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精选10篇〕《火烧云》教案〔精选10篇〕《火烧云》教案篇1教学目的:认知目的:1、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6自然段。
潜力目的:1、理解课文资料,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情感目的: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的根底上展开想象来描绘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火烧云的图片和动画第一教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构成过程。
这样做的目的是。
【设计意图】:透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学课文〔一〕出示自学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考虑感兴趣的问题,试试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
〔允许同桌或小组讨论。
〕〔二〕检查、反应、交流1.透过自学,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和词语了〔指名中下生读一读〕根据朗读状况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檀”读tán,不读tái;“彤”读tóng,但“红彤彤”是读第一声。
2.会读还要会写,把这些生字工工整整地在旁边写一写。
假如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或要提醒同学们的,请你把它写到黑板上来。
3.同学们学得不错,想不想跟着录音轻声读一读课文呀?〔播放课文录音〕4.火烧云很美,课文写得也很美,请你再读一读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读完后指名几位同学读。
〔三〕理清作者写作思路1.作者观察火烧云的顺序是怎样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快速默读课文。
结合答复板书:上来、变化、下去2.你对火烧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结合学生答复,老师板书:霞光、颜色、形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课文的根底。
三、认识火烧云1.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提醒学生不能一概搬抄,添加适当的词语,使答复完好〕2.全班齐读句子。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向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似是天空着了火。
〕①“烧”是什么意思?那里可不可以换成“红”?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
②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防止重复、点题、与后文照应,写出火烧云动感。
“烧”字用得贴切,在句子中有扩展、蔓延的意思,既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是红色的,又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和气势。
导: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把这些云叫做--〔火烧云〕〕3.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提醒学生从文中找出根据,完好而准确地说〕【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咬文嚼字”,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潜力。
透过词语的变换,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四、感受霞光1.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在大地上,你发现地面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你能用笔把这些变化找出来吗?〔板书:大白狗--红,红公鸡--金,黑母鸡--紫檀色,白胡子--金〕从这些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是霞光照在地面上使颜色在变〕这些颜色为什么变得不样?3.是呀,霞光映照在大地上,一切都变了,你能想象出还会有哪些变化吗?用“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变成〔〕的了。
”的句式说一说。
4.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霞光映照地面的风光这么美,简直是一个童话世界,假如你也被这一片霞光所包围,你的情绪怎样,你又想说什么呢?说得真好,你们能把这些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学生尽情地朗读后,指名读一读,齐读〕5.作者不是直接写火烧云,而是写了霞光,你觉得这样写好吗?〔这样写不仅仅准确细致地描绘了霞光的颜色,而且描绘了霞光映照在地上的生动景象,具有渲染衬托的作用和先声夺人的效果。
〕【设计意图】:透过学习“霞光”这局部的资料,感受火烧云的风光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火烧云》教案篇2【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提醒课题。
1、自然界有许多瑰丽的景象,有无数作家描绘过它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一篇散文《火烧云》。
2、启发质疑: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出现火烧云?3、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日出或日落时,云被太阳光照得像火一样红,就叫“火烧云”。
透过云层的光那么叫“霞光”。
火烧云又称“红云”“红霞”等。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分成三局部。
2、从文中找出一句句子来说明什么叫“火烧云”。
3、用一个词语说说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印象三、学习课文重点内容。
1、朗读课文,考虑:什么叫“火烧云”?用文中的一句句子来答复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似是天空着了火。
”〔1〕质疑:烧?红?烧——防止与红彤彤重复;与课题相照应;呈现向东蔓延的状态;与着了火相照应,突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动态〔2〕指导朗读句子〔3〕引读课文第一节小结:红彤彤的火烧云,把白的变成红的,红的变成金的,黑的变成紫檀色的,真是神奇而美丽的风光啊!2、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一个词语说说。
板书:变化颜色形状多而快〔1〕颜色变化多而快。
①默读课文第3节,找出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齐读这些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可以根据叠词、颜色互糅、以实物比较分成三类。
②想象“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照样子写几个,注意火烧云的根本色彩为红色。
③引读句子: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一会儿——。
这几个“一会儿”表示几种颜色交替出现,火烧云瞬息万变。
〔2〕形状变化多而快。
①默读课文第4-6节,找出写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快的词语。
一会儿马过了两三秒钟大狗突然大狮子接着一转眼②读第4节,考虑:天空出现了什么?马的样子是如何变化的?是怎么消失的?同桌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5、6节。
小结:作者在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时,把火烧云的形状想象成三种动物,写得栩栩如生,仿佛让人感到这三种动物接二连三地在我们面前出现——変化——消失。
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多而快。
瞬息万变、变化多端、变化无穷、变幻莫测、千变万化…④齐读第4-6节。
四、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第7节。
2、学生质疑。
〔1〕“恍恍偬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恍恍愡偬”?“恍恍惚偬”是指不真切,不清楚。
因为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而快,让人眼花缭乱,实在无法看清楚。
〔2〕“沉静”与“沉浸”的意思一样吗?区别在哪儿?不一样。
“沉静”是指寂静或〔性格、心情、神色〕安静,平静;“沉浸”是指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3、总结:作者在写火烧云时,从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多而快两方面着手,把瞬息万变的火烧云写得如此美妙、壮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瑰丽多姿。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像火烧云这样迷人的景象,呎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验,一定能发现!《火烧云》教案篇3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及媒体资播放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媒体资〔动画、PPT〕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早晨与黄昏的天空。
有时,天空的云朵色彩缤纷,很美丽,那就是朝霞与晚霞,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霞、彩霞。
有些云彩红得像火烧一样,所以人们把它们叫做火烧云。
播放火烧云媒体资,让学生获得关于火烧云的感性认识。
请学生介绍火烧云形成的原理,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
〔可参考媒体资《火烧云形成的原理》〕〔提示: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而成,当太阳光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上时,会受到大气层中空气的分子阻拦,空气中的灰尘和水滴也会使它们散射开来,使它们的光减弱。
这七色光的波长各不一样,波长短的,比方紫色、蓝色光很容易被减弱;波长长的,比方红色、橙色光不容易散射。
中午,空气层较薄,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青、蓝、紫几种色光拦住,其中,蓝色光反射得最多,所以呈现蓝色。
早晨或黄昏,太阳光是斜射的,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空气层厚,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受到散射,减弱得很厉害,不能穿过空气层。
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因此,天空呈现红色。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老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4.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构造、部首。
如:檀、盈、惚〔2〕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在黑板上修改。
5.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笑盈盈: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恍恍惚惚:形容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集体拼读2.出示生字卡抽查学生的拼读3.听写重要的生字词二、朗读课文,考虑与讨论问题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考虑并讨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给课文分段。
师:《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作者观察到的天空中火烧云的变化。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火烧云:上来→变化→下去第一段〔1-2〕第二段〔3-6〕第三段〔7〕三、学习第一段〔1-2〕师:这一段是写火烧云刚现出时的情景。
请大家考虑:火烧云上来时,地面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火烧云上来:霞光照,地面景物变颜色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红的红公鸡——金的黑母鸡——紫檀色的小白猪——小金猪白胡子——金胡子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提示:与事物本来颜色有关,与火烧云变幻的颜色有关。
四、学习第二段〔3-6〕1.师:刚刚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火烧云上来时,可神奇了,竟然使地面的人啊、小动物啊全变了颜色,把它们染成了红色的、金色的、紫檀色的。
火烧云的戏法还不止这些。
我们接着往下看。
请同学们考虑:〔1〕这篇课文写火烧云主要是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
那么,火烧云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提示:颜色、形状〔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火烧云的变化?先变什么,后变什么?提示:先写颜色变化,后写形态变化。
2.学习第3自然段师:这一段主要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请同学们找出表示颜色的词,把它们划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