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2)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
8.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世隶.耕(属于) B.白是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C.不能称.前时之闻(对称) D .卒.之为众人(最终)
借旁近与.之(给) 稍稍宾.客.其父(客人) 泯.然.众人矣(消失的样子) 今夫不受之天,固 .众人(坚固)
9.下列语句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 年到 1950 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
回国, 1950 年 10 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 年 8 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
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 28 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
多学者和技术人员, 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
( 1)未至,
。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 2)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
。(《共工怒触不周山》)
( 3)描写木兰得胜归来后, 恢复女儿装的诗句是:
_,
_,
_,
_ 。(《木兰诗》)
五、(共 6 分)
12.综合性学习。 ( 6 分)
【片段一】《中国好声音》——让梦想飞扬的舞台。它不是以貌取人的舞台,而是心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把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
B.白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都
马明风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于方仲永的成长,每
再破坏环境。 2013 的日子继续。是的,每个人就是自己的诺亚方舟。
( 1)阅读【片段一】 ,联系文意,在横线上补全句子。 ( 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阅读【片段二】 ,请写出①②两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 分)
三、阅读《伤伸永》 ,完成 8~ 10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13.这首诗中描写乡村暮春晚景一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14.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瑁“只”
?说说你的理解。 ( 2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15— 18 题。(9 分) 刘崧, 字子高, 泰和人, 旧名楚。 家贫力学, 寒无垆火, 手皲裂而钞录不辍 .。崧幼博学,
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D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最终他成为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教
育没有达到(要求) 。
10.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对“未尝识书具”
、“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
对方仲永大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B.“余闻之也久”在行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 .议论。表示原子弹氢弹爆炸的意义。
7.邓稼先被称为当之无愧的“ ‘两弹’元勋”的原因是
A.成功研制中国的原子弹、氢弹,使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曰子。
B.他有着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岛精神。
C.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D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见之, 十二三矣。 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⑦ 1985 年 8 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 3 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
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 年 5 月邓稼先
做了第三次手术, 7 月 29 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前仰后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且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
受大众喜爱。
B.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
马明风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而且很困难。
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
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
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
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 当我走到他身边时, 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
C.“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是指方仲永的家世出身和写作天赋。
D .本文借事说理。叙事部分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说理部分点明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强调后天教育和培养对人才发展的重要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
四、(共 7 分)
11、默写( 7 分)
羁.绊( jì)
惊鸿.( hóng)
B.归省.( shěng)
凫.水( fú)
撺.掇( cān )
絮.叨( xù)
C.呓.语( yì)
粲.然( càn)
嗔.视( chēn)
叱.咤( chì)
D.雏.凤( chú) 朱砂.( shā)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参.差( cān)
惬.意( qiè)
男人,做出纵马疾驰时的蹦跳动作,为什么会在
2012 年红遍全球。科学家近日提出,①一
段音乐在脑中不断重复、挥之不去的现象叫“耳朵虫” ,而神曲的流行正因为“耳朵虫”作
怪。②这首神曲以 3. 6 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 4 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
马明风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C.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D .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二、阅读《邓稼先》选段,回答 5— 7 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于 1924 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
1945 年自昆
切: “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
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
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
世界先进水平。
③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 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 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
新生日子 !
⑥ 1967 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天性廉慎。兄弟三人共居一茅屋,有田五十亩。及贵,无所增益①。十年二布被,鼠伤,始 易.之,仍葺以衣其子。居官未尝以家累②自随。之任北平,携一童往,至则遣还。晡时吏退 ③,孤灯读书,往往达旦 .。善为诗,豫章④人宗⑤之为“西江派⑥”云。
【注释】①增益:增加。 ②家累:家属 ③晡时吏退:晡时是指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 3)【片段三】中旬子①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 1 分)
( 4)【片段三】中句子②语意不当,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 2 分)
六、(共 27 分)
(一)阅读下面的《题春晚》 ,完成 13~ 14 题.(共 4 分)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奏重复了 100 次以上。这样,节奏简单且不断重复的片段当然让所有的人“无法忘怀”
。
【片段三】“世界末日”预言——让人们深省的“误会” 。①现在也许你得意非凡: “没
有船票,我也度过了 2012” !但是,这个去年最大的“误会”却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好好珍
惜现在的生活,认真过好每一分钟。珍惜身边的人,常回家看看。②保护珍惜地球,防止不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2015 年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中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复习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 3 分,共 12 分)
共 30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行.辈( háng)
亢.奋( kàng)
声相映的邂逅。它让梦想锻造的歌声唱出故事,让有故事的歌声演绎传奇,为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