡的, 前四年发展快,第二个四年减慢,第三个四年缓 慢。说明儿童智力发展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开发 智力一个重要条件,必须以知识为载体,在传授 知识的同时,发展孩子的能力,早期教育就成为 开发智力的内容和有效手段。
(3)儿童早期是形成性格的关键期 中国古话云“3岁看大,7岁看老”. 3岁前养成的习惯很难再改变,因为习惯已成自然,
11-12个月
发展指标:长牙3-5颗,会扶着物体行走几步,能 听懂名称指出物品或5-6种图画,会用手势表示简 单需要,发音模糊,喜欢玩藏东西的游戏,会握 笔图图点点,能执行简单的指令,听故事会模仿 动作,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教养策略:注意合理膳食,练习独立行走和手膝 爬行,增强手部力量的训练,发双叠音,认识红 色,听指令拿东西,禁止宝贝做不该做的事,不 能“为所欲为”,学会分享。
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
(3)从教育内容上看 不应该只是强调学识字、学英语、学画画等
(4)从教育方式上看 早期教育的教育方式应该避免灌输式、说教式,而
应该以对话式、互动式为主。
(一)从生理上看
0-3岁是脑细胞发育和 大脑网络形成 的快速 期。
二、早期教育的意义
从对脑细胞的研究证明,儿童早期是孩子大脑发 育最快,而且最具开发可能性的时期。
7-8个月
发展指标:开始长出门牙,能双手扶着站立,会 爬,会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头配合抓玩具,会敲打 玩具,能独立坐稳,会自己吃饼干等,喜欢玩躲 猫猫的游戏,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大大提高,有初 步的模仿能力。
教育策略:训练爬行,训练宝贝拿、放玩具,玩 躲猫猫游戏,学习用动作表示“谢谢”“再 见”“你好”等,训练宝贝的阅读能力。
一个是从48周开始,练了6周,到了54周学会了 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也是 在54周时学会了。后学的尽管用时短,但效果不 差,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
儿童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很多学习并不是越早越 好 。教育应该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三)早期教育应以安全为主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
双胞胎中的弟弟,基础情况跟哥哥完全一样,不 过格赛尔让他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 这时的孩子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 肌肉的力量也比哥哥刚开始练的时候更加有力, 并且他每天看着哥哥训练,自己也一直跃跃欲试, 结果,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他只用了两周就 能独立地爬楼梯了,并且还总想跟哥哥比个高低。
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 患。 (四)早期教育要注重生活化和兴趣的原则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
1.出生后-1个月 发展指标:出生后的婴儿有无条件反射,每天睡 16-22个小时,婴儿出生几天后就可以俯卧(有本 能的挣扎);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 忆能力;喜欢看人脸,对味道和母亲的体味有反 映,有各种表情与动作。
2-3个月
发展指标: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开始注意周 围环境中熟悉的面孔和物体,有意识的移动手和 脚,头部能直立着向四周张望,仰望时能抬起前 半身,会与父母“交谈”,能摇晃,注视自己的 手。
教养策略:勤与婴儿交谈,帮助婴儿用手拍打, 够取眼前的玩具,让婴儿听简单、快乐的音乐, 抱着他随着音乐节奏跳舞。
而7岁形成的性格就更难改变了。
早期教育是奠定人生基础的,其价值无可比拟, 所以哈佛大学教授怀特曾经说过:“在过去的几 千年里,教育工作者的经历主要放在6岁到8岁以 后孩子身上……现在,世界终于发现这种做法是 错误的了。”
日本幼儿园开发协会专务理事,千叶大学教授多 湖辉在谈到日本零岁教育时说:“这在世界上也 是绝无仅有的、划时代的创举。”
9-10个月
发展指标:长牙3-5颗,尝试自己独立站立,会抽 取玩具,会二指捏,会“察言观色”,喜欢探索 周围环境,喜欢模仿动作。
教养策略:训练借用外力站立,成人扶着腋下学 习双脚交替步前进,练习蹲下,训练投和扔,加 强手的控制力,引导看图片,训练阅读能力,模 仿成人的发音,加紧学习听和说的兴趣。扩展交 往范围,与同伴游戏,训练大小便的坐盆习惯。
由此可见,早期教育能够促进脑细胞发育以及大 脑网络的快速形成。
(二)从心理上看
蒙台梭利指出主张幼儿发展的关键动力有两个:一是敏感力;二是 “吸收性”心智
敏感力:个人或者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会 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 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 们称之为“敏感力”。
1岁-1岁3个月
发展指标:萌发好奇心,好动,会自己坐下、蹲下和独自 站立,会动手游戏(搭积木、旋转瓶盖、倒小球、用勺子 舀等),能指认熟悉的人或物,会说简单的字、词,开始 出现难懂的语言,有意识行为开始增多,害怕陌生的环境 和陌生的人,对熟悉的人有很强的依赖感。
教养策略:为刚刚学步的宝贝提供安全无障碍的运动环境, 鼓励、满足、支持宝贝的肢体动作的需要,引导宝贝体验 满足的喜悦,通过各种感觉活动帮助宝贝对身边的事物的 认知和记忆的经验积累,为宝贝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提 高宝贝的活动积极性,有意识的扩大宝贝社会交往范围, 提高宝贝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适应能力。
两个月是视、听、味、嗅、触等感觉训练的敏感期 六个月是多种食物口味和学习咀嚼的敏感期 三到四个月是翻身能力发展的最佳期 七到八个月是爬行能力的最佳期 十一到十二个月是独立行走能力发展的敏感期 一周岁内是急切的以双手和舌头探索环境的敏感期 出生八个月到八岁是语言的敏感期 两到三岁是口语学习的关键期 出生到两岁是行走的敏感期
5-6个月
发展指标:脑 重是出生时的两倍,能坐片刻、会 抓握自己的脚玩耍,两脚会做蹦跳的动作,会扔 东西,可以玩具从一手交换到另一手,开始会认 生,会发脾气,会用双手抱奶瓶。
教养策略:培养宝贝的良好情绪,多给宝贝接触 人的机会,引导宝贝练习抓握小的物体,多交流, 从学习靠坐到独立坐,练习抓取小东西,学习自 己吃饼干,学会用动作表示自己的意思(点头或 摇头)
注意防止婴儿佝偻病。让婴儿俯卧,用镜子逗引 他抬头挺胸,带婴儿到户外晒太阳,呼吸新鲜空 气。
3-4个月
发展指标:在床上趴着时,头部能抬离床面数秒, 平躺时能翻身,手能握住玩具,可以看4-7米远, 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兴趣,吃奶时出现分心,睡眠 时间已经形成规律。
教养策略:加强感官训练(听、视、嗅、触、喂 觉),能主动抓取桌上的玩具,多运动四肢。
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 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 的互动式活动 狭义:0-3岁 广义:0-6、7岁
对早期教育的解读
(1)从教育对象上看 不仅是对0-6、7岁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和养
育者的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