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技术措施爆破安全技术具体措施1、井下爆破员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员担任,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制度”。
2、工作面换用毫秒爆破,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ms,应全断面一场起爆。
3、爆破员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别存放在专用爆炸材料箱内加锁,严禁乱扔乱放,爆炸材料箱必须存放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且避开机械、电气设备地点。
爆破时,必须将爆破材料箱放到红线以外的分线安全地点。
4、从成束的电雷管私自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严禁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电雷管抽出;抽出电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扭结成过载。
5、装药引药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a、必须在顶板完整、支架完好、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在爆破员新叶村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在爆炸箱上配起爆药卷。
b、电雷管断开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c、电雷管必须填入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中部和捆在药卷上。
6、装药前,首先清除眼内的煤岩粉,再用炮棍将药卷用力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钻有内各药卷必须密接。
7、炮眼必须用炮土封实,封泥长不得小于0.5m。
8、市场条件装药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严禁装药爆破。
a、采掘工作面的空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明确规定,或者有支架损坏,或者伞檐超过新规定。
b、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达到1%时。
c、在爆破地点20m以内有未清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
d、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采空区等情况。
e、采掘业工作面风量不足。
f、有透水征兆(温度变冷、挂红挂汗、有水叫、雾气)。
9、放炮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通往放炮道路上且距放炮地点100m以外的安全管理地点进行警戒,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
放炮地点为80m外的放炮躲避硐内共进行,放炮距离不小于80m,并且避开放炮直射方向。
10、爆破母线和连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爆破母线和连接线、雷管脚线和接线、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不得和导电体相接触。
b、爆破母线随用随挂,不得使用固定爆破母线。
c、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必须分挂在巷道两侧。
d、塑胶管只准采用绝缘母线单回路爆破。
e、爆破前,爆破母线要扭结成短路。
11、井下爆破必须使用发爆器。
12、爆破员离开必须接着离开工作面,并要在安全警戒线以外安全管理安全地点起爆。
13、发爆器的把手、钥匙必须由爆破员携带,严禁转交他人:不到爆破通电时,不得将把手或钥匙插入发爆器:爆破后,应立即将把手或门锁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14、爆破前,脚线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员进行。
爆破供电系统连接脚线,检查和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员一人操作。
爆破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可下达放炮命令。
爆破员接到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信号,至少等5s,方可起爆。
15、爆破后,待工作面的青翠被吹散,上岗干部、爆破员、瓦斯员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进行全面检查,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16、通电拒爆时,爆破员须要先取下把手和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选用延期电雷管时,至少要等15min,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到拒爆原因。
17、处理拒爆、殘爆时必须在班组长辅导下进行,并应当班处理完毕;如果未能雷米扎县,当班爆破员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员交接清楚。
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a、由于连线不良造成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b、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重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c、严禁用镐烧火或从炮眼中取原放置的起爆雾化药卷,或从雷管药卷中拉出电雷管。
不论有无杜安扎省炸药,严禁将炮眼殘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工具往掏,一律用压风吹拒爆炮眼(殘爆)d、取证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炸裂员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杆,收集未爆的雷管。
e、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相悖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18、爆破员要严格执行火工品的领退制度,剩余的火工品要交回火药库。
19、严禁放明炮、糊炮。
20、炮眼应该装水炮泥。
一)炮采工作面炸裂要求炮采工作面爆破工作完成之后必须要使工作面做到如下要求:1.“七不”:(1)不发生爆破伤亡事故,不发生引燃、引爆瓦斯和煤尘事故;(2)不崩倒支柱,防止会发生冒顶事故;(3)不崩破顶板,便于支护,降低含矸率;(4)不留底煤和伞檐,便于攉煤和支柱;(5)使工作面平、直、齐,不超挖欠挖,保证循环进度;(6)不崩翻刮板输送机及其他电器设备、电缆等;(7)块度均匀,不出大块煤,尽量减少残缺人工破碎煤块的工作量。
2.“二少”:(1)减少放炮次数,在发爆器能力许可及工作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加三次放炮的炮眼数目,缩短放炮时间;(2)装药量适当,爆破材料消耗少。
3.“三高”:(1)块煤率高;(2)回采率高;(3)自装率高。
二)装药程序炮眼深度为0.6~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略低于0.5m。
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古书长度不得小于1m。
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间距不得小于0.3m。
工作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半径长度都不得小于0.3m。
三)联线与放炮措施1.联线时,再把每个每个炮眼引出的雷管脚线解开,然后将各炮眼的雷管脚线互相连接,如脚线不够长,中间可加一段连接线。
电雷管脚线与连接线或脚线与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扭紧并悬空,不得同任何物体碰触。
放炮母线与连接线(脚线)也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不得同轨道、金属管、钢丝绳、刮板输送机等导电体接触,也不准同电缆、电线、信号线等靠近,防止联电或遇上杂散电流而引起爆炸事故。
放炮母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严禁使用裸线和铝芯线。
只准单回路放炮,严禁用轨道、金属管、水或大地等作回路。
母线两头平时要相互扭结成短路,连接脚线时再以解开;但连接放炮器的一头只允许在放炮前在打开。
放炮母线要足够长,保证达到规定的安全距离。
2.井下放炮应使用矿用防爆型的电容放炮器。
这种防盗放炮器有高强度的防爆外壳,充电后能在6毫秒内将足够的电流输送到爆破网路并能自动切断电源、停止供电,以防止网路炸开瞬间诱发的数位火花放电。
放炮器要根据每次最多放炮雷管所需的电流来选择,以免发生拒爆。
3.放炮器的钥匙必须由放炮员随身携带。
放炮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许放炮员一人操作。
放炮器和放炮母线接通前,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撤离到放炮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放炮时,放炮员必须先发出放炮警号,至少再等5秒钟才可放炮。
放炮后必须立即将钥匙拔出,把放炮母线从放炮器上解下来,两个头还要扭结成短路。
4.引信已装药的炮眼当班一定要放完,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全放,放炮员必须同下一班放炮员在现场交待清楚。
四)放炮前的检查与警戒措施1.放炮前,要对放炮地点附近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队、班长,及时进行处理。
首先要抽查工作面的支架,如果掘进工作面或采煤工作面空顶太大,或支架(柱)架设不牢、有变形损坏的,以及煤壁有伞檐,都不准放炮,否则放炮后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装药和放炮以前,放炮员必须检查瓦斯,如果放炮地点附近20米降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禁止装药和放炮。
在放炮地点20米以内的巷道里,如有煤和矸石堆、矿车或其他瓦砾雪地车阻塞了巷道断面的三分之一以上,都要清除出去,因为这些东西既妨碍放炮操作,炮烟也不易吹散。
炮眼内有水流出,煤壁发潮、挂水珠,工作面发冷,都可能是透水的预兆;炮眼内很热,甚至冒热气、流热水,前面可能是透火区;炮眼里有瓦斯涌出,工作面煤岩变得单薄等,遇到以上这些情况,都不能装药放炮。
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掘进工作面附近20米内,在放炮前后都必须洒水降尘。
2.放炮前要把机器、工具和缆线保护起来或转移出去,防止崩坏。
3.放炮时要设置警戒。
班、组长必须特意亲自布置责任心强的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
警戒人员必须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进行警戒。
最好实行“人、绳、牌”三保险警戒制度,在警戒线拉上绳子、并挂上写有“现在放炮、禁止入内”的警戒牌。
4.放炮前,所有人员都要警务人员撤走警戒线以外,人数清点准确后,放炮员得到班、组长的通知,才能放炮。
五)放炮后才的检查措施1.放炮以后,经过通风排烟,班组长和放炮员首先要检查爆破效果:看看滚珠轴承有没有通电呢以后不响的炮。
这时,放炮员必须先从放炮器上将钥匙取下,并将放炮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然后沿线路检查不响交通设施的究其原因。
检查线路要等放炮给电一定时间后才能进行:瞬发电雷管不少于5分钟;延期电雷管不少于15分钟。
2.炮不响的一般其原因是:放炮器有故障,如充电不足,电压过低,或旋钮没扭到发爆左侧;放炮母线、脚线、连接线的绝缘不好或有折断的地方,线路短路或断路;放炮线路连接不牢,电阻增大影响电场通过;某一个电雷管的桥丝断了,造成整个网路电压不通,等等。
处理方法,一是用电阻表检测放炮线路是否有鉴定短路、断路情况;二是发生改变联线方法,把串联改成并联,或一个眼一放,找出哑炮在哪里。
3.放炮后,放炮员和班组长还必须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瞎炮、残爆等情况。
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和各种有害气体如超过了规定,要加强通风,稀释后才能进入。
在有煤尘中均爆炸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工作面放炮后,附近20米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
还要检查工作面支架有无崩倒、崩坏的,煤壁和顶板是否完好,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放炮后工作面残留在煤中的炸药和雷管要收集起来,妥善保管。
下班后,连同剩余爆炸材料一块交回爆炸材料库。
4.只有检查、处理完毕,工作面已经没有不安全隐患的时候,跨进其他工人才可以踏入工作面工作。
六)采掘工作面炮眼布置措施用爆破方法巷道或爆破落煤的回采工作面,炮眼布置是否合理化,是良好爆破效果和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1.对于掘进工作面来说,爆破后断面和轮廓应符合设计要求,对顶帮围岩的高热呼吸系统和破坏小,有利顶板管理,崩落的煤岩块不打倒支架,块度均匀便于运货,炮眼利用率高,所炸药消耗的雷管和手榴弹量要少。
2.盾构工作面的炮眼基本布置基本分为三种:掏槽眼,它的作用就是在工作面中下部掏出一个槽窝,增加新的目由面,或使示范作用其他炮眼能充分发挥爆破作用;电控眼布置在掏槽眼的周围,起爆破后扩大掏槽的效果,周边眼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爆破后并使巷道成型。
对于采煤工作面来说,爆破工作应满足“五不、两高、两少”的要求。
“五不”是不崩坏顶板;不崩倒、崩坏支架;不崩翻刮板输送机;不留底煤,减少起底工作量;不出大块煤炭,减少二次破碎工作量。